准噶尔盆地东缘中下侏罗统沉积特征及其对砂岩型铀矿成矿影响
本文关键词:准噶尔盆地东缘中下侏罗统沉积特征及其对砂岩型铀矿成矿影响
更多相关文章: 砂岩型铀矿 沉积特征 中下侏罗统 准噶尔盆地东缘
【摘要】:准噶尔盆地位于我国新疆北部,为新疆第二大沉积盆地,铀成矿区划上位于天山铀成矿省,毗邻中亚铀矿集区,其周边盆地均发现探明了一大批大中型乃至特大型砂岩型铀矿床,准噶尔盆地与这些含铀盆地具有相似的区域地质背景,但目前仍是“久攻不下”的疑难大型盆地。为了实现对准噶尔盆地砂岩型铀矿找矿的突破,本论文将以野外露头出露较好,钻测井资料丰富,发现大量的氧化带及铀矿化信息的准噶尔盆地东缘中下侏罗统为研究对象,以砂岩型铀成矿条件“构造—建造—改造”中的“建造”为目的,以解决研究区勘查深度范围内有利目标相带和砂体的存在情况及发育规律,探讨沉积特征对砂岩型铀成矿的影响,为东缘乃至整个准噶尔盆地的铀矿勘查指明方向。论文通过对研究区地层、沉积、氧化带及铀矿化发育情况等方面的详细研究,发现侏罗纪具有多旋回、多阶段并具有继承性的沉积演化特征,在垂向上形成多套不同规模的“泥-砂-泥”结构,其中两次较大的湖侵,控制了两个大型的“泥-砂-泥”结构,分别为八道湾组中部(泥)—八道湾组上部及三工河组下部(砂)—三工河组上部(泥)、三工河组上部(泥)—西山窑组下部(砂)—西山窑组上部(泥),而上述的大型砂层组中发育多个更小一级别的韵律层,构成小型的“泥-砂-泥”结构;垂向上叠置的湖退进积-湖进退积沉积产物空间上形成有利的岩相组合,成为砂岩型铀矿的潜在铀成矿层位;研究区具有凹隆相间的构造格局控源控砂的特点,物源主要来自克拉美丽山,向凹陷区域汇聚形成砂体富集区;辫状河及辫状河三角洲为研究区砂岩型铀成矿的主要有利相带,氧化带常发育在辫状河及辫状河三角洲大型的骨架河道砂体之中;砂体富集区与层间氧化带分布具有空间耦合性,进一步分析认为古流体的继承性决定了这一特性。最终指出,湖退-湖进沉积形成的辫状河或辫状河三角洲相为研究区砂岩型铀成矿主要的有利空间,其中五彩湾-老君庙地区凹陷砂体富集区为研究区砂岩性铀成矿主要探索的区域。
【关键词】:砂岩型铀矿 沉积特征 中下侏罗统 准噶尔盆地东缘
【学位授予单位】: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P619.14;P534.52
【目录】:
- 摘要5-6
- Abstract6-11
- 第1章 引言11-19
- 1.1 选题的来源、目的及意义11-12
- 1.1.1 选题的来源11
- 1.1.2 选题的目的及意义11-12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12-16
- 1.2.1 国外砂岩型铀矿研究现状12-13
- 1.2.2 国内砂岩型铀矿研究现状13-14
- 1.2.3 砂岩型铀矿的沉积学研究现状14-16
- 1.3 论文主要研究内容与研究思路16-19
- 1.3.1 研究内容16-17
- 1.3.2 技术路线17-18
- 1.3.3 完成工作量18-19
- 第2章 研究区范围及区域地质概况19-27
- 2.1 研究区范围19
- 2.2 区域地质概况19-27
- 2.2.1 大地构造特征19-20
- 2.2.2 研究区构造特征20-22
- 2.2.3 研究区地层特征22-27
- 第3章 研究区地层特征与其空间展布规律27-37
- 3.1 研究区各层组地层特征27-34
- 3.1.1 八道湾组地层特征27-30
- 3.1.2 三工河组地层特征30-32
- 3.1.3 西山窑组地层特征32-34
- 3.2 研究区各层组地层空间展布规律34-37
- 3.2.1 八道湾组地层空间展布规律34-35
- 3.2.2 三工河组地层空间展布规律35-36
- 3.2.3 西山窑组地层空间展布规律36-37
- 第4章 古水流分析37-41
- 第5章 沉积相类型41-51
- 5.1 冲积扇41-42
- 5.2 辫状河42
- 5.3 三角洲42-45
- 5.3.1 三角洲平原43-45
- 5.3.2 三角洲前缘45
- 5.4 辫状河三角洲45-50
- 5.4.1 辫状河三角洲平原46-47
- 5.4.2 辫状河三角洲前缘47-50
- 5.5 湖泊50-51
