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发式卫星导航定位系统性能分析
本文关键词:转发式卫星导航定位系统性能分析 出处:《海洋测绘》2016年03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更多相关文章: 北斗卫星导航系统 转发式卫星导航系统 通信卫星 STK GDOP 覆盖性 可见性
【摘要】:在介绍我国自主研发的利用通信卫星建立的转发式卫星导航定位系统组成、工作原理的基础上,利用STK软件从系统的几何精度因子、可见性和覆盖性三个方面,对该系统为我国及周边区域服务保障的性能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该系统在中国区域的覆盖率可达到100%,对全球覆盖率可达到40%左右,定位精度随纬度的增加而逐渐降低。可以为我国及亚太地区提供高精度的导航、定位与授时服务,从而也推论该系统不仅可以作为北斗卫星导航定位系统的备份,还可以作为独立的系统自主工作。
[Abstract]:Based on the composition, the use of communication satellite in China independently developed the repeater satellite navigation positioning system working principle, the geometry accuracy factor, and visibility system covering three aspects by using STK software, the performance of the system for China and the surrounding area service security were analyzed.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is system can reach 100% in Chinese regional coverage of global coverage rate can reach about 40%, the positioning accuracy decreases with increasing latitude. It can provide high precision navigation, location and time service for our country and the Asia Pacific region. It also deduce that the system can not only be a backup of Beidou satellite navigation and positioning system, but also can work autonomously as an independent system.
【作者单位】: 海军工程大学电气工程学院;
【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41374082;41274013) 海军工程大学自然科学基金(HGDKYJGZX15011) 中国科学院二代导航专项总体部开放课题
【分类号】:P228.4
【正文快照】: 1引言当前卫星导航定位已成为世界各国争相发展的高新技术,这主要是因为卫星导航在国民经济和军事领域都具有重要的战略作用。为了发展卫星导航定位系统,首先需要开展系列的试验验证,我国在研制北斗系统的过程中也建立了不同的试验验证系统,对空间信号的测试、星座的组建等方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武文俊;李志刚;李孝辉;杨旭海;陈亮;弓剑军;;转发式测距设备时延中的温度效应[J];时间频率学报;2013年02期
2 ;转发式卫星导航定位系统的创新与探索[J];中国科学(G辑:物理学 力学 天文学);2008年12期
3 杜晓辉;施浒立;张丽荣;刘成;;一种转发式卫星授时新方法[J];天文研究与技术;2012年01期
4 张翰林;张国定;刘宝;;对现代化GPS的欺骗式干扰研究[J];光盘技术;2006年04期
5 陆云,刘建永,曾京;GPS干扰技术及其仿真应用[J];光电技术应用;2004年05期
6 杨颖;李志刚;杨旭海;冯初刚;曹芬;;转发式站间差分卫星定轨[J];科学通报;2012年34期
7 高志刚;孟繁智;;GPS转发式欺骗干扰原理与仿真研究[J];遥测遥控;2011年06期
8 刘建永,陆云,王源,沈均平,王健;转发式GPS干扰技术及其计算机模拟[J];兵工自动化;2004年06期
9 王妍洁,董绪荣;转发式GPS干扰仿真研究[J];全球定位系统;2004年06期
10 杨颖;杨旭海;李志刚;冯初刚;;转发式测距与转发式站间差分的卫星联合定轨[J];科学通报;2013年14期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2条
1 韦沛;基于GEO通信卫星的转发式共视授时方法[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国家授时中心);2013年
2 奚小瑾;日凌对转发式卫星测定轨的影响研究[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国家授时中心);2013年
,本文编号:1344421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dizhicehuilunwen/134442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