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地质论文 >

甘肃岗岔—克莫一带金矿黄铁矿标型特征及矿床成因研究

发布时间:2017-10-05 12:05

  本文关键词:甘肃岗岔—克莫一带金矿黄铁矿标型特征及矿床成因研究


  更多相关文章: 标型特征 矿床成因 年代学 黄铁矿 岗岔金矿床 甘肃


【摘要】:甘肃省合作市岗岔-克莫金矿区位于秦岭造山带逆冲推覆构造北侧,北为岗岔金矿区,南为克莫28号金异常区。岗岔金矿床为甘肃甘南地区近几年新发现的受近南北断裂构造控制的中型浅成中低温热液矿床。本文以成因矿物学与找矿矿物学的理论和方法为基础,通过对矿床年代学、矿床地球化学特征、石英红外光谱、石英热释光、黄铁矿成因矿物学等几方面的研究,进一步为矿区深部矿化提供科学依据,指导深部找矿勘查。主要有以下几点认识:1.岗岔金矿区主要赋矿围岩安山岩为富Mg的钙碱性-偏铝质岩石,闪长岩为富Mg的钙碱性岩石-低钾岩石,闪长质“侵出相”岩石为富Mg的钙碱性-偏铝质岩石。这三类岩石均富集高场强元素(HFSE),亏损大离子亲石元素(LILE),轻稀土富集,重稀土亏损,铕呈弱负异常。2.岗岔金矿床主要赋矿围岩火山岩及侵入岩形成时代为242Ma-246Ma,成矿年龄为225Ma,前者的形成为后期成矿作用提供良好的成矿条件及成矿环境,侵入体为该矿区重要的找矿标志,对西秦岭北缘找矿具有重要意义。3.硫、铅同位素组成共同指示成矿物质来源与深部岩浆(壳幔混合来源)上侵有关,这类岩浆可能为下地壳拆沉形成的。氢、氧同位素指示成矿热液流体主要为岩浆水,并混少量大气降水,反映岗岔金矿床与岩浆活动关系较为密切。4.红外光谱测试结果表明,H2O的相对光密度值E12有利于成矿,CO2的相对光密值E2 0.3-0.5有利于成矿;D2/D1比值0.2有利于成矿。该矿区大多数石英样品热释光呈现钝峰及无峰状态,表明该区受到了强烈的构造成矿作用。5.岗岔金矿床以亏硫型、低温元素(As+Sb)组合P型黄铁矿为主,矿床剥蚀度为25.5~38.5%,平均31.1%;黄铁矿形成温度范围为84.4~386.6℃,主要集中在200~280℃;黄铁矿中的ω(Fe)/ω(S+As)值集中分布在0.84-0.89之间,为浅成中低温矿床,推测Au3号矿脉第18-26勘探线、第2-5勘探线标高3000m以下,以及第5-23勘探线标高2800m以下可能具有良好的找矿前景。6.根据野外地质基础调查及室内实验分析推测,岗岔金矿区深部可能存在斑岩型矿床,深部找矿潜力较大。
【关键词】:标型特征 矿床成因 年代学 黄铁矿 岗岔金矿床 甘肃
【学位授予单位】: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P618.51
【目录】:
  • 摘要5-6
  • Abstract6-11
  • 第1章 前言11-21
  • 1.1 选题依据与研究意义11-12
  • 1.2 地理位置和交通条件12-13
  • 1.3 研究现状及存在问题13-17
  • 1.3.1 工作区研究现状13-16
  • 1.3.2 存在问题16-17
  • 1.4 研究内容与方法17-19
  • 1.5 完成工作量19-21
  • 第2章 区域地质21-32
  • 2.1 研究区大地构造位置21-23
  • 2.2 区域地质特征23-27
  • 2.2.1 区域地层23-24
  • 2.2.2 区域构造24-26
  • 2.2.3 区域侵入岩26
  • 2.2.4 区域变质作用26-27
  • 2.3 区域地球物理特征27-28
  • 2.4 区域地球化学特征28-29
  • 2.5 区域遥感地质特征29-30
  • 2.6 区域矿产分布30-32
  • 第3章 矿床地质特征32-50
  • 3.1 矿区地质特征32-37
  • 3.1.1 矿区地层32-33
  • 3.1.2 矿区构造33-36
  • 3.1.3 矿区岩浆岩36-37
  • 3.2 矿体特征37-40
  • 3.3 矿石特征40-46
  • 3.3.1 矿石类型40-41
  • 3.3.2 矿石结构构造41-44
  • 3.3.3 矿石矿物组成44-46
  • 3.4 成矿阶段划分与矿物共生组合46-49
  • 3.4.1 岩浆成矿期(I)47
  • 3.4.2 热液成矿期(II)47-48
  • 3.4.3 表生氧化期(III)48-49
  • 3.5 围岩蚀变与矿化49-50
  • 第4章 矿床地球化学特征研究50-60
  • 4.1 岩石学特征50-52
  • 4.2 测试方法及结果52-56
  • 4.2.1 主量元素地球化学52-54
  • 4.2.2 微量、稀土元素地球化学54
  • 4.2.3 稀土元素地球化学54-56
  • 4.3 小结56-60
  • 第5章 矿床年代学及同位素组成特征60-94
  • 5.1 LA-ICP-MS锆石U-Pb定年60-81
  • 5.1.1 样品采集60-63
  • 5.1.2 测试方法63
  • 5.1.3 测试结果与分析63-68
  • 5.1.4 讨论68-81
  • 5.2 黄铁矿Rb-Sr定年81-84
  • 5.2.1 样品采集81-82
  • 5.2.2 测试方法82
  • 5.2.3 测试结果与分析82-83
  • 5.2.4 讨论83-84
  • 5.3 S、Pb、H、O同位素特征84-92
  • 5.3.1 硫、铅同位素84-90
  • 5.3.2 氢、氧同位素90-92
  • 5.3.3 成矿流体及物质来源探讨92
  • 5.3.4 矿床成因探讨92
  • 5.4 小结92-94
  • 第6章 石英红外光谱及热释光特征研究94-101
  • 6.1 石英红外光谱特征94-96
  • 6.1.1 基本原理94-95
  • 6.1.2 样品采集与测试95-96
  • 6.1.3 分析与讨论96
  • 6.2 石英热释光特征96-100
  • 6.2.1 基本原理97-98
  • 6.2.2 样品采集与测试98-99
  • 6.2.3 分析与讨论99-100
  • 6.3 小结100-101
  • 第7章 黄铁矿成因矿物学研究101-123
  • 7.1 黄铁矿产出特征101-102
  • 7.2 黄铁矿热电性标型102-112
  • 7.2.1 原理及应用102-103
  • 7.2.2 样品采集与测试103-104
  • 7.2.3 黄铁矿热电性特征104-108
  • 7.2.4 成矿温度108-110
  • 7.2.5 矿体剥蚀深度110-111
  • 7.2.6 矿体延长深度111-112
  • 7.3 黄铁矿成分标型112-122
  • 7.3.1 主量元素特征112-116
  • 7.3.2.微量元素特征116-122
  • 7.4 小结122-123
  • 第8章 斑岩系统特征123-127
  • 8.1 地层与构造123
  • 8.2 地球化学勘查123-124
  • 8.3 地球物理勘查124
  • 8.4 短波红外勘查124
  • 8.5 多斑结构岩石124
  • 8.6“不混溶珠滴”岩石124-125
  • 8.7 隐爆角砾岩脉125
  • 8.8 其它证据125-126
  • 8.9 小结126-127
  • 第9章 结论127-129
  • 致谢129-130
  • 参考文献130-140
  • 附录140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学求;从第十六届国际化探大会看当前金矿化探现状及未来发展趋势[J];物探与化探;1994年01期

