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波传播对L波段地球同步轨道圆迹SAR重轨干涉性能的影响
本文关键词:电波传播对L波段地球同步轨道圆迹SAR重轨干涉性能的影响
更多相关文章: 地球同步轨道圆迹SAR(GEOCSAR) 对流层 电离层 干涉性能
【摘要】:不同于常规星载SAR,L波段地球同步轨道圆迹SAR(GEOCSAR)轨道高度高、合成孔径时间长、观测面积大,对流层折射率和电离层电子含量的时空变化将严重影响GEOCSAR重轨干涉性能。基于大气介质时空变化及GEOCSAR干涉信号的特点,从对流层和电离层相位延迟误差、电离层水平变化引起的图像方位向偏移、对流层折射率周日变化和电离层时空随机起伏引起的方位向聚焦性能下降、以及法拉第旋转效应几个方面分析了对流层和电离层对GEOCSAR重轨干涉相干系数、干涉相位的影响,并进行了仿真实验验证。分析以及实验结果表明,对流层和电离层均会对GEOCSAR干涉性能造成不可忽略的影响,其中电离层的周日时间变化和电离层起伏会导致图像散焦,进而严重降低干涉相干性。
【作者单位】: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气象灾害预警与评估协同创新中心/气象灾害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气候与环境变化国际合作联合实验室/中国气象局气溶胶与云降水重点实验室;中国科学研究院电子学研究所微波成像技术国家级重点实验室;
【关键词】: 地球同步轨道圆迹SAR(GEOCSAR) 对流层 电离层 干涉性能
【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1301399) 江苏高校优势学科建设工程资助项目(PAPD)
【分类号】:P237
【正文快照】: 2.中国科学研究院电子学研究所微波成像技术国家级重点实验室,北京100190)1引言地球同步轨道通过设置一定的轨道参数如轨道倾角、离心率等可实现圆迹SAR(CSAR)模式,从而形成地球同步轨道圆迹SAR(GEOCSAR)[1-2]。GEOCSAR结合了地球同步轨道SAR(GEOSAR)和CSAR的特点,可实现大面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5条
1 LI YuanHao;HU Cheng;DONG XiChao;TIAN WeiMing;LONG Teng;;Impacts of ionospheric scintillation on geosynchronous SAR focusing: preliminary experiments and analysis[J];Science China(Information Sciences);2015年10期
2 Leilei Kou;Xiaoqing Wang;Maosheng Xiang;Minhui Zhu;;High sidelobe effects on interferometric coherence for circular SAR imaging geometry[J];Journal of Systems Engineering and Electronics;2013年01期
3 夏东坤;李洋;乞耀龙;洪文;吴一戎;;星载极化干涉SAR系统电离层去相干研究[J];电子学报;2011年06期
4 陈艳玲;黄城;王小亚;郑大伟;刘国祥;;电离层对SAR干涉测量的影响综述[J];地球物理学进展;2010年03期
5 徐佳;关泽群;何秀凤;;重复轨道雷达干涉测量中的大气影响及其研究展望[J];国土资源遥感;2007年02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寇蕾蕾;向茂生;;电波传播对L波段地球同步轨道圆迹SAR重轨干涉性能的影响[J];遥感技术与应用;2016年06期
2 白玉;周杨;靳国旺;赵玲;;电离层延迟对星载InSAR精度的影响[J];测绘科学;2016年11期
3 朱小东;张启雷;张永胜;董臻;;背景电离层对低频重轨星载InSAR影响分析[J];雷达科学与技术;2015年06期
4 赵玲;周杨;靳国旺;薛武;许继伟;;不同分布模式电离层对星载InSAR测高精度的影响及校正[J];测绘科学技术学报;2015年03期
5 张朝霞;王慧慧;傅正;杨玲珍;王娟芬;刘香莲;;基于卡尔曼-最小均方误差准则的雷达旁瓣抑制研究及仿真[J];计算机应用;2015年05期
6 马志泉;陈艳玲;陈钦明;杨哲;高德政;;ERA-Interim资料和NeQuick电离层模型用于D-InSAR沉降监测的可靠性研究[J];大地测量与地球动力学;2013年04期
7 胡俊;李志伟;张磊;丁晓利;朱建军;孙倩;丁伟;;多孔径InSAR技术电离层校正方法及二维形变场应用研究——以玉树地震为例[J];中国科学:地球科学;2013年03期
