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地质论文 >

吐哈盆地台南凹陷东南地区二叠系沉积微相研究

发布时间:2017-10-02 12:13

  本文关键词:吐哈盆地台南凹陷东南地区二叠系沉积微相研究


  更多相关文章: 层序地层 地层划分 物源 沉积微相 沉积相


【摘要】:本文针对吐哈盆地台南凹陷二叠系地层变化大,砂体展布复杂,钻穿井位少的特点,应用高分辨率层序地层学研究该地区沉积相及沉积微相特征,建立测井相模式,结合研究区油水分布特征及所发育的油气藏类型,对有利目标区进行预测,指导进一步油气勘探。论文节选自《台南凹陷富集规律研究及勘探目标评价、优选》中的高分辨率层序地层学研究部分。主要用用层序地层学原理研究台南凹陷地区二叠系层序系列以及沉积相沉积微相平面分布图特征,结合前人研究成果与已有资料展开全区的底层划分与对比工作;结合测井数据与岩心描述进行沉积相划分。综合所有资料进行沉积微相精细识别。最后结合油藏解剖和油藏主控因素分析对有利区进行预测。通过对吐哈盆地台南凹陷二叠系层序地层学特征进行剖析,结合测井数据发现:、台南凹陷研究目的层二叠系可划分为3个三级层序及14个四级层序:SQ1(依尔希土组;细分为SI1~SI4四级层序)、SQ2(大河沿组-塔尔郎组;细分为SII1~SII4四级层序);SQ3(下梧桐沟组-中梧桐沟组-上梧桐沟组;细分为SIII1~SIII6四级层序)。同时,结合前人工作经验以及对重矿物,沙地比以及砂岩厚度分布平面图的剖析发现:层序SQ3形成时期主要持续发育东南、东部、西部三个物源,其中东南部物源向西北方向推进,规模最大;西部物源向东北方向,规模次之;东部物源向北推进,规模较小。层序SQ2形成时期则主要发育北部物源向南推进。以132口井的测井、岩性数据为基础,对21个界面进行了整体、统一精细对比,建立了精细的沉积时间单元级地层格架;通过34口取心井岩心与测井曲线的岩电关系,建立了研究区测井相模式,并开展全区14个小层沉积微相精细研究,总结得出:台南凹陷目的层主要发育扇三角洲、辫状河三角洲、湖泊等3种相类型。上克拉玛依组主要发育滨浅湖亚相、半深湖-深湖亚相沉积;下克拉玛依组主要发育辫状三角洲平原及辫状三角洲前缘亚相;上梧桐沟组主要发育滨浅湖亚相、半深湖-深湖亚相;中梧桐沟组主要发育滨浅湖亚相、扇三角洲平原及扇三角洲前缘亚相;下梧桐沟组主要发育扇三角洲平原及扇三角洲前缘亚相,局部发育滨浅湖、半深湖-深湖亚相;大河沿组-塔尔郎组主要发育滨浅湖、半深湖-深湖亚相,局部发育扇三角洲平原及扇三角洲前缘亚相;依尔希土组则主要发育火山岩相。通过对研究区油气藏进行解剖,分析其油水分布规律与油气藏主控因素,结合沉积相沉积微相确定优质有利储层发育及分布范围最终确定优选的目标区以及部署井位区域。发现台南凹陷二叠系有利富集构造带为火焰山断阶带、鲁克沁断垒带、火焰山断垒带以及火北斜坡带,部署4口井位。
【关键词】:层序地层 地层划分 物源 沉积微相 沉积相
【学位授予单位】:东北石油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P618.13
【目录】:
  • 摘要4-6
  • ABSTRACT6-9
  • 前言9-13
  • 0.1 选题来源及意义9
  • 0.2 国内外研究现状9-11
  • 0.3 研究方法11-12
  • 0.4 研究内容12-13
  • 第一章 研究区概况13-17
  • 1.1 构造特征13-15
  • 1.2 地层沉积特征15-17
  • 第二章 层序地层研究17-26
  • 2.1 层序地层划分17-23
  • 2.1.1 层序地层划分原则17-18
  • 2.1.2 层序地层划分及内部特征18-23
  • 2.2 层序地层格架23-26
  • 2.2.1 层序地层对比技术和方法23-25
  • 2.2.2 层序地层格架建立25-26
  • 第三章 沉积微相研究26-55
  • 3.0 单井相建立26-32
  • 3.1 物源体系32-41
  • 3.2 测井相模式建立41-45
  • 3.3 沉积微相精细描述45-55
  • 结论55-56
  • 参考文献56-59
  • 致谢59-60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高建军,孟元林,张靖,肖丽华,周s,

本文编号:959536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diqiudizhi/959536.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7a5be***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