2 毋瑞身;关于“金矿化集中区”的讨论[J];贵金属地质;1996年02期

3 ;蒙古已发现14个金矿化带[J];江西地质科技;1997年04期

4 郭光裕,郭万超;峪耳崖金矿金品位统计分布特征及其地质意义[J];地质找矿论丛;2000年02期

5 李景春,赵爱林,金成洙;划分金矿化集中区的基本准则[J];地质与资源;2002年03期

6 王义文,朱奉三,宫润潭;胶东金矿集中区金矿成矿年代学研究[J];黄金地质;2002年04期

7 邹为雷,曾庆栋,李光明;胶东发云夼金矿床地质特征及其金矿类型辨析[J];矿床地质;2003年01期

8 倪培兵;断裂活动对金矿形成的作用机理[J];地质找矿论丛;2005年S1期

9 马中平,魏宽义;陕西镇安丘岭微细浸染型金矿床金矿化过程中元素活动规律[J];西北地质;2005年01期

10 王长明;邓军;张寿庭;;河南萑香洼金矿床综合找矿模型[J];黄金;2006年07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韦龙明;黄建军;杨世瑜;李惠;李福东;吴烈善;邹湘华;钟昆明;;重要类型金矿床(体)快速定位预测示范研究[A];“九五”全国地质科技重要成果论文集[C];2000年

