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更新世献县海侵以来黄河三角洲层序地层及古环境演变
本文关键词:晚更新世献县海侵以来黄河三角洲层序地层及古环境演变
更多相关文章: 黄河三角洲 晚更新世 层序地层 古环境 植硅体
【摘要】:三角洲是河流所携带的上游陆源物质由“源”到“汇”的重要场所,是以陆源碎屑为主的海陆过渡相沉积体,其形成与演化过程受到河流、海洋、气候以及人类活动的多重影响,记录了大量的古气候与环境信息,是研究古环境演化的重要信息源之一。黄河三角洲是黄河自青藏高原发育后流经黄土高原携带大量泥沙后最终入海时受到海陆交互作用而形成的地质体,由于受到黄河改道及黄河入海口的变迁,黄河三角洲也几经变化。现代黄河三角洲是1855年黄河改道后所形成的三角洲体系,该区域不仅是农业与渔业生产的重要场所,而且是中国第二大油田胜利油田的所在地,油气资源丰富。因此,对黄河三角洲的研究不仅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而且具有重要的经济意义。在国家海洋公益性行业专项子任务“黄河三角洲海底浅层标准声学层序与典型灾害地质(201005029-4)”支持下,本文选择现代黄河三角洲以北附近海域为研究区,以东营港附近海域GYDY地质钻孔为沉积物样品来源,并利用对黄河三角洲附近海域的650 km浅地层剖面资料对研究区的层序地层做了探讨;同时,利用沉积物样品中的植硅体作为主要的古环境代用指标,通过建立的植硅体温暖指数、干旱指数以及植被类型指数对研究区的古环境做了分析。研究区GYDY孔沉积物粒度和磁化率分析结果表明,黄河三角洲沉积序列按时间顺序由老至新划分为河流相(V)—海陆过渡相(IV)—潮坪相(III)—浅海相(II)—三角洲相(I)共5个沉积相带,其中沉积相带V、IV属陆相带,III、II和I属海相带。通过浅地层资料解译并与历史资料对比,研究区可划分出3个较清晰的反射界面R0、R1和R2,据此将研究区海底地层自上而下划分为I、II和III三个声学地层层组。层组I声反射特征以水平和波状层理为主,层组II以平行反射层理为主,层组III以波状和斜交层理为主。层组III和层组II界面(R2)、层组II和层组I界面(R1)均为侵蚀不整合面。依据14C测年界定R1侵蚀不整合面年龄约7.0 ka B.P.,推测其为黄骅海侵面;依据14C测年界定R2侵蚀不整合面年龄约27.0 ka B.P.,推测其为献县海侵面。因此,研究区地层基本涵盖和代表了晚更新世献县海侵以来黄河三角洲附近海域海底浅地层发育的特定地质年代。研究区GYDY钻孔沉积物中植硅体种类丰富,通过对研究区植硅体特征的研究,并选取了“青海湖孢粉总浓度”和“古里雅冰芯δ18O”与研究区GYDY孔植硅体所建立的温暖指数做对比研究。结果表明,GYDY孔植硅体特征对新仙女木事件、9.0~10.0 ka B.P.降温事件以及6.0~7.0 ka B.P.降温事件三次全球性降温事件吻合性很好且指示明确,可作为黄河三角洲附近海域古气候变化新的指示性指标;继而通过对GYDY孔中植硅体主成分分析,建立了温暖指数、干旱指数、植被指数,并对不同地层的古环境演化过程进行分析,研究区自3.7万年以来经历了变冷—干冷—变暖—湿润温暖—温凉的环境演化过程。
【关键词】:黄河三角洲 晚更新世 层序地层 古环境 植硅体
【学位授予单位】:国家海洋局第一海洋研究所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P539.2;P532
【目录】:
- 中文摘要4-6
- Abstract6-12
- 第一章 绪论12-20
- 1.1 研究目的与意义12-13
- 1.1.1 研究目的12-13
- 1.1.2 研究意义13
-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13-18
- 1.2.1 层序地层学研究进展13-15
- 1.2.1.1 国外研究进展13-14
- 1.2.1.2 国内研究进展14-15
- 1.2.2 环境变迁研究进展15-18
- 1.2.2.1 代用指标的研究进展15-17
- 1.2.2.2 黄河三角洲古环境研究进展17-18
- 1.3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18-20
- 1.3.1 研究内容18
- 1.3.2 技术路线18-20
- 第二章 研究区概况20-34
- 2.1 区域地质特征21-23
- 2.1.1 区域地质与第四纪地质21-23
- 2.1.2 区域活动断裂与地震23
- 2.2 气象水文情况23-25
- 2.3 黄河河口河道变迁记录25-28
- 2.3.1 历史上黄河下游河道变迁25-26
- 2.3.2 近代黄河下游河道变迁26-28
- 2.4 海平面变化28-32
- 2.4.1 地质时期的海平面变化29-31
- 2.4.2 仪器记录的海平面变化31-32
- 2.4.2.1 验潮站的海平面记录31
- 2.4.2.2 卫星测高的海平面记录31-32
- 2.5 本章小结32-34
- 第三章 研究区层序地层特征34-58
- 3.1 钻孔资料分析34-42
