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青海盐湖研究所)》2007年硕士论文
本文关键词:南水北调西线工程深埋隧道地质超前预报系统研究的思考,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青海盐湖研究所)》 2007年
基于遥感与GIS的生态环境质量评价
王振华
【摘要】: “南水北调”是我国一项具有战略意义的工程,其中,西线工程可以从根本上解决西北六省的水资源短缺问题,对西部大开发实施有重要意义。本论文以南水北调西线一期工程的主要调水河流――雅砻江流域为研究区,应用自然生态综合指数模型,对该研究区的生态环境质量进行了评价。 通过实地调查和收集大量资料,选取了植被指数、土地覆盖类型、年积温、年降水和海拔高度等五个指标作为参评因子。利用主成分分析法,计算了各参评因子的权重系数,运用遥感和地理信息系统的图象处理和空间分析功能,在此基础上建立生态综合指数模型,评价研究区的生态环境质量现状,将本研究区划分为三级,并得出以下结论: (1)研究区的自然生态环境以二级区为主,自然生态环境质量较好;海拔高度主要集中在(3800~4300m,研究区的低中海拔阶段);植被覆盖以高植被覆盖为主;年积温集中在(2457~3284℃);年降水较为分散,从南到北逐渐减少;土地覆盖类型以草甸草地为主。 (2)自然生态环境的空间分布有明显差异,南部最好,中间段次之,北部最差;其变化趋势与年积温、年降水和植被覆盖变化趋势一致。 (3)自然生态环境垂直分布差异明显,中海拔为主,环境质量较好;低海拔主要分布在雅砻江沿岸,环境质量最好;高海拔环境所占比例不到10%,环境质量最差。本研究区――雅砻江流域面积宽广,海拔较高,地势凶险,且区内交通条件非常不便。传统的自然生态环境评价方法需要耗费大量的人力、物力及财力。本文利用遥感获取数据的及时性和GIS的空间分析优势,对研究区生态环境质量现状进行研究,可以为南水北调西线调水河流区的生态环境质量评价提供了一种快速、准确的方法,为南水北调西线工程的实施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
【关键词】:
【学位授予单位】: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青海盐湖研究所)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07
【分类号】:P208;P237;X826
【目录】:
下载全文 更多同类文献
CAJ全文下载
(如何获取全文? 欢迎:购买知网充值卡、在线充值、在线咨询)
CAJViewer阅读器支持CAJ、PDF文件格式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本刊记者;;节水应优先于调水[J];人与生物圈;2009年06期
2 李国英;;西北地区水资源状况及南水北调西线工程[J];中国水利;2006年11期
3 彭华;崔巍;马秀敏;李金锁;;南水北调西线第一期工程调水区水压致裂地应力测量及其工程意义[J];地质力学学报;2006年02期
4 薛云峰;何继善;郭玉松;;南水北调西线工程深埋隧道地质超前预报系统研究的思考[J];地球物理学进展;2006年03期
5 张景华;;南水北调西线工程区地质图三维可视化表达及其意义[J];四川地质学报;2007年03期
6 文莉娟;吕世华;韦志刚;李锁锁;李振朝;高治定;慕平;雷鸣;宋伟华;;南水北调西线引水区与黄河上游降水过程的水汽特征分析[J];冰川冻土;2006年02期
7 高治定,张志红,刘占松,王玉峰;南水北调西线工程雅砻江引水坝址年径流计算与讨论[J];冰川冻土;2002年02期
8 向传三;房俊民;;从博弈论谈南水北调西线工程的四川对策[J];世界科技研究与发展;2007年04期
9 夏树;杨勇;;从受水区看南水北调西线工程[J];人与生物圈;2009年06期
10 杨清贵;;南水北调西线工程对阿坝州所涉地区的影响及对策初探[J];阿坝科技;2006年02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郑超磊;;尼曲河流域考察报告[A];青藏高原资源·环境·生态建设学术研讨会暨中国青藏高原研究会2007学术年会论文摘要汇编[C];2007年
2 沈凤生;;南水北调西线工程的必要性和紧迫性[A];新世纪 新机遇 新挑战——知识创新和高新技术产业发展(下册)[C];2001年
3 马江;;南水北调西线工程与西部地区发展循环经济[A];中国海洋学会2005年学术年会论文汇编[C];2005年
