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线处理方法研究及其在变形监测中的应用
发布时间:2017-11-18 21:31
本文关键词:基线处理方法研究及其在变形监测中的应用
【摘要】:变形监测的目的是通过一定的监测方法确定监测点变形的大小及位置变化的空间状态和时间特征。卫星定位技术以其全天候,高精度,自动化,操作简便以及测站间无需通视等优点,在变形监测中广泛应用。而对这些监测数据的处理并没有专用的软件,都是使用卫星数据通用的解算软件。 结合一般变形监测区域较小的特点开发了一款专门服务变形监测数据处理的系统。在处理矿山变形监测的数据时分为两个过程:基线解算以及用解算的基线矢量对监测点做变形分析。 基线处理的过程中,结合监测区域小、基线短的特点,使用的是双差观测模型。因为在基线较短时,卫星到观测站的距离几乎是相等的,那么对流层、电离层延迟以及卫星轨道偏差都可以看作是系统误差。所以利用双差模型不仅能够很好的消除卫星钟差和相位中心偏差,还能够消除轨道偏差以及大气延迟等引起的误差。重点研究了周跳的探测修复和整周模糊的确定。通过对常用周跳探测和修复方法的比较,选择了探测效果理想且符合监测数据处理要求的双差法进行周跳的探测和修复;同样通过比较,选择LAMBDA算法进行整周模糊度的解算。 同样考虑到变形监测的特点,在使用解算得基线进行变形分析时,利用单基线解算法行数据处理。而且用单基线法和先基线解算、后平差的常规数据处理方法同时对同一组两期变形数据解算并做比较,突出了单基线法在监测数据处理时的优势。在数据输出时,添加了别的软件没有的图像显示功能。该功能能够自动直观的显示监测点的变形量以及变形趋势。 程序采用的是VC++面向对象编程语言,在VC6.0开发环境中,通过调用matlab里强大的数学计算函数库进行数据的解算,并调用OpenGL里的成图功能进行图形显示。实现了从标准卫星数据的导入到变形信息的文本数据输出和图形输出的功能。并且结合工程对该软件的实用性做了检测。
【学位授予单位】:河北联合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4
【分类号】:P228.4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7条
1 王双喜;黄文骞;许坚;;基于非线性滤波的单频GPS精密单点动态定位[J];测绘通报;2006年03期
2 张飞鹏;朱圣源;冯初刚;程宗颐;郑作亚;黄s,
本文编号:1201229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dizhicehuilunwen/120122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