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测绘论文 >

北斗高精度技术在大跨结构及超限建筑安全监测方案

发布时间:2018-02-12 21:53

  本文关键词: 土木工程结构 安全监测 大跨结构 大跨空间结构 结构设计理论 大跨桥梁 水利设施 及超 光纤光栅 计算机科学  出处:《建设科技》2016年06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摘要】:正一、引言二十世纪随着数学、力学和计算机科学技术的发展,重大工程结构和基础设施系统的分析、计算和设计已经形成相对完整的理论和方法,并在工程实践中发挥了巨大的作用。一大批大型土木工程结构,诸如超高层建筑、超大跨空间结构、超大跨桥梁、大型海洋平台、大型水坝和水利设施以及核电站建筑等等的设计、建造和运行使用,标志着结构设计理论和建造技术的巨大成就,也逐步满足了经济发展和人们日日增长的社会需求。然而,进入二十一世纪,人们面对这样一大批大型土木工程结构不得不
[Abstract]:In 20th century,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mathematics, mechanics and computer science and technology, the analysis, calculation and design of major engineering structures and infrastructure systems have formed relatively complete theories and methods. And has played a great role in engineering practice. A large number of large civil engineering structures, such as super-tall buildings, super-span space structures, super-span bridges, large offshore platforms, The design, construction and operation of large dams and hydraulic facilities, as well as the construction of nuclear power plants, symbolize great achievements in structural design theory and construction technology, and gradually meet the growing social needs of economic development and people. In 21th century, people faced with such a large number of civil engineering structures had to
【作者单位】: 北斗建筑安全监测应用示范实施组;
【分类号】:P228.4;TU196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薛伟辰,刘恩;图形数字化技术在土木工程结构试验中的应用[J];实验技术与管理;2004年01期

2 黄丽婷;熊世树;李黎;;土木工程结构实验室实验教学改革探讨[J];实验科学与技术;2006年06期

3 史美东;;高校土木工程结构实验室建设探讨[J];科技信息;2010年04期

4 邱剑辉;覃毅;;土木工程结构实验教学改革探索[J];科技信息;2011年12期

5 黄钟城;;浅谈土木工程结构振动控制技术[J];科技资讯;2011年21期

6 吴立娜;朱来庆;;小谈土木工程结构设计课程发展[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2年06期

7 郝敏;;浅谈土木工程结构设计中的安全性与经济性[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3年27期

8 赵国藩,贡金鑫,赵尚传;我国土木工程结构可靠性研究的一些进展[J];大连理工大学学报;2000年03期

9 陈骏峰;赵文光 ;罗洪斌 ;李鹏辉 ;文银平;;大型土木工程结构的动态位移远距离实时监测系统(英文)[J];Geo-Spatial Information Science;2008年01期

10 李贵平,王俊华;对土木工程结构实验教学及实验室建设的改革[J];实验科学与技术;2004年03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宋小软;孙世国;姜德民;席根喜;;土木工程结构实验室建设的几点思考[A];北京高教学会实验室工作研究会2007年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2 李平;文玉梅;李文军;;压电机敏土木工程结构技术[A];中国仪器仪表学会第三届青年学术会议论文集(下)[C];2001年

3 韩选江;;土木工程结构中应用的予力技术作用原理[A];庆祝中国力学学会成立50周年暨中国力学学会学术大会’2007论文摘要集(下)[C];2007年

4 董旭华;肖岩;;土木工程结构抗人为爆炸灾害研究[A];防震减灾工程研究与进展——全国首届防震减灾工程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5 袁明武;陈璞;孙树立;陈斌;;土木工程结构分析和设计的高性能软件技术[A];计算机在土木工程中的应用——第十届全国工程设计计算机应用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0年

6 朱保兵;;压电材料结构体系在土木工程结构振动控制中的应用[A];第五届全国现代结构工程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7 董旭华;肖岩;郭玉荣;;土木工程结构抗人为爆炸灾害的初步研究[A];中国钢结构协会钢-混凝土组合结构分会第十次年会论文集[C];2005年

8 叶列平;冯鹏;;纤维增强复合材料在土木工程结构中的应用与发展[A];科技、工程与经济社会协调发展——中国科协第五届青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4年

9 李黎明;施卫星;;基于振动的土木工程结构损伤诊断研究进展[A];第17届全国结构工程学术会议论文集(第Ⅲ册)[C];2008年

10 陈杰;包兆鼎;;土木工程结构加固用高性能玻璃纤维片材的研制[A];首届全国建筑结构技术交流会论文集[C];2006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条

1 四川省纺织科学研究院 王桦 覃俊;土木工程结构使用加固纤维[N];中国纺织报;2010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2条

1 杨晓明;土木工程结构的性能监测系统与损伤识别方法研究[D];天津大学;2006年

2 冯新;土木工程中结构识别方法的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02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8条

1 陈元鹏;土木工程结构实时动态监测系统的设计与应用[D];兰州理工大学;2011年

2 江涛;湖南广播电视大学土木工程结构实验室系统的设计与实现[D];电子科技大学;2015年

3 吴桐;“土木工程结构创新性与稳定性国际会议”汉英交替传译实践报告[D];吉林华桥外国语学院;2015年

4 高东伟;基于虚拟仪器技术的结构健康监测系统开发[D];大连理工大学;2008年

5 沈东强;基于神经网络的土木工程结构损伤识别方法研究[D];武汉大学;2004年

6 武魏娜;土木工程结构参数识别时域法研究[D];天津大学;2006年

7 刘亚辉;输入与输出部分观测情况下的结构局部损伤诊断方法研究[D];厦门大学;2009年

8 龙坪;土木工程结构台风易损性评估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08年



本文编号:1506642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dizhicehuilunwen/1506642.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c9337***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