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种对流层延迟修正模型的比较与分析
本文关键词:两种对流层延迟修正模型的比较与分析
【摘要】:在高精度GPS变形监测数据处理中,对流层延迟是影响其精度的主要误差源之一,需设法对其进行改正。最常用的方法是使用模型改正,在编程实现Hopfield模型和Saastamoinen模型的基础上,结合CDDIS提供的.zpd格式对流层延迟参考值,对比分析了对流层延迟模型值和参考值之间的差异。结果表明,两种对流层延迟模型在天顶方向吻合很好。随着高度角的减小,模型差异逐渐增大。当高度角在10°左右时,模型差值甚至达到23~24cm。因此,观测数据的处理需要根据测站情况,选择合适的对流层延迟模型,以改善定位的精度,获得好的定位结果。
【作者单位】: 天津市测绘院;
【关键词】: 对流层延迟模型 卫星高度角 天顶方向延迟
【分类号】:P228.4
【正文快照】: 对流层导致的GPS信号传播路径增长的距离即为对流层延迟量,天顶方向的对流层延迟约为2.3m;而卫星高度角为10°时,对流层延迟将增加至13m左右[1]。对流层为非弥散介质,不能用双频观测值来消除对流层延迟[2]。在GPS数据处理中,一般采用对流层延迟模型对GPS观测数据进行修正[3]。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陈中新;朱丽强;;区域气象特征对流层延迟模型的建设研究[J];城市勘测;2010年04期
2 戴吾蛟;陈招华;匡翠林;蔡昌盛;;区域精密对流层延迟建模[J];武汉大学学报(信息科学版);2011年04期
3 朱爽;姚宜斌;张瑞;;天顶对流层延迟计算方法研究[J];大地测量与地球动力学;2011年03期
4 任婷;曲国庆;张华荣;袁兴明;;基于小波相关性的对流层延迟改正数据分析[J];山东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2年04期
5 赵庆志;张书毕;;基于反投影方法的对流层延迟三维层析研究[J];大地测量与地球动力学;2013年04期
6 周淼;刘立龙;张腾旭;张朋飞;黄良珂;;综合时间序列与高程的天顶对流层延迟模型研究[J];城市勘测;2014年02期
7 徐杰;孟黎;任超;徐军;;对流层延迟改正中投影函数的研究[J];大地测量与地球动力学;2008年05期
8 孙晓;张立辉;王勇;杨晶;;利用多元回归方法改正对流层延迟插值误差[J];大地测量与地球动力学;2012年S1期
9 郑作亚,卢秀山,韩晓冬,宫维坤;利用多参数估计法解算对流层延迟[J];山东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1年04期
10 赵佩铭;陈义;于松松;楼立志;;长三角区域对流层延迟简易模型的建立[J];全球定位系统;2012年06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8条
1 王苗苗;李博峰;沈云中;楼立志;;全球对流层延迟产品评估及其在北斗导航中应用[A];第五届中国卫星导航学术年会论文集-S1 北斗/GNSS导航应用[C];2014年
2 骆金超;杨粉花;;浅谈对流层对GPS定位的影响[A];江苏省测绘学会2007'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8年
3 钟萍;黄丁发;袁林果;丁晓利;;超高层建筑物GPS动态变形监测中对流层效应影响研究[A];第一届中国卫星导航学术年会论文集(下)[C];2010年
4 张伟;许爱华;苏睿;;运载火箭GPS弹道确定中的区域对流层延迟修正模型[A];第五届中国卫星导航学术年会论文集-S8 卫星导航模型与方法[C];2014年
5 宋淑丽;朱文耀;陈钦明;赵静e,
本文编号:1108551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dizhicehuilunwen/110855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