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ASTER GDEM和均值变点分析的中国东北地形起伏度研究
本文关键词:基于ASTER GDEM和均值变点分析的中国东北地形起伏度研究
更多相关文章: 地形起伏度 ASTER GDEM 均值变点分析 最佳统计单元 中国东北
【摘要】:地形起伏度是指某一确定区域内最高点和最低点之间的高差,是宏观尺度上比较适宜的地形分析指标,而确定最佳统计单元的大小是提取地形起伏度的关键。本文以中国东北地区为研究区域,以ASTER GDEMv2为数据源,基于Python模块编程,利用窗口分析方法依次提取n×n(n=2,3,4,……,198,199,200)网格下的地形起伏度,然后采用均值变点分析方法计算平均地形起伏度的最佳统计单元大小,最后将东北地区的地形起伏度进行分级。研究结果表明:1)通过Python模块编程可以实现提取地形起伏度的自动化运行;2)均值变点分析方法能够有效得检测出平均地形起伏度与网格面积拟合曲线上由陡变缓的拐点,利用该方法得到基于ASTER GDEM提取中国东北地区地形起伏度的最佳统计单元面积为2.62km2;3)东北地区整体起伏不大,以小起伏和微起伏为主,山地多为中小起伏。
【作者单位】: 吉林大学地球科学学院;中国科学院东北地理与农业生态研究所;
【关键词】: 地形起伏度 ASTER GDEM 均值变点分析 最佳统计单元 中国东北
【基金】:国家科技基础性工作专项"新世纪《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大地图集》编制"(编号:2013FY112800)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编号:41271416)资助
【分类号】:P208
【正文快照】: 地形起伏度是指某一确定区域内最高点和最低点之间的高差[1],利用DEM数据可以快速提取地形起伏度来反映区域的地势起伏特征[2],目前已广泛应用于土壤侵蚀敏感性研究、水土流失定量分析、滑坡灾害评价、人口分布研究、景观空间格局分析、数字地貌定量提取等方面[2-8]。提取地形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海涛,田庆久;ASTER数据产品的特性及其计划介绍[J];遥感信息;2004年03期
2 毛克彪,覃志豪,徐斌;针对ASTER数据的单窗算法[J];测绘学院学报;2005年01期
3 陈江;付建飞;;先进星载热发射和反射辐射仪(ASTER)——地质学家的最佳选择[J];地质通报;2006年05期
4 Farid Moore;Fatemeh Rastmanesh;;Application of ASTER data in characterization of environmental pollution in Takab area, NW Iran[J];Chinese Journal of Geochemistry;2006年S1期
5 田波;周云轩;蒋云安;侯长谋;;ASTER数据在深圳东部滨海地区土地利用调查中的应用[J];吉林大学学报(地球科学版);2008年01期
6 康晓伟;冯钟葵;;ASTER GDEM数据介绍与程序读取[J];遥感信息;2011年06期
7 张云峰;李领军;冯淳;;ASTER数据在北方铝土矿预普查中的应用——以豫西渑池地区为例[J];国土资源遥感;2012年01期
8 余健;张志;何文熹;李闵佳;席同熙;;西昆仑阿勒塔什地区ASTER影像岩性划分方法研究[J];大地构造与成矿学;2012年04期
9 李静;ASTER项目简介[J];遥感技术与应用;1997年01期
10 于浩;李东;常玲;孙卫东;张微;;基于ASTER数据的西昆仑造山带岩性提取研究[J];新疆地质;2013年04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徐涵秋;张铁军;;ASTER与Landsat ETM+NDVI植被指数关系的交互比较研究[A];第十七届中国遥感大会摘要集[C];2010年
2 汪小钦;陈芸芝;凌飞龙;;ASTER影像在水环境参数提取中的应用[A];第十四届全国遥感技术学术交流会论文摘要集[C];2003年
3 胡杏花;朱谷昌;邹林;刘欢;李智峰;郑纬;;基于TM/ASTER遥感数据的矿化蚀变信息提取的应用研究[A];中国遥感应用协会2010年会暨区域遥感发展与产业高层论坛论文集[C];2010年
4 时丕龙;付碧宏;二宫芳树;;基于ASTER VNIR-SWIR多光谱遥感数据识别与提取干旱地区岩性信息——以西南天山柯坪隆起东部为例[A];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第十届(2010年度)学术年会论文集(中)[C];2011年
5 申双和;赵小艳;杨沈斌;周强;;基于ASTER数据的南京城市热场分布[A];中国气象学会2007年年会生态气象业务建设与农业气象灾害预警分会场论文集[C];2007年
6 刘佳莹;张过;李德仁;;基于ASTER和ETM+数据的异常高温区提取[A];第二届红外成像系统仿真测试与评价技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8年
7 王俊虎;张杰林;王丽娟;;ASTER热红外影像温度反演及其应用[A];2011年中国矿业科技大会论文集[C];2011年
8 姜莎莎;李培军;;基于ASTER图像和地形因子的岩性单元分类——以新疆木垒地区为例[A];全国地质制图与GIS学术论坛论文集[C];2011年
9 李胜;徐涵秋;王琳;;ASTER卫星影像融合算法比较研究[A];第十五届全国遥感技术学术交流会论文摘要集[C];2005年
10 赵小艳;申双和;赵小平;周强;;利用ASTER热红外数据反演南京城市地表温度[A];中国气象学会2007年年会气象综合探测技术分会场论文集[C];2007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叶春;ASTER与ETM+遥感数据在土地利用分类中的应用比较研究[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广州地球化学研究所);2006年
2 李柏鹏;ASTER影像绝对定位模型研究[D];中国测绘科学研究院;2008年
3 刘金亮;基于ASTER数据的冰川及冰碛物的提取方法研究[D];山东科技大学;2009年
4 祝文华;基于ASTER影像的土壤有机质含量反演[D];吉林大学;2010年
5 李淼淼;ASTER数据地质异常信息遥感研究[D];吉林大学;2012年
6 靳娟;基于ASTER数据的秘鲁南部斑岩铜矿典型蚀变带提取方法研究[D];首都师范大学;2014年
7 陈腾云;基于ASTER数据的地表组分温度反演方法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05年
8 余健;ASTER与worldview-2影像协同应用提取岩性信息方法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2012年
9 孙静;基于ASTER多波段数据的地表组分温度反演[D];安徽师范大学;2012年
10 张亚琳;基于ASTER影像的云顶高度及云迹风立体解算方法研究[D];南京信息工程大学;2013年
,本文编号:1112106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dizhicehuilunwen/111210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