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土高原地区乡村聚落分布特征与演化模式研究——以宁夏西吉县为例
本文关键词:黄土高原地区乡村聚落分布特征与演化模式研究——以宁夏西吉县为例
【摘要】:以宁夏西吉县为研究区,通过运用GIS空间分析与实地调研相结合的方法,探讨乡村聚落分布特征与演化模式.研究表明,西吉县乡村聚落呈现出规模小、地形分异大的基本格局,布局上倾向在水源与交通线附近集聚,房屋建筑结构落后,以竹草土坯结构为主.选取不同地貌地区的典型村庄进行分析,将乡村聚落演化模式归纳为扩展式、整合式、散布式3种,并针对典型村庄的演化过程、规律与内在机制进行相应的讨论.
【作者单位】: 中国科学院区域可持续发展分析与模拟重点实验室;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中国科学院大学;
【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40771057,41171109) 国家自然科学重点基金资助项目(40830741)
【分类号】:P208;C912.82
【正文快照】: 乡村聚落是乡村地域的人口聚居点,是乡村人口居住与生活的主要场所,其形成、发展、演化与自然条件密切相关,同时受到经济、社会、文化等因素的影响[1—2].关于乡村聚落的学术研究,开始于19世纪,时至今日,研究数量丰富,研究视角也比较全面.研究重点主要包括:乡村聚落的分布格局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红波;张小林;;国外乡村聚落地理研究进展及近今趋势[J];人文地理;2012年04期
2 郭晓东;马利邦;张启媛;;基于GIS的秦安县乡村聚落空间演变特征及其驱动机制研究[J];经济地理;2012年07期
3 马利邦;郭晓东;张启媛;;陇中黄土丘陵区乡村聚落的空间格局——以甘肃省通渭县为例[J];山地学报;2012年04期
4 韩非;蔡建明;;我国半城市化地区乡村聚落的形态演变与重建[J];地理研究;2011年07期
5 曾早早;方修琦;叶瑜;;吉林省近300年来聚落格局演变[J];地理科学;2011年01期
6 李君;李小建;;综合区域环境影响下的农村居民点空间分布变化及影响因素分析——以河南巩义市为例[J];资源科学;2009年07期
7 邢谷锐;徐逸伦;;城市化背景下乡村聚落空间演变特征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2007年07期
8 梁会民,赵军;基于GIS的黄土塬区居民点空间分布研究[J];人文地理;2001年06期
9 王成,武红,徐化成,郑均宝,周怀军;太行山区河谷内居民点的特征及其分布格局的研究——以河北省阜平县为例[J];地理科学;2001年02期
10 陈宗兴,陈晓键;乡村聚落地理研究的国外动态与国内趋势[J];世界地理研究;1994年01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代云川;王嘉学;张磊;耿丽丽;谢燕;;乡村聚落空间分布与景观格局特征研究——以云南省大理州南涧县为例[J];资源开发与市场;2016年09期
2 杨辉;张晓荣;;陕南山区农村居民点撤并的思路与方法研究[J];华中建筑;2016年09期
3 孙晓彤;冯娟;陈保秦;刘靓雯;徐志旺;秦诗倩;;基于居民感知的旅游城镇化影响研究——以武汉市黄陂区为例[J];安徽农业科学;2016年19期
4 赵衍君;刘峰贵;陈琼;周强;罗静;;1373~1596年河湟谷地聚落格局的时空演变[J];干旱区资源与环境;2016年08期
5 周睿;钟林生;刘家明;;乡村世界遗产特征与价值研究[J];世界地理研究;2016年04期
6 后雪峰;杨洁;;潮汕地区乡村聚落空间格局及类型研究——以澄海区为例[J];长江丛刊;2016年23期
7 马恩朴;李同f;卫倩茹;;中国半城市化地区乡村聚落空间格局演化机制探索——以西安市南郊大学城康杜村为例[J];地理科学进展;2016年07期
8 张娟;王茂军;;国内外农村空间多元化研究热点识别与推移[J];地理科学进展;2016年06期
9 李伟芳;陈阳;马仁锋;俞腾;任丽燕;李加林;;发展潜力视角的海岸带土地利用模式——以杭州湾南岸为例[J];地理研究;2016年06期
10 张佰林;蔡为民;张凤荣;奉婷;张磊;;隋朝至1949年山东省沂水县农村居民点的时空格局及驱动力[J];地理研究;2016年06期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全林;马晓冬;沈一;;苏北地区乡村聚落的空间格局[J];地理研究;2012年01期
2 韩非;蔡建明;;我国半城市化地区乡村聚落的形态演变与重建[J];地理研究;2011年07期
3 刘晓清;毕如田;高艳;;基于GIS的半山丘陵区农村居民点空间布局及优化分析——以山西省襄垣县为例[J];经济地理;2011年05期
4 周国华;贺艳华;唐承丽;于涛;肖国珍;;中国农村聚居演变的驱动机制及态势分析[J];地理学报;2011年04期
5 刘明皓;戴志中;邱道持;刘建民;郝威;;山区农村居民点分布的影响因素分析与布局优化——以彭水县保家镇为例[J];经济地理;2011年03期
6 罗光杰;李阳兵;谭秋;王世杰;;岩溶山区聚落格局变化及其LUCC响应分析——以贵州省为例[J];资源科学;2010年11期
7 谢炳庚;曾晓妹;李晓青;邓楚雄;朱东国;;乡镇土地利用规划中农村居民点用地空间布局优化研究——以衡南县廖田镇为例[J];经济地理;2010年10期
8 张济;朱晓华;刘彦随;李亚云;;基于0.25m分辨率影像的村庄用地潜力调查——以山东省巨野县12个村庄为例[J];经济地理;2010年10期
9 王介勇;刘彦随;陈玉福;;黄淮海平原农区典型村庄用地扩展及其动力机制[J];地理研究;2010年10期
10 潘竟虎;杨旺明;赵锐锋;;黄土丘陵沟壑区农村居民点分布模式空间统计分析——以甘谷县为例[J];西北人口;2010年05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马利邦;郭晓东;张启媛;;陇中黄土丘陵区乡村聚落的空间格局——以甘肃省通渭县为例[J];山地学报;2012年04期
2 张荣天;张小林;李传武;;镇江市丘陵区乡村聚落空间格局特征及其影响因素分析[J];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2013年03期