- 3.1.1 GYDY钻孔的获取及处理34-38
- 3.1.2 GYDY钻孔的层序地层分析38-42
- 3.1.2.1 基于粒度参数及磁化率的地层分析38-41
- 3.1.2.2 基于微体古生物的地层分析41-42
- 3.2 区域浅地层特征42-56
- 3.2.1 浅剖资料的解译43-47
- 3.2.1.1 研究区古环境特征43-44
- 3.2.1.2 沉积物声速的确定44
- 3.2.1.3 反射界面的划分与特征44-47
- 3.2.2 黄河三角洲典型区域浅地层展布特征47-48
- 3.2.2.1 R1反射界面埋深变化特征47
- 3.2.2.2 R2反射界面埋深变化特征47-48
- 3.2.2.3 黄河三角洲典型区域地层厚度变化特征48
- 3.2.3 黄河三角洲典型区域典型浅地层剖面特征48-56
- 3.2.3.1 典型剖面A-A149-50
- 3.2.3.2 典型剖面B-B150-52
- 3.2.3.3 典型剖面C-C152-53
- 3.2.3.4 典型剖面D-D153-54
- 3.2.3.5 典型剖面E-E154-56
- 3.3 本章小结56-58
- 第四章 植硅体特征及古环境指示58-68
- 4.1 植硅体的提取与鉴定58-61
- 4.1.1 提取植硅体58
- 4.1.2 鉴定植硅体58-61
- 4.2 植硅体组合特征及指示61-64
- 4.2.1 植硅体形态的气候指示61-63
- 4.2.2 植硅体的组合特征63-64
- 4.3 古环境降温事件的对比64-65
- 4.4 本章小结65-68
- 第五章 层序地层及古环境演化68-78
- 5.1 地层的时间序列68-69
- 5.2 沉积环境指标参数69-70
- 5.2.1 粒度69-70
- 5.2.2 磁化率70
- 5.3 古环境代用指标70-74
- 5.3.1 古环境信息提取70-72
- 5.3.2 古环境要素分析72-74
- 5.3.2.1 温暖指数72-73
- 5.3.2.2 干旱指数73-74
- 5.3.2.3 植被指数74
- 5.4 各地层的环境演化过程74-77
- 5.5 本章小结77-78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78-80
- 6.1 结论78-79
- 6.2 展望79-80
- 参考文献80-88
- 个人简介及研究成果88-90
- 致谢90-91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黄河三角洲将现大型湿地公园[J];环境污染与防治;2005年03期
2 李永植,李成治,黄宝艇;黄河三角洲体系[J];海洋科学;1983年05期
3 盛兴民;;黄河三角洲地形改变对潮汐性质的影响[J];海岸工程;1987年01期
4 李栓科;近代黄河三角洲的沉积建造及规律[J];干旱区资源与环境;1989年03期
5 赵延茂 ,肖志新 ,王克山 ,吕卷章 ,李尧三;黄河三角洲自然保护区社会概况与自然生境[J];山东林业科技;1991年S1期
6 吴世迎;申宪忠;臧启运;张耆年;李培英;仲德林;黄易畅;;黄河三角洲五号桩海区泥沙冲淤变化的初步研究[J];海洋与海岸带开发;1991年04期
7 杨林芳;黄河三角洲经济社会发展战略探讨[J];经济地理;1992年02期
8 张天赐;;从系统论看黄河三角洲的开发[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1993年03期
9 陈强;黄河三角洲经济落后原因及发展对策[J];地域研究与开发;1995年02期
10 曹明晓;;黄河三角洲的形成与控制[J];大自然;1991年02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衣兰智;孙娟;;能源牧草在黄河三角洲的发展潜力分析[A];农区草业论坛论文集[C];2008年
2 任建兰;王成新;张晓青;张伟;;黄河三角洲生态保护与生态功能区划分研究[A];黄河文明与可持续发展(第4辑)[C];2012年
3 孙长江;;黄河三角洲生态经济的潜能优势[A];水资源管理与河流保护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8年
4 高吉喜;李政海;;黄河三角洲生态保护面临的问题与建议[A];黄河河口问题及治理对策研讨会专家论坛文集[C];2003年
5 钟金彩;朱玲玲;戴爱斌;宋伟东;任华;吴修佩;;构建新的棉花生产体系 促进黄河三角洲棉花生产[A];中国棉花学会2006年年会暨第七次代表大会论文汇编[C];2006年
6 何庆成;徐军祥;张波;叶晓滨;李采;康凤新;赵书泉;王岳林;任舫;黄文启;李明;袁西龙;刘桂仪;张中祥;许克民;;黄河三角洲重大环境地质问题研究[A];“十五”重要地质科技成果暨重大找矿成果交流会材料二——“十五”地质行业获奖成果资料汇编[C];2006年
7 张林泉;;黄河三角洲土地资源综合开发利用技术的研究与示范[A];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中国科技工作者的历史责任——中国科协2003年学术年会论文集(上)[C];2003年