8 ;Correcting ionospheric effects and monitoring two-dimensional displacement fields with multiple-aperture InSAR technology with application to the Yushu earthquake[J];Science China(Earth Sciences);2012年12期
9 李亮;洪峻;明峰;梁维斌;;一种基于有源定标器的电离层对星载SAR定标影响校正方法[J];电子与信息学报;2012年05期
10 黄甜;陈国栋;;应用GPS观测量改正InSAR大气误差的空间插值比较[J];测绘科学技术学报;2012年01期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Effect of orbital errors on the geosynchronous circular synthetic aperture radar imaging and interferometric processing[J];Journal of Zhejiang University-Science C(Computers & Electronics);2011年05期
2 ;Circular SAR processing using an improved omega-k type algorithm[J];Journal of Systems Engineering and Electronics;2010年04期
3 林剑;吴云;刘经南;;电离层GPS掩星反演技术研究[J];地球物理学报;2009年08期
4 林剑;吴云;祝芙英;乔学军;周义炎;;基于GPS探测汶川地震电离层TEC的异常[J];地球物理学报;2009年01期
5 段俊峰;洪峻;;一种基于分布目标的PolSAR法拉第旋转角和通道不平衡参量的估计方法[J];电子与信息学报;2008年09期
6 戚任远;金亚秋;;星载全极化SAR观测P波段Faraday旋转效应分析与消除[J];自然科学进展;2007年07期
7 陈尔学;李增元;庞勇;田昕;;基于极化合成孔径雷达干涉测量的平均树高提取技术[J];林业科学;2007年04期
8 吴云孙;李振洪;刘经南;许才军;;InSAR观测值大气改正方法的研究进展[J];武汉大学学报(信息科学版);2006年10期
9 余涛;万卫星;刘立波;唐伟;栾晓莉;杨光林;;利用IGS数据分析全球TEC的周年和半年变化特性[J];地球物理学报;2006年04期
10 刘国祥;InSAR应用实例及其局限性分析[J];四川测绘;2005年03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任重;师立勤;;基于支持向量机方法的地球同步轨道相对论电子事件预报模型研究[J];空间科学学报;2012年03期
2 马银峰;地球同步轨道上物体内的张力分析[J];河北科技大学学报;2002年02期
3 周国成,汪学毅,王德驹,曹晋滨,蔡春林;1998年4—5月地球同步轨道MeV电子通量增强事件[J];地球物理学报;2001年03期
4 薛玉雄;曹洲;杨世宇;田恺;;基于Space radiation 5.0软件平台分析典型GEO空间辐射环境[J];航天器环境工程;2007年05期
5 芮磊;余鹏;赵华;;基于同步轨道区磁场对相对论电子通量的预报[J];空间科学学报;2011年02期
6 郭强;张晓虎;;地球同步轨道二维扫描像移补偿技术建模与分析[J];光学学报;2007年10期
7 ;业界动态[J];传感器世界;2011年07期
8 ;搜新吧[J];少儿科技;2011年08期
9 星宇;观日"中国眼"2008年升空[J];今日科苑;2005年02期
10 裴云天;在地球同步轨道上工作的扫描辐射计二维扫描的实施方法与分析[J];红外研究;1984年03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8条
1 周国成;王德驹;汪学毅;曹晋滨;蔡春林;;1998年4-5月地球同步轨道MeV电子通量增强事件[A];中国空间科学学会空间探测专业委员会第十三次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0年
2 朱文明;;空间电子效应研究[A];第十届全国日地空间物理学术讨论会论文摘要集[C];2003年
3 刘静波;黄朝晖;王赤;;地球同步轨道磁场对太阳风动压脉冲的响应[A];第十一届全国日地空间物理学术讨论会论文摘要集[C];2005年
4 肖飞;王玮;刘人杰;;北斗卫星导航系统技术发展与应用[A];第十四届中国科协年会第20分会场:转型创新促通信业新发展论坛论文集[C];2012年
5 杨晓超;王春琴;荆涛;张s乓,
本文编号:1119427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dizhicehuilunwen/111942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