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图综合基础上的农村居民地获取方法
本文关键词:制图综合基础上的农村居民地获取方法
更多相关文章: 地理国情普查 居民地 综合 多边形聚合 距离阈值
【摘要】:由于农村居民地数量多、分布散、形态不规则,直接采集居民地边界数据费时费力,该文以地理国情普查数据为基础,提出利用平均斑块面积确定距离阈值的方法获取农村居民地范围。该方法基于2013年地理国情普查数据,在获取平均斑块面积的基础上,通过开方根确定距离阈值,实现临近多边形的聚合;同时,结合利用线面转换方法实现孤岛多边形的处理。选取河北省迁西县东荒裕镇为实验区,基于制图综合方法获取各村居民地,并利用对比分析法等分析结果的合理性。
【作者单位】: 山东科技大学;中国测绘科学研究院;
【基金】:地理国情监测国家重大专项(B1510)
【分类号】:P208;P283
【正文快照】: 0引言农村居民地,又称“乡村聚落”或“农村居民点”,是指农村地区人们生活、生产及进行其他社会活动的主要场所,它包括房屋建筑物,以及与居住直接相关的其它生活设施(如道路、公共设施、园林绿化、港站等)和生产设施[1-4]。随着农村经济发展水平的提高和人口快速增长,农村建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周国华;贺艳华;唐承丽;屈琼英;彭鹏;;论新时期农村聚居模式研究[J];地理科学进展;2010年02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玉梅;王勇;;国内乡村聚落空间整合研究综述[J];安徽农业科学;2011年24期
2 罗小龙;田冬;孙浩浩;龚福海;;健康城镇化视角下的农村集中居住点建设研究——以江苏省东台市为例[J];城市发展研究;2012年06期
3 王铮;李国平;苗长虹;周国华;刘筱;;中国城市与区域管理研究进展与展望[J];地理科学进展;2011年12期
4 周国华;贺艳华;唐承丽;于涛;肖国珍;;中国农村聚居演变的驱动机制及态势分析[J];地理学报;2011年04期
5 马晓冬;李全林;沈一;;江苏省乡村聚落的形态分异及地域类型[J];地理学报;2012年04期
6 李全林;马晓冬;沈一;;苏北地区乡村聚落的空间格局[J];地理研究;2012年01期
7 张荣天;张小林;李传武;;镇江市丘陵区乡村聚落空间格局特征及其影响因素分析[J];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2013年03期
8 谢显奇;甘淑;余莉;任鹏飞;陈应跃;;岩溶山地乡村聚落空间格局特征分析:以广南县为例[J];地球科学(中国地质大学学报);2013年S1期
9 贺艳华;曾山山;唐承丽;周国华;张洁;李莉;;中国中部地区农村聚居分异特征及形成机制[J];地理学报;2013年12期
10 谭雪兰;钟艳英;段建南;曹浩成;;快速城市化进程中农村居民点用地变化及驱动力研究——以长株潭城市群为例[J];地理科学;2014年03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苏木兰;戴文远;黄华富;郭强;姜华伟;黄剑彬;;快速城镇化下海坛岛农村居民点空间格局演变及其影响因素[A];中国土地资源开发整治与新型城镇化建设研究[C];2015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斯琴朝克图;近百年来扎鲁特旗聚落变迁研究[D];内蒙古师范大学;2011年
2 陈小佩;论乡村旅游对农村聚居的影响[D];湖南师范大学;2011年
3 曾山山;我国中部地区农村聚居地域差异与影响因素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11年
4 肖国珍;我国中部地区农村聚居演变的驱动因素及发展趋势[D];湖南师范大学;2011年
5 屈琼英;益阳市农村聚居的地域差异及影响因素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10年
6 石娟;“两型”新农村建设的理论、模式与案例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10年
7 黄勇;农村土地综合整治对农村聚居的影响[D];湖南师范大学;2012年
8 张洁;基于主体功能区划的湖南乡村转型路径及差异化调控政策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13年
9 鲁含情;湖北省城镇密集发展协调区的农村居民点空间结构优化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3年