- 第6章 沉积相展布及砂体分布特征51-61
- 6.1 八道湾组沉积相展布及砂体分布特征51-54
- 6.1.1 八道湾组沉积相展布分析51-52
- 6.1.2 八道湾组砂体展布特征52-54
- 6.2 三工河组沉积相展布及砂体分布特征54-58
- 6.2.1 三工河组沉积相展布分析55-56
- 6.2.2 三工河组砂体展布特征56-58
- 6.3 西山窑组沉积相分析及砂体分布特征58-61
- 6.3.1 西山窑组沉积相展布分析58-59
- 6.3.2 西山窑组砂体展布特征59-61
- 第7章 各层组氧化带及铀矿发育情况61-70
- 7.1 八道湾组氧化带及铀矿发育情况61-65
- 7.1.1 八道湾组氧化砂岩带的基本特征61-64
- 7.1.2 八道湾组氧化带平面分布特征64-65
- 7.2 三工河组氧化带及铀矿发育情况65-67
- 7.2.1 三工河组氧化砂岩带的基本特征65-67
- 7.2.2 三工河组氧化带平面分布特征67
- 7.3 西山窑组氧化带及铀矿发育情况67-70
- 7.3.1 西山窑组氧化砂岩带的基本特征67-68
- 7.3.2 西山窑组氧化带平面分布特征68-70
- 第8章 沉积特征对砂岩型铀矿成矿影响70-75
- 8.1 砂岩型铀成矿的有利沉积地层结构70-72
- 8.2 砂岩型铀成矿的有利沉积相类型72-75
- 第9章 结论75-77
- 致谢77-78
- 参考文献78-81
- 附录81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杨明霞;孙占学;刘亚洁;史维浚;;适应于某砂岩型铀矿的嗜酸性微生物的驯化研究[J];矿业工程;2009年05期
2 刘杰;陈路路;李晓东;杨冰彬;;砂岩型铀矿的发展现状及分类方案研究[J];科技广场;2013年02期
3 谈成龙;美国4种卷状砂岩型铀矿[J];国外铀金地质;1996年03期
4 刘建军;努和廷地区古河道砂岩型铀矿遥感信息提取[J];铀矿地质;2000年01期
5 谈成龙;古河道砂岩型铀矿的几种勘查方法[J];铀矿地质;2000年03期
6 罗梅;赵杰;;松辽盆地地浸砂岩型铀矿形成条件与分布特征[J];矿床地质;2002年S1期
7 张金带;地浸砂岩型铀矿地质工作阶段划分及其目的任务[J];国外铀金地质;2002年03期
8 王正邦;国外地浸砂岩型铀矿地质发展现状与展望[J];铀矿地质;2002年01期
9 陈祖伊;亚洲砂岩型铀矿区域分布规律和中国砂岩型铀矿找矿对策[J];铀矿地质;2002年03期
10 陈戴生,李胜祥,蔡煜琦;我国中新生代盆地砂岩型铀矿研究现状及发展方向的探讨[J];沉积学报;2003年0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德长;崔焕敏;赵英俊;;论砂岩型铀矿断隆成矿的观点[A];中国核科学技术进展报告——中国核学会2009年学术年会论文集(第一卷·第1册)[C];2009年
2 刘德长;崔焕敏;赵英俊;;论砂岩型铀矿断隆成矿的观点[A];全国成矿理论与深部找矿新方法及勘查开发关键技术交流研讨会论文集[C];2010年
3 赵希刚;;物探资料整理在水成砂岩型铀矿预测中的应用[A];1997年中国地球物理学会第十三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1997年
4 夏毓亮;刘汉彬;;地浸砂岩型铀矿成矿年代学研究[A];第八届全国同位素地质年代学和同位素地球化学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2005年
5 夏毓亮;刘汉彬;;地浸砂岩型铀矿成矿年代学研究[A];第八届全国同位素地质年代学、同位素地球化学学术讨论会资料集[C];2005年
6 孙玉壮;刘池阳;代世峰;秦鹏;孟志强;;鄂尔多斯盆地东胜砂岩型铀矿的地球化学性质[A];鄂尔多斯盆地及邻区中新生代演化动力学和其资源环境效应学术研讨会论文摘要汇编[C];2005年
7 邓小卫;王国庆;贺建国;陈秋;;地浸砂岩型铀矿勘查物化探方法技术研究应用[A];陕西地球物理文集(七)中国西部地球物理研究与实践陕西省地球物理学会成立20周年专集[C];2007年