3 谢显奇;甘淑;余莉;任鹏飞;陈应跃;;岩溶山地乡村聚落空间格局特征分析:以广南县为例[J];地球科学(中国地质大学学报);2013年S1期
4 李红波;张小林;吴江国;朱彬;;苏南地区乡村聚落空间格局及其驱动机制[J];地理科学;2014年04期
5 文运;赵书彬;张娟;;乡村旅游发展下海口乡村聚落景观的变化——以美社村为例[J];海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4年02期
6 单勇兵;马晓冬;仇方道;;苏中地区乡村聚落的格局特征及类型划分[J];地理科学;2012年11期
7 陈永林;周炳喜;孙巍巍;;城镇化中传统乡村聚落空间演化及其区域效应——以赣南客家乡村聚落为例[J];江西科学;2012年05期
8 周晓珍;阎永康;;乡村聚落空间格局演变驱动因子研究——以山西省为例[J];山西科技;2013年01期
9 海贝贝;李小建;;1990年以来我国乡村聚落空间特征研究评述[J];河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3年06期
10 梁帅;高峻;;上海滨海地区乡村聚落与河流要素耦合分析[J];上海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0年06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薛力;;乡村聚落发展的影响因素分析——以江苏省为例[A];城市规划面对面——2005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上)[C];2005年
2 郭晓东;牛叔文;刘正广;;黄土丘陵区乡村聚落发展及其空间结构研究——以葫芦河流域为例[A];中国地理学会2006年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C];2006年
3 范霄鹏;;新乡村聚落的营建基础研究[A];第十五届中国民居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7年
4 任慧子;曹小曙;李丹;;乡村聚落历史空间演化及其内部关联网络——以广东省连州市为例[A];地理学核心问题与主线——中国地理学会2011年学术年会暨中国科学院新疆生态与地理研究所建所五十年庆典论文摘要集[C];2011年
5 汪晓春;梅耀林;段威;许珊珊;;城市时代乡村聚落空间特征、优化及规划对策——以金坛市为例[A];城市时代,,协同规划——2013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12-小城镇与城乡统筹)[C];2013年
6 孙健;;乡村聚落绿化的景观美学原则[A];中国风景园林学会2011年会论文集(下册)[C];2011年
7 宋若蔚;;延续川西传统乡村聚落空间的新农村建设实践——以都江堰某新农村住宅规划设计为例[A];多元与包容——2012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11.小城镇与村庄规划)[C];2012年
8 刘安生;陈伟前;胡金燕;;常州市特色村庄规划引导浅论[A];城市时代,协同规划——2013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12-小城镇与城乡统筹)[C];2013年
9 李扬;范霄鹏;;基于区域资源整合的新乡村聚落研究——旅游产业视野下的京郊新农村建设[A];第十五届中国民居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7年
10 周复多;;乡村聚落的生态文化基础——文化名村规划布局的启示[A];统筹城乡发展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研讨论文集[C];2006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7条
1 郭晓东;黄土丘陵区乡村聚落发展及其空间结构研究[D];兰州大学;2007年
2 褚兴彪;山东乡村聚落景观评价模型构建与优化应用研究[D];湖南农业大学;2013年
3 毛志睿;乡村聚落旅游开发的准入评价研究[D];云南大学;2015年
4 雷振东;整合与重构[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05年
5 朱炜;基于地理学视角的浙北乡村聚落空间研究[D];浙江大学;2009年
6 岳大鹏;陕北黄土高原多沙粗沙区乡村聚落发展与土壤侵蚀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05年
7 张雪梅;诸神的居所—西部中国的信仰社区[D];四川大学;2007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继珍;类型学在豫西乡村聚落更新与发展中的应用研究[D];湖南大学;2010年
2 姚尚远;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下的当代乡村聚落布点研究[D];北京建筑工程学院;2012年
3 周亮亮;金华市区乡村聚落空间集聚规律影响因素分析[D];浙江师范大学;2012年
4 刘祥熙;四川盆周山区乡村聚落发展度及其重构研究[D];四川农业大学;2012年
5 张凯博;类型学在黑龙江乡村聚落更新中的应用研究[D];吉林建筑大学;2015年
6 樊巧思;乡村聚落可持续性景观的设计研究[D];湖北美术学院;2015年
7 吴琼;新型城镇化下乡村聚落的植物景观研究[D];浙江大学;2014年
8 祖木热提·牙克甫;塔里木盆地南缘乡村聚落环境适应性研究[D];新疆大学;2015年
9 崔力丹;苍溪县乡村聚落空间结构演化特征研究[D];成都理工大学;2015年
10 杜萍萍;两城一体化背景下交通干线周边乡村聚落空间演变研究[D];河南大学;2015年
本文编号:1201394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dizhicehuilunwen/120139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