4 马江;;贯彻循环经济理念 推进南水北调西线工程[A];中国环境保护优秀论文精选[C];2006年
5 申宿慧;贾仰文;牛存稳;;南水北调西线工程水源区水文特性分析[A];2007中国可持续发展论坛暨中国可持续发展学术年会论文集(2)[C];2007年
6 邓洪亮;谢向文;郭玉松;;深长埋隧道中隐伏断层探测技术与超前预报[A];第六届全国地面岩石工程学术会议暨第二届岩土力学与工程前沿论坛论文集[C];2007年
7 邢皓枫;刘振红;叶观宝;徐超;;南水北调西线工程现场剪切试验及成果分析[A];第九届全国岩土力学数值分析与解析方法讨论会论文集[C];2007年
8 汪雪英;杨恩文;蓝祖秀;;南水北调西线工程深埋长隧洞掘进机施工通风研究[A];第六届海峡两岸隧道与地下工程学术及技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9 杨勇;;遗产保护与经济建设的矛盾[A];新观点新学说学术沙龙文集3:遗产保护与社会发展[C];2006年
10 ;发挥专业综合和人才组合优势 彰显智力整合的作用[A];中国老科协工作经验交流研讨会材料汇编[C];2008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本报记者 李田生;[N];西部时报;2005年
2 喻宁;[N];经理日报;2007年
3 陶付领;[N];黄河报;2005年
4 叶其军;[N];阿坝日报;2007年
5 记者 何红;[N];中国经济时报;2008年
6 本报记者 李晓明;[N];地质勘查导报;2005年
7 记者 于迎涛;[N];黄河报;2005年
8 记者 朱涛;[N];中国水利报;2001年
9 邓安华;[N];甘孜日报(汉文);2006年
10 陶富岭;[N];黄河报;2005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6条
1 李金锁;南水北调西线麻尔曲—阿柯河特长深埋隧道岩爆灾害预测及其对工程的影响[D];中国地质科学院;2006年
2 冷先伦;深埋长隧洞TBM掘进围岩开挖扰动与损伤区研究[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武汉岩土力学研究所);2009年
3 吴新;跨流域调水理论和随机配水模型研究[D];西安理工大学;2006年
4 赵麦换;水库补偿效益理论与实践——以黄河干流水库为例[D];西安理工大学;2004年
5 周青春;温度、孔隙水和应力作用下砂岩的力学特性研究[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武汉岩土力学研究所);2006年
6 赵建世;基于复杂适应理论的水资源优化配置整体模型研究[D];清华大学;2003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振华;基于遥感与GIS的生态环境质量评价[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青海盐湖研究所);2007年
2 朱艳丽;南水北调西线工程深埋隧洞软岩变形的初步研究[D];河海大学;2006年
3 耿万东;丹江口水库可调出水量研究[D];郑州大学;2007年
4 王君萍;二滩库区米易县生态安全评价[D];成都理工大学;2008年
5 贺志丽;南水北调西线工程生态补偿机制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08年
6 胡俊;大渡河枢纽的供水风险及可靠性分析[D];天津大学;2008年
7 刘莹;调水工程对水源区生态环境的影响[D];北京林业大学;2009年
8 包宏涛;深埋板岩隧洞围岩力学特性研究[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武汉岩土力学研究所);2007年
9 张明珠;区域气候模式中陆面水文过程优化及应用研究[D];东华大学;2009年
10 吴森;黄河上游流域地形特征及构造成因探讨[D];中国地质科学院;2005年
本文关键词:南水北调西线工程深埋隧道地质超前预报系统研究的思考,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97311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diqiudizhi/9731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