潮海湾沙西北奥陶系碳酸盐岩储层研究
本文关键词:潮海湾沙西北奥陶系碳酸盐岩储层研究
更多相关文章: 古潜山 碳酸盐岩 古岩溶型储层 沙垒田构造 渤海湾盆地
【摘要】:渤海湾盆地一直以来都是我国石油生产的重点研究区域,其中具备古潜山性质的下古生界海相碳酸盐岩是这一地区油气勘探的新领域。随着油气勘探向纵深的发展,在潜山面以下的下古生界海相碳酸盐岩中不断取得油气发现,古岩溶型储层逐渐成为新一轮的研究重点。沙垒田潜山构造作为沙西北地区潜山面积最大的凸起,潜山的凸起幅度达200m以上,其周边被渤中、南堡、歧口和沙南4个古近纪生烃凹陷所包围,具备优越的新生、古储油气成藏条件。特别是已取得良好油气勘探效果的马家沟组,已成为包括沙垒田构造在内的整个渤海湾盆地古潜山油藏勘探急需解决的,也为最重要和最为基础的地质问题。通过对沙垒田潜山构造西北的曹妃甸地区的研究,以曹妃甸2-1-2取芯井为主体,结合测井、地质、地震和多种类型的测试分析等资料和技术手段,对沙西北地区的下古生界古岩溶型碳酸盐岩储层进行了综合研究,再结合周边地区的古潜山油藏勘探成果和资料,结合井震资料,总结了沙西北地区沙垒田潜山构造有利储层发育的主控因素和恢复了古生界岩溶喀斯特地貌,确定马家沟组、亮甲山组和冶里组开阔台地相位的岩溶斜坡带为有利古岩溶型储层发育的相带,优选和预测了有利储层发育的目标。
【关键词】:古潜山 碳酸盐岩 古岩溶型储层 沙垒田构造 渤海湾盆地
【学位授予单位】:成都理工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P618.13
【目录】:
- 摘要4-5
- Abstract5-8
- 第1章 前言8-12
- 1.1 论文命题来源8
- 1.2 研究区现状8-9
- 1.3 研究的主要内容9-10
- 1.4 研究思路与技术路线10-11
- 1.5 完成的工作量11-12
- 第2章 区域地质概况12-26
- 2.1 区域地理位置12-13
- 2.2 区域构造特征13-15
- 2.2.1 构造发育特征13-14
- 2.2.2 构造演化特征14-15
- 2.2.3 构造与碳酸盐岩的分布15
- 2.3 区域地层特征15-22
- 2.4 区域沉积相概况22-26
- 第3章 储层特征26-42
- 3.1 储层岩石学特征26-30
- 3.1.1 亮甲山组储层岩石类型26-27
- 3.1.2 下马家沟组储层岩石类型27-29
- 3.1.3 上马家沟组储层岩石类型29-30
- 3.2 储层成岩作用类型30-36
- 3.2.1 胶结作用30-31
- 3.2.2 压实和压溶作用31-32
- 3.2.3 白云岩化作用32-33
- 3.2.4 重结晶作用33-34
- 3.2.5 充填作用34
- 3.2.6 破裂作用34-35
- 3.2.7 溶蚀作用35-36
- 3.3 储层孔隙类型36-40
- 3.3.1 原生粒间孔36
- 3.3.2 晶间孔36-37
- 3.3.3 粒间和晶间溶孔37-38
- 3.3.4 粒内溶孔38
- 3.3.5 晶内溶孔38-39
- 3.3.6 破裂缝和溶缝39-40
- 3.4 储层综合评价40-42
- 第4章 储层主控因素及分布规律42-51
- 4.1 储层主控因素42-48
- 4.1.1 沉积相对储层的控制作用42-43
- 4.1.2 白云岩化对储层的控制作用43
- 4.1.3 多期构造活动对储层发育的控制43-46
- 4.1.4 古岩溶对储层的控制作用46-48
- 4.1.5 主控因素总结48
- 4.2 储层分布规律48-51
- 4.2.1 储层的纵向分布规律48-49
- 4.2.2 储层的横向分布规律49
- 4.2.3 储层的分布模式49-51
- 第5章 有利区预测51-57
- 结论57-58
- 致谢58-59
- 参考文献59-63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曾凡辉;刘林;林立世;王兴文;;碳酸盐岩储层加砂压裂改造的难点及对策[J];天然气工业;2009年12期
2 代双和;于京波;袁云超;毛凤军;陈志刚;;利用频谱积分属性评价碳酸盐岩储层[J];石油地球物理勘探;2011年S1期
3 赵天华;;浅谈录井现场对碳酸盐岩储层的识别[J];中国石油和化工标准与质量;2011年12期
4 熊晓军;贺振华;林凯;黄天俊;;基于等效介质理论的碳酸盐岩储层地震数值模拟[J];物探化探计算技术;2012年04期
5 李勃田;余家仁;;应用模糊数学评价碳酸盐岩储层初探[J];石油学报;1988年01期
6 梁彩芳;三维可视化技术在碳酸盐岩储层预测中的应用[J];新疆地质;2003年03期
7 赵奇祥,赵炜,张建;碳酸盐岩储层的特性[J];国外油田工程;2004年06期
8 侯海龙;顾汉明;朱定;汪桂敏;;分频技术在塔河碳酸盐岩储层预测中的应用[J];勘探地球物理进展;2007年03期
9 徐剑良;程绪彬;潘校华;费怀义;;碳酸盐岩储层缝洞的预测方法与应用[J];天然气工业;2007年11期
10 刘春园;魏修成;徐胜峰;付志国;;地球物理方法在碳酸盐岩储层预测中的应用综述[J];地球物理学进展;2007年06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郭友钊;魏喜;;辽河油田碳酸盐岩储层的磁性特征研究[A];1999年中国地球物理学会年刊——中国地球物理学会第十五届年会论文集[C];1999年
2 范嘉松;;从世界碳酸盐岩特征看塔里木盆地碳酸盐岩储层[A];塔里木及周边地区盆地(山)动力学与油气聚集学术研讨会论文摘要集[C];2004年