8 侯惠群;韩绍阳;柯丹;胡水清;;砂岩型铀矿弱信息提取软件的研制及应用[A];第七届全国数学地质与地学信息学术会议论文摘要汇编[C];2004年
9 尹金双;刘汉彬;张建锋;郭虹;薛丽丽;;地球气与砂岩型铀矿的元素分量化探勘查[A];中国地球物理学会第22届年会论文集[C];2006年
10 江民忠;陈国胜;常数帅;瓦洛金;祖博夫;瓦洛加;谢列赫;;地浸砂岩型铀矿预测和普查中的物探工作研究[A];“十五”重要地质科技成果暨重大找矿成果交流会材料四——“十五”地质行业重要地质科技成果资料汇编[C];2006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董少华;发现我国首个万吨级地浸砂岩型铀矿田[N];中国矿业报;2008年
2 方云静;我区探明一特大地浸砂岩型铀矿田[N];新疆日报(汉);2008年
3 记者 韩晓玲 通讯员 宁薇;地大学者打开砂岩型铀矿宝库大门[N];湖北日报;2007年
4 毛咏;新疆 发现第一个万吨级地浸砂岩型铀矿田[N];西部时报;2008年
5 记者 吴岗 通讯员 刘洁;全国砂岩型铀矿远景调查部署研讨会召开[N];中国国土资源报;2013年
6 于利;地大学者打开砂岩型铀矿宝库门[N];中国矿业报;2007年
7 张海淼 刘学努;草原找铀人[N];中国矿业报;2010年
8 本报通讯员 张海淼 刘学努 本报记者 李伟锋;草原找铀人[N];地质勘查导报;2010年
9 宁薇 李彦军;铀矿勘探有了新思路[N];中国矿业报;2001年
10 本报记者 王一娟;我国铀矿地质勘查取得重大突破[N];经济参考报;2008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7条
1 郭帮杰;准噶尔盆地东缘铀及多金属勘查高光谱遥感应用研究[D];核工业北京地质研究院;2016年
2 吴柏林;中国西北地区中新生代盆地砂岩型铀矿地质与成矿作用[D];西北大学;2005年
3 刘晓阳;地浸砂岩型铀矿松散岩层取心钻进技术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2006年
4 许强;尼日尔阿泽里克地区砂岩型铀矿控矿因素研究[D];核工业北京地质研究院;2013年
5 孙泽轩;滇西新生代盆地与砂岩型铀矿成矿[D];成都理工大学;2007年
6 张振强;松辽盆地南部上白垩统地浸砂岩型铀矿成矿条件研究[D];东北大学;2006年
7 郭庆银;鄂尔多斯盆地西缘构造演化与砂岩型铀矿成矿作用[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10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凯;砂岩型铀矿活性炭测氡数据处理及远景预测[D];东华理工大学;2015年
2 谭思源;准噶尔盆地东缘中下侏罗统沉积特征及其对砂岩型铀矿成矿影响[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16年
3 宋子升;鄂尔多斯盆地杭锦旗砂岩型铀矿成矿年代学及其地质意义[D];西北大学;2013年
4 胡大春;十红滩砂岩型铀矿中参与硫循环相关细菌多样性初探[D];西北大学;2013年
5 吴国东;鄂尔多斯盆地隐伏砂岩型铀矿勘查地球化学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13年
6 田松林;北方砂岩型铀矿成矿分析及我国铀消费量预测模型研究[D];吉林大学;2015年
7 李于于;砂岩型铀矿中铁素氧化还原相关细菌类群分析[D];西北大学;2013年
8 李琳;十红滩砂岩型铀矿中参与碳氮循环的部分可培养本源微生物类群研究[D];西北大学;2012年
9 王艳龙;超临界CO_2浸出砂岩型铀矿中铀的动力学机理研究[D];南华大学;2014年
10 房琳;砂岩型铀矿不同矿带中可培养硫酸盐还原菌类群及其分布[D];西北大学;2012年
,本文编号:971185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diqiudizhi/97118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