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营凹陷沙三中亚段浊积岩低渗透储层有效性评价
本文关键词:东营凹陷沙三中亚段浊积岩低渗透储层有效性评价
更多相关文章: 渗透率差值 权重系数 储层评价 低渗储层 浊积岩 东营凹陷
【摘要】:依据岩心、薄片、试油、物性、综合解释等资料,对东营凹陷沙三中亚段浊积岩低渗透储层特征及其有效性评价进行研究;通过准确求取开发厚度和经济极限初产油约束下的有效开发渗透率下限确定渗透率差值,以渗透率差值为母因子表征低渗透储层综合特征并优选地层压力、岩性、含油性、成岩相作为评价参数,求取不同储层深度区间、不同控制因素作用下储层优劣综合值,实现定性参数的定量评分;结合各评价参数权重系数、综合得分和经济初产液量计算对浊积岩低渗透储层进行分类评价。结果表明:浊积岩低渗透储层主要为岩屑质长石砂岩,以中细砂岩为主,中高孔低渗透储层发育;储集空间类型以原生孔隙为主,次生孔隙较发育;发育中压实、强胶结、强溶蚀、过渡型4种成岩相类型;发育常压、弱超压、中超压及强超压4种压力系统;含油性可划分为富含油(饱含油)、油浸、油斑-油迹、不含油(荧光)4个等级;浊积岩低渗透储层分为3类,Ⅰ类储层经济初产液量大于15 t/d,综合得分大于0.5,Ⅱ类储层经济初产液量0~15 t/d,综合得分0.5~0.2,Ⅲ类储层经济初产液量小于0 t/d,综合得分小于0.2,Ⅰ、Ⅱ类储层为有效储层,建议优先开发。
【作者单位】: 中国石油大学地球科学与技术学院;海洋国家实验室海洋矿产资源评价与探测技术功能实验室;
【关键词】: 渗透率差值 权重系数 储层评价 低渗储层 浊积岩 东营凹陷
【基金】:国家科技重大专项(2011ZX05006-003)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研究生自主创新科研计划项目(14CX06070A)
【分类号】:P618.13;TE31
【正文快照】: 2.海洋国家实验室海洋矿产资源评价与探测技术功能实验室,山东青岛266071)(自然科学版),2016,40(4):1-11.YANG Tian,CAO Yingchang,WANG Yanzhong,et al.Effectiveness evaluation of low permeability turbidite reservoirs inthe middle of the third member of Shahejie Fo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书恒;赵继勇;崔攀峰;杨金龙;陈文龙;;超低渗透储层开发技术对策[J];岩性油气藏;2008年03期
2 舒勇;熊春明;张建军;张洪霞;王利明;范文永;;低渗透储层液锁损害程度的智能化预测新方法[J];石油天然气学报;2010年03期
3 张睿;周能;艾克拉木·阿巴尔;;低渗透储层成因分析[J];科技风;2012年08期
4 李强;卢伟;万方来;;探究低渗透储层的成因与评价[J];中国石油和化工标准与质量;2012年11期
5 于明旭;朱维耀;宋洪庆;;低渗透储层可视化微观渗流模型研制[J];辽宁工程技术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3年12期
6 蒋凌志,顾家裕,郭彬程;中国含油气盆地碎屑岩低渗透储层的特征及形成机理[J];沉积学报;2004年01期
7 黄灿;李春兰;黄世军;纪佑军;;考虑流固耦合低渗透储层数值模拟研究[J];内蒙古石油化工;2008年13期
8 张持坤;;朝阳沟油田低渗透储层综合定量评价[J];石油地质与工程;2009年03期
9 白一男;惠晓莹;;低渗透储层敏感特征分析[J];中国科技信息;2009年17期
10 李传亮;张学磊;;对低渗透储层的错误认识[J];西南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9年06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7条
1 刘建军;刘先贵;胡雅衽;张盛宗;;低渗透储层流固耦合渗流规律研究[A];“力学2000”学术大会论文集[C];2000年
2 杨晓萍;裘怿楠;;低渗透储层成因机理及其优质储层的形成与分布[A];第二届中国石油地质年会——中国油气勘探潜力及可持续发展论文集[C];2006年
3 李丹;董春梅;;渤南油田五区低渗透储层特征及控制因素分析[A];“地球·资源”全国博士生学术论坛会议论文摘要集[C];2011年
4 ;前言[A];2002低渗透油气储层研讨会论文摘要集[C];2002年
5 刘峰;;低渗透储层裂缝描述方法及分布规律研究[A];第三届全国沉积学大会论文摘要汇编[C];2004年
6 李海燕;彭仕宓;;低渗透储层微观孔隙结构特征空间分布规律研究——以渤南油田三区沙河街组为例[A];2002低渗透油气储层研讨会论文摘要集[C];2002年
7 孙素青;;前河地区低渗透储层特征及沉积成因机制[A];2002低渗透油气储层研讨会论文摘要集[C];2002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5条
1 佟斯琴;大庆油田低渗透储层渗流规律及数值模拟技术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12年
2 赵新智;鄂尔多斯盆地陇东地区低渗透储层特征及分级评价[D];中国地质大学;2012年
3 宋广寿;鄂尔多斯盆地0.3毫达西类储层特征及开发对策研究[D];西北大学;2009年
4 李群;陆相低渗透储层精细描述[D];中南大学;2008年
5 田仲强;东辛油田营11块沙三段低渗透储层精细描述及数模——兼水平井开发的可行性分析[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广州地球化学研究所);2004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田淼;渤南油田四区沙三段低渗透储层精细建模及模型跟踪方法研究[D];中国石油大学(华东);2014年
2 孙玉平;低渗透储层综合评价方法研究[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渗流流体力学研究所);2008年
3 刘凤贤;大庆外围低渗透储层多孔介质分类方法及应用[D];大庆石油学院;2009年
4 赵峰;涠洲地区低渗透储层损害机理与保护措施研究[D];西南石油学院;2005年
5 李存荣;州201区块扶杨低渗透储层地应力场模拟[D];东北石油大学;2011年
6 杨亿前;裂缝型低渗透储层剩余油分布规律研究[D];长江大学;2012年
7 董海军;莫里青油田低渗透储层实验地质分析研究[D];东北石油大学;2013年
8 胡志明;低渗透储层的微观孔隙结构特征研究及应用[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渗流流体力学研究所);2006年
9 张凡磊;高邮凹陷北斜坡阜三段低渗透储层测井评价[D];中国石油大学;2009年
10 赵强;渤南油田五区沙三段低渗透储层测井评价[D];中国石油大学;2010年
,本文编号:976875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diqiudizhi/97687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