3 吕修祥;张一伟;杨宁;李建交;;塔里木盆地碳酸盐岩储层改造地质作用与勘探选区设想[A];塔里木及周边地区盆地(山)动力学与油气聚集学术研讨会论文摘要集[C];2004年
4 王保丽;印兴耀;张广智;;综合参数提取对碳酸盐岩储层的识别[A];中国地球物理学会第二十四届年会论文集[C];2008年
5 熊高君;杨举勇;肖又军;彭更新;高宏亮;贺振华;王绪本;黄德济;;基于地震正反演迭代的碳酸盐岩储层参数求解[A];中国矿物岩石地球化学学会第12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9年
6 陈代钊;;埋藏-热液(岩溶)成岩作用与碳酸盐岩储层表征——典型实例介绍及对塔中碳酸盐岩储层演化的思考[A];塔里木及周边地区盆地(山)动力学与油气聚集学术研讨会论文摘要集[C];2004年
7 靳文芳;;用测井资料定量表征碳酸盐岩储层[A];中国地球物理第二十一届年会论文集[C];2005年
8 黄花香;高如曾;;测井——地震结合的碳酸盐岩储层横向预测方法研究[A];1997年中国地球物理学会第十三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1997年
9 张广智;印兴耀;蒲勇;郑静静;潘永;张达;;碳酸盐岩储层岩石物理特征研究[A];中国地球物理·2009[C];2009年
10 徐光成;刘杏芳;张小刚;;非均质碳酸盐岩储层含气性检测研究[A];中国地球物理2013——第二十专题论文集[C];2013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曾旺;我国碳酸盐岩储层改造技术获重大突破[N];中国石油报;2004年
2 记者 刘爽;碳酸盐岩储层将在石油生产中居重要地位[N];中国石油报;2007年
3 本报记者 江其勤;川东碳酸盐岩储层研究全面展开[N];中国石化报;2007年
4 记者 宗钢;塔河碳酸盐岩储层改造获进展[N];中国石化报;2002年
5 尚绪兰 尚根华 郎东江;碳酸盐岩储层驱替实验取得成果[N];中国石化报;2009年
6 通讯员 潘立银;杭州地研院借外脑攻克地质难题[N];中国石油报;2012年
7 本报记者 江其勤;川东北碳酸盐岩储层研究达国际先进水平[N];中国石化报;2008年
8 李静 吴茂炳;塔里木盆地碳酸盐岩储层成因及分布研究项目获好评[N];中国石化报;2006年
9 张卫峰 杨卫东;碳酸盐岩储层评价技术渐入佳境[N];中国石化报;2012年
10 特约记者 李铭 通讯员 黎荣剑;长庆井下作业处压裂技术扬威乌兹别克斯坦[N];中国石油报;2006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晓鹏;伊朗M油田复杂碳酸盐岩储层评价研究[D];西南石油大学;2015年
2 苟波;非均质碳酸盐岩储层酸压滤失机理与导流能力优化研究[D];西南石油大学;2015年
3 肖富森;四川盆地碳酸盐岩储层地震综合预测与评价方法研究[D];成都理工大学;2007年
4 高志前;塔里木盆地中地区下古生界不同类型碳酸盐岩储层形成及成因联系[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07年
5 谭秀成;多旋回复杂碳酸盐岩储层地质模型[D];成都理工大学;2007年
6 刘文革;海相碳酸盐岩储层地震响应特征数值模拟[D];成都理工大学;2008年
7 石彦;塔里木盆地塔河油田碳酸盐岩储层研究[D];吉林大学;2004年
8 伏美燕;混积背景下碳酸盐岩储层形成机理[D];成都理工大学;2013年
9 杨枝;塔中地区裂缝性碳酸盐岩储层保护技术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10年
10 成永生;渤海湾盆地南堡凹陷周边地区寒武—奥陶系碳酸盐岩储层研究[D];中南大学;2008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伦;裂缝性碳酸盐岩储层饱和度评价方法研究[D];长江大学;2015年
2 范中专;邵家油田沙四段湖相碳酸盐岩储层测井评价[D];中国石油大学(华东);2013年
3 王熊飞;相控反演技术在塔中碳酸盐岩储层预测中的应用[D];西安石油大学;2015年
4 平海涛;靖西马五碳酸盐岩储层测井评价研究[D];中国石油大学(华东);2014年
5 祁昭林;塔中地区碳酸盐岩储层裂缝描述与预测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13年
6 耿福兰;南堡2号潜山碳酸盐岩储层裂缝综合预测[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13年
7 刘云竹;地质统计学反演及其在碳酸盐岩储层预测中的应用[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16年
8 邵江;Missan油田地层特征与储层综合评价[D];西南石油大学;2016年
9 胡晋阳;裂缝性碳酸盐岩储层水平井酸化温度场模型研究[D];西南石油大学;2016年
10 杨阳;玉北区块碳酸盐岩储层损害机理及修井液研究[D];西南石油大学;2016年
,本文编号:968879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diqiudizhi/96887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