8 中国工商银行山东省分行课题组;沈荣勤;胥茂森;丁兆贤;刘洪波;张超;原松刚;菅慧洁;詹鸿翔;李国良;鲍建新;李勇军;;商业银行服务黄河三角洲区域发展战略研究[A];金融发展理论与实践(2010)[C];2011年
9 毕玉珍;;低碳先行 错位发展——关于加快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区建设的几点思考[A];华东地区农学会、山东农学会2010年学术年会交流材料[C];2010年
10 王艳;李新运;宫磊;;黄河三角洲可持续发展定量评价[A];山东环境科学学会2002年度学术论文集[C];2003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国宏 秦幸福;黄河三角洲正在变小[N];中国国土资源报;2005年
2 李振峰 杨爱国;内涵丰厚的黄河三角洲人文精神[N];光明日报;2007年
3 王汝堂;山东黄河三角洲将建实验室[N];西部时报;2006年
4 李国宏;秦幸福;黄河三角洲陆地面积在蚀退[N];中国矿业报;2005年
5 记者 燕永清;李国英来我市就黄河三角洲生态调水进行专题调研[N];东营日报;2010年
6 焦国栋 罗博;山东成立黄河三角洲六市消费维权联盟[N];中国工商报;2010年
7 ;生态建设助推黄河三角洲高效发展[N];黄河报;2010年
8 记者 杨君;黄河三角洲青年创业基地获省资金支持[N];东营日报;2010年
9 记者 贺德良 通讯员 孙富强;黄河三角洲书画联谊会第三届书画摄影展暨费朝奇先生收藏精品书画展开幕[N];潍坊日报;2012年
10 吕福明;黄河三角洲海岸线蚀退惊人[N];中国改革报;2005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宋红丽;围填海活动对黄河三角洲滨海湿地生态系统类型变化和碳汇功能的影响[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东北地理与农业生态研究所);2015年
2 刘一霖;黄河三角洲地面沉降时序InSAR技术监测与地下流体开采相关性分析[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海洋研究所);2016年
3 柳后起;黄河三角洲微量元素环境地球化学研究[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16年
4 周海燕;黄河三角洲数字生态模型及其应用研究[D];解放军信息工程大学;2006年
5 孙庆荣;黄河三角洲区域发展模式构建[D];同济大学;2006年
6 黄波;黄河三角洲刁口河海岸侵蚀过程时空演变与防护对策研究[D];北京林业大学;2015年
7 任韧希子;黄河三角洲沉积特征与环境演变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2年
8 许健民;黄河三角洲(东营市)湿地评价与可持续利用研究[D];中国农业科学院;2001年
9 王天巍;黄河三角洲道路网络特征及其对生态影响的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08年
10 王薇;黄河三角洲水土资源承载力综合评价研究[D];山东农业大学;2012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邢国琼;黄河三角洲区域经济竞争力评价和提升对策研究[D];中国石油大学(华东);2014年
2 乔学瑾;基于多光谱数据的最近50年黄河三角洲岸线自动提取[D];鲁东大学;2016年
3 孔祥龙;黄河三角洲植物群落种间相互作用研究[D];山东大学;2016年
4 薛翘;基于产业集群的黄河三角洲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研究[D];山东理工大学;2013年
5 南学良;晚更新世献县海侵以来黄河三角洲层序地层及古环境演变[D];国家海洋局第一海洋研究所;2016年
6 辛剑飞;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农业发展问题研究[D];山东理工大学;2016年
7 窦同沛;黄河三角洲古代经济发展论略[D];山东大学;2009年
8 刘斯杰;黄河三角洲发展绿色经济的理论与实践[D];中国石油大学;2007年
9 王忠蕾;黄河三角洲环境承载能力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初步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10年
10 杨慧;黄河三角洲品牌生态系统建设研究[D];山东财经大学;2013年
,本文编号:984291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diqiudizhi/98429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