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测绘论文 >

基于GIS的城市生态基础设施布局评价及优化研究

发布时间:2017-10-13 10:52

  本文关键词:基于GIS的城市生态基础设施布局评价及优化研究


  更多相关文章: 城市生态基础设施 布局 评价 优化 GIS


【摘要】:随着城市化进程和土地扩张行为对自然生态环境产生广泛影响,城市生态系统对人类生存发展的支撑及服务功能面临重大威胁,生态城市规划与建设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通过规划来合理布局城市生态腹地,使其优先于城市建设用地,发挥生态环境功能,对于减小城市生态问题带来的威胁,协调人与资源、环境之间的关系具有重大意义。 本文以“反规划”思想为指导,,构建城市生态基础设施体系,提出在城市建设用地规划之前,令生态基础设施体系规划先行,以利于实现城市生态系统的平衡与稳定,并对其具体的规划方法进行研究。本文所构建的城市生态基础设施体系由环境功能设施、安全功能设施、游憩功能设施和文化功能设施组成,对这四种生态基础设施的布局方法一一进行探讨,并以沧州市为案例进行实证。借助ArcGIS,建立沧州市主城区生态基础设施数据库,利用地统计和空间分析模块辅助规划。结合缓冲区分析和DEM,对城市防洪脆弱区域进行分析,划定安全功能设施布局区域;采用费用距离法,结合交通道路网络及人口分布,对主城区公园可达性和服务效率进行分析,评价公园服务均衡性并划定服务盲区;分别对环境设施及文化功能设施格局进行矢量化和梳理,从系统角度对其进行布局。对沧州市主城区生态基础设施进行布局评价的结果以及空间规划建议如下:环境功能设施布局均衡、合理,建议增加东西向的连续性生态廊道;南运河、二支渠滨水地段及运东区西部为防洪敏感区域,划定其为核心防洪安全设施;游憩功能设施的服务辐射区域与人口分布不存在突出矛盾,30min内可达的服务区域占76.86%,居住于其中的市民比例达77.21%,但仍存在5.57%的服务盲区,针对服务盲区,建议在旧城区的运东南部居住区以及新规划的城西北部和运西南部居住中增加布局游憩功能设施;针对文化功能设施提出“一轴、三带、多点”布局方案。 本文提出的城市生态基础设施布局方法体系体现了对传统城市规划方法的反思,对实现可持续的、环境友好型的城市发展道路具有重要意义。此外,以沧州市作为案例进行实证研究,也验证了该方法体系的合理性和可推广性。
【关键词】:城市生态基础设施 布局 评价 优化 GIS
【学位授予单位】:天津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4
【分类号】:P208;TU984.115
【目录】:
  • 摘要4-5
  • ABSTRACT5-9
  • 第一章 绪论9-16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9-12
  • 1.1.1 研究背景9-10
  • 1.1.2 存在的问题10-11
  • 1.1.3 研究意义11-12
  • 1.2 国内外城市生态基础设施研究进展12-14
  • 1.2.1 国外城市生态基础设施研究发展趋势12-13
  • 1.2.2 国内城市生态基础设施研究发展趋势13-14
  • 1.3 研究内容及方法14-16
  • 1.3.1 研究的主要内容14
  • 1.3.2 研究方法及技术路线14-16
  • 第二章 城市生态基础设施布局评价的理论依据16-19
  • 2.1 “反规划”理论16
  • 2.2 景观生态理论16-17
  • 2.3 城市生态学17
  • 2.4 最小耗费距离模型17-19
  • 第三章 城市生态基础设施体系构建19-24
  • 3.1 城市生态基础设施的界定19-20
  • 3.2 城市生态基础设施体系的构建20-24
  • 3.2.1 环境功能设施20-21
  • 3.2.2 安全功能设施21-22
  • 3.2.3 游憩功能设施22
  • 3.2.4 文化功能设施22-24
  • 第四章 基于 GIS 的城市生态基础设施布局评价方法24-33
  • 4.1 地理信息系统辅助生态基础设施规划的应用概述24
  • 4.2 环境功能设施布局评价24-25
  • 4.3 安全功能设施布局评价25-27
  • 4.3.1 基于“生态底线”的防洪安全设施布局25-26
  • 4.3.2 防洪安全功能设施布局方法26-27
  • 4.4 游憩功能设施布局评价27-32
  • 4.4.1 基于可达性的游憩功能设施服务效率评价27-29
  • 4.4.2 可达性表达方法29-30
  • 4.4.3 城市公园服务人口计算30
  • 4.4.4 城市公园服务效率评价指标计算30-32
  • 4.5 文化功能设施布局评价方法32-33
  • 第五章 沧州市生态基础设施布局研究33-61
  • 5.1 研究区域概况33-37
  • 5.1.1 自然环境概况33-35
  • 5.1.2 社会经济概况35-37
  • 5.2 环境功能设施布局37-39
  • 5.3 安全功能设施布局39-49
  • 5.3.1 数字高程模型构建及汇水区分析39-43
  • 5.3.2 不同风险频率下的行洪格局43-46
  • 5.3.3 三种典型风险频率下的防洪安全格局46-49
  • 5.4 游憩功能设施布局49-58
  • 5.4.1 城市公园基础数据处理49-52
  • 5.4.2 沧州市城市公园可达性及服务效率分析52-57
  • 5.4.3 沧州市城市公园规划建议57-58
  • 5.5 文化功能设施布局58-61
  • 5.5.1 沧州市现有文化功能设施布局58-59
  • 5.5.2 文化功能设施布局规划建议59-61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61-63
  • 6.1 结论61-62
  • 6.2 展望62-63
  • 参考文献63-68
  • 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说明68-69
  • 致谢69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莫琳;俞孔坚;;构建城市绿色海绵——生态雨洪调蓄系统规划研究[J];城市发展研究;2012年05期

2 孙鹏,王志芳;遵从自然过程的城市河流和滨水区景观设计[J];城市规划;2000年09期

3 俞孔坚,李迪华,韩西丽;论“反规划”[J];城市规划;2005年09期

4 刘海龙,李迪华,韩西丽;生态基础设施概念及其研究进展综述[J];城市规划;2005年09期

5 龚清宇;王林超;朱琳;;基于城市河流半自然化的生态防洪对策——河滨缓冲带与柔性堤岸设计导引[J];城市规划;2007年03期

6 俞孔坚;张蕾;;基于生态基础设施的禁建区及绿地系统——以山东菏泽为例[J];城市规划;2007年12期

7 俞孔坚;王思思;李迪华;乔青;;北京城市扩张的生态底线——基本生态系统服务及其安全格局[J];城市规划;2010年02期

8 黄光宇,陈勇,田玲,闫田华,李萍萍,庄海波,肖刚,郑静;生态规划方法在城市规划中的应用——以广州科学城为例[J];城市规划;1999年06期

9 俞孔坚,段铁武,李迪华,彭晋福;景观可达性作为衡量城市绿地系统功能指标的评价方法与案例[J];城市规划;1999年08期

10 陈洁;陆锋;;京津冀都市圈城市区位与交通可达性评价[J];地理与地理信息科学;2008年02期



本文编号:1024453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dizhicehuilunwen/1024453.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6abd6***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