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测绘论文 >

GIS支持下开都河流域水文特征定量分析

发布时间:2017-11-17 15:03

  本文关键词:GIS支持下开都河流域水文特征定量分析


  更多相关文章: GIS 开都河流域 水文特征 定量分析


【摘要】:开都河是我国最长内陆河塔里木河的四大源流之一,同时也是我国面积最大的内陆淡水湖 博斯腾湖的主要源流。其径流量的变化关乎下游国民经济发展以及焉耆盆地和孔雀河流域的生态环境改善。 受人类活动及气候变化的双重影响,开都河上游山区出现冰川萎缩,河川断流等现象,加之流域内水资源分配极不均衡,区域水资源供需矛盾日益突出;上游草场放牧过度,造成水土流失;下游河道泥沙淤积,地下水位被迫抬升,土壤耕地次生盐渍化逐渐加剧等现象。本文对开都河流域水文特征进行提取并加以分析,期望能够为流域水资源综合治理与合理配置提供重要参数,为河流综合开发利用提供理论依据。 本研究首先以开都河流域30m分辨率的DEM数据为基础,基于GIS技术对流域分水岭、子流域、水系河网等基本河流信息进行提取,利用河网密度法求得集水面积阈值25.2km2作为开都河流域水系提取的依据,并计算了河网密度、流域面积、河流长度、河流分叉比、分维数等基本水文特征值。其次,利用巴音布鲁克气象站、大山口水文站降水资料及大山口水文站径流量数据对开都河流域水资源年际变化趋势、季节变化特征及其成因作了系统的分析。最后,结合开都河流域气象站1982-1987年间降水资料和同时期水文站逐月径流量数据,对该流域的径流系数进行了计算。研究结果表明: (1)开都河流域(大山口水文站以上)河网密度为0.208km/km2(集水面积阈值为25.2km2),在划分的三个水文单元中巴音布鲁克气象站以上流域河网密度为0.196km/km2,山恨土海水文站以上流域河网密度为0.235km/km2,大山口水文站以上流域河网密度为0.174km/km2。 (2)开都河干流从源头至大山口水文站总长为367.6km。根据施特拉勒分级法,,开都河流域水系可分为6个等级,各级水系的分叉比在2-4.6之间,河长比在1.5-2.4之间,全流域水系的分叉比与河长比平均值分别为3.2和1.9。 (3)开都河流域(大山口水文站以上)1956-2009年平均径流量为34.87亿m3,折合径流深度为183.29mm。其径流量存在明显的丰枯水周期变化,丰枯水年份的径流总量之比为2.03。径流量变化受上游降水量变化与气候影响显著。 (4)巴音布鲁克气象站以上流域1982-1987年多年平均径流系数为0.17,大山口水文站以上流域多年平均径流系数为0.65,径流系数整体变化趋势较为平稳,流域内部产水能力较好。
【学位授予单位】:四川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4
【分类号】:P333;P208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余杰;左小清;唐从国;;滇池SRTM DEM数据的流域特征自动提取[J];测绘科学;2011年02期

2 何隆华,赵宏;水系的分形维数及其含义[J];地理科学;1996年02期

3 何钢;蔡运龙;;不同比例尺下中国水系分维数关系研究[J];地理科学;2006年04期

4 赵洪壮;李有利;杨景春;吕红华;;天山北麓河流纵剖面与基岩侵蚀模型特征分析[J];地理学报;2009年05期

5 冯平,冯焱;河流形态特征的分维计算方法[J];地理学报;1997年04期

6 陆中臣,舒晓明,曹银真;华北平原河流纵剖面[J];地理研究;1986年01期

7 王岩;刘少峰;高明星;张廷;;洮河水系流域地貌特征及其构造指示意义[J];地学前缘;2010年04期

8 杨昕馨;;基于平稳时间序列模型的开都河年径流量预报[J];地下水;2012年03期

9 孔凡臣,丁国瑜;山西及邻区水系与黄土冲沟的分形几何学分析结果及其与构造活动的关系[J];地震地质;1991年03期

10 王君;;基于自相关系数法与BP神经网络模型的开都河年径流量预测[J];广东水利水电;2010年04期



本文编号:1196395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dizhicehuilunwen/1196395.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c18ed***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