10 鲁小东;凉山“彝家新寨”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D];四川农业大学;2013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赵之枫;乡村聚落人地关系的演化及其可持续发展研究[J];北京工业大学学报;2004年03期
2 金其铭;我国农村聚落地理研究历史及近今趋向[J];地理学报;1988年04期
3 冷疏影,宋长青;中国地理学面临的挑战与发展[J];地理学报;2005年04期
4 龙花楼;;中国农村宅基地转型的理论与证实[J];地理学报;2006年10期
5 刘彦随;;现代农业地理与土地利用创新研究——贺吴传钧先生90华诞[J];地理学报;2008年04期
6 杨国安,甘国辉;人文地理学研究方法述要[J];地域研究与开发;2003年01期
7 黄忠怀;20世纪中国村落研究综述[J];华东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年02期
8 杨宇振;人居环境科学中的“区域综合研究”[J];重庆建筑大学学报;2005年03期
9 郭焕成,王云才;我国农业地理学研究的回顾和发展趋势[J];经济地理;1999年06期
10 周心琴,张小林;我国乡村地理学研究回顾与展望[J];经济地理;2005年02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郭晓东;黄土丘陵区乡村聚落发展及其空间结构研究[D];兰州大学;2007年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姬存伟;王卉;焦洋洋;杨凡;;基于力图投影的面状居民地匹配方法[J];测绘科学技术学报;2013年02期
2 刘平;刘纪平;赵荣;冯亮;;近邻点指数法测度澜沧江流域居民地空间分布类型[J];测绘通报;2007年10期
3 方爱玲;闫浩文;张丽萍;;单个居民地多尺度表达的空间相似性描述与计算[J];测绘科学;2012年01期
4 黄万华,宋金叶,,郭玉箫;河南省居民地面积增长动态研究[J];地域研究与开发;1994年03期
5 王光霞;用专家系统技术实施居民地自动综合[J];解放军测绘学院学报;1996年01期
6 闫浩文;应申;李霖;;多因子影响的地图居民地自动聚群与综合研究[J];武汉大学学报(信息科学版);2008年01期
7 熊俊楠;韦方强;江玉红;苏鹏程;;基于谱间特征与多种指数分析的居民地信息提取方法[J];测绘科学;2013年02期
8 许俊奎;武芳;刘文甫;金朋飞;;利用邻域相似性的居民地要素增量更新质量评估[J];武汉大学学报(信息科学版);2014年04期
9 叶建栲,任留成,赵琪;带晕线的居民地符号的自动识别[J];解放军测绘学院学报;1999年02期
10 李世华,李壁成;城镇与乡村居民地TM影像特征分析[J];水土保持研究;2005年03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顾娟;陈军;张宏伟;周启鸣;;基于建筑物边缘特征的居民地自动识别方法研究[A];中国测绘学会2006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6年
2 万飞;;圈形符号表示居民地在市县挂图中的应用[A];经天纬地——全国测绘科技信息网中南分网第十九次学术交流会优秀论文选编[C];2005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金夏玲;基于分层分类的居民地信息提取方法研究[D];河海大学;2005年
2 张义生;居民地的提取与边缘优化[D];解放军信息工程大学;2009年
3 陈文瀚;地图道路与居民地协同综合方法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11年
4 方爱玲;单个居民地多尺度表达的空间相似性研究[D];兰州交通大学;2011年
5 李秀丽;干旱区内陆河流域居民地空间格局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09年
6 盛文斌;散列式居民地的自动选取研究[D];解放军信息工程大学;2010年
7 杨敏;旅游和贫困地区居民生活:影响、感知和态度[D];华中师范大学;2013年
8 李振敏;基于遥感与GIS的居民地提取及其扩展研究[D];中国地震局地震预测研究所;2015年
9 杜凤艳;ArcGIS环境下居民地属性综合的研究[D];太原理工大学;2007年
10 刘欣;利用CART算法从LandSat8卫星影像提取居民地的研究[D];兰州大学;2015年
本文编号:1172069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dizhicehuilunwen/117206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