2 李洪奎;;山东金矿找矿取得的主要成果[A];“十五”重要地质科技成果暨重大找矿成果交流会材料三——“十五”地质行业重大找矿成果资料汇编[C];2006年

3 裘有守;;我所金矿地质研究工作的进展与展望[A];中国地质科学院沈阳地质矿产研究所文集(16)[C];1987年

4 李永;;图古日格金矿与齐求Ⅰ金矿地质特征对比研究[A];全国铀矿大基地建设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下)[C];2012年

5 ;河南省灵宝市安底金矿接替资源勘查[A];2009年度中国地质科技新进展和地质找矿新成果资料汇编[C];2009年

6 段瑞焱;吕英杰;;中国金矿床的时控分布特点[A];中国地质科学院沈阳地质矿产研究所文集(9)[C];1984年

7 林宝钦;沈而述;张立东;商翎;K·H·波尔森;R·布罗米克尔;S·B·格林;K·A·贝克尔;L·W·戴蒙德;D·马歇尔;;中国辽西地区与加拿大赖斯湖地区金矿类型及其地质条件的对比[A];中国地质科学院沈阳地质矿产研究所文集(18)[C];1989年

8 苗来成;翟裕生;朱成伟;关康;罗镇宽;;花岗岩类侵入体与金矿化关系探讨——以胶东招掖成矿带为例[A];第四届全国青年地质工作者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1999年

9 刘雯婷;敬荣中;唐艳萍;;新疆伊尔曼得、小于赞金矿综合物化探方法技术研究[A];依托国家资源战略、提升行业技术水平、做大做强域内企业、共谋中西部有色金属工业科学发展——2013(桂林)第六届中西部有色金属工业发展论坛论文集[C];2013年

10 ;河北省青龙县夏杖子金矿普查地质报告[A];2008年度中国地质科技新进展和地质找矿新成果资料汇编[C];2008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胡家农 张克勤;“中国金矿”伦敦上市融资成功[N];地质勘查导报;2006年

2 李广涛;中国金矿前景看好[N];中国黄金报;2004年

3 ;贵州:煤层当中暗藏金矿[N];民营经济报;2006年

4 刘国荣;湖南诞生新金矿基地[N];中国黄金报;2012年

5 记者 邓安华;“三定”确保沙金采挖后的生态恢复[N];甘孜日报(汉文);2008年

6 本报记者 王九会 通讯员 赵华成;重振雄风 三年实现跨越[N];中国黄金报;2007年

7 记者 李晓明;中国金矿研究成大会热点[N];地质勘查导报;2005年

8 贺桥;内蒙古产权市场推出“大餐”[N];中国矿业报;2009年

9 本报通讯员 齐明宇 吴天鹏 战立斋 本报记者 席锋宇;10年探获12座金矿[N];法制日报;2010年

10 记者 李超;黔西南找金前景广阔[N];中国黄金报;2007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小文;海南抱伦金矿矿床成因与深部矿体预测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2014年

2 郭健;井工金矿采选过程安全预警系统构建及应用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2014年

3 赵俊伟;青海东昆仑造山带造山型金矿床成矿系列研究[D];吉林大学;2008年

4 刘亚剑;山东省龙口南部地区金矿综合信息成矿预测研究[D];吉林大学;2008年

5 胡华斌;鲁西平邑地区浅成低温热液金矿床成矿流体及成矿作用[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05年

6 夏勇;贵州贞丰县水银洞金矿床成矿特征和金的超常富集机制研究[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地球化学研究所);2005年

7 朱炼;黑龙江东安—汤旺河地区金矿地物化遥综合成矿预测[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14年

8 杜子图;西秦岭地区构造体系对金矿分布规律的控制作用[D];中国地质科学院;1997年

9 曹烨;冀西灵寿县石湖金矿床的矿物地球化学及深部远景预测[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12年

10 丰成友;青海东昆仑地区的复合造山过程及造山型金矿床成矿作用[D];中国地质科学院;2002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罗建宏;黑龙江高松山金矿床成矿机制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15年

2 喻聪骏;云南富宁水合口金矿控矿构造分析及找矿预测[D];昆明理工大学;2015年

3 周超;新疆北山地区大青山金矿床流体包裹体研究及矿床成因[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15年

4 谢志远;内蒙古浩尧尔呼洞金矿床构造控矿解析[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15年

5 徐林娜;铜陵刺山矽卡岩金矿地质学和矿物学[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15年

6 刘海明;甘肃合作市岗岔金矿成因矿物学与成矿流体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15年

7 张骞;云南西部新近系砂砾岩型金矿成矿规律与成矿预测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15年

8 张晓伟;豫西萑香洼金矿地质与成矿流体地球化学[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15年

9 符家骏;黑龙江省争光金矿矿床模型[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15年

10 张兴康;豫西吉家洼金矿床地质地球化学及成因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15年



本文编号:976683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diqiudizhi/976683.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3e080***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