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测绘论文 >

ENVISAT数据提取DEM的精度评价

发布时间:2018-03-05 16:24

  本文选题:合成孔径雷达形步测量 切入点:数字高程模型 出处:《河南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7年04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摘要】:为研究雷达干涉测量提取DEM精度,采用检查点法对DEM数据进行抽样,并通过差值比较、相关性分析方法对DEM数据进行稳定性分析以及精度评价。以ENVISAT数据为例,进行提取DEM实验,然后选取ASTER GDEM数据和SRTM数据作为参考,对实验结果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在地势平缓处误差较小,提取DEM精度可以达到30 m;在地势陡峭处误差较大,提取DEM精度较差。同时实验证明了该方法的可靠性,可为DEM相对精度评定提供参考。
[Abstract]:In order to study the DEM precision of radar interferometry, the DEM data are sampled by checkpoint method, and the stability and accuracy of DEM data are analyzed by the difference comparison and correlation analysis method. The ENVISAT data are taken as an example. DEM extraction experiment was carried out, and then ASTER GDEM data and SRTM data were selected as reference to analyze the experimental results.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precision of DEM extraction can reach 30 m in flat terrain, and the error in steep terrain is larger. The accuracy of DEM extraction is poor, and the reliability of the method is proved by experiments, which can provide a reference for evaluating the relative accuracy of DEM.
【作者单位】: 河南理工大学测绘与国土信息工程学院;河北邢台勘察测绘院;
【基金】:科技部国家公益行业(测绘地理信息类)科研专项项目(201412020) 河南理工大学创新型科研团队计划项目(T2017-4)
【分类号】:P208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闫满;刘国林;郝华东;陶秋香;;二维元胞自动机相位解缠算法的改进[J];大地测量与地球动力学;2010年04期

2 刘国林;郝华东;陶秋香;;卡尔曼滤波相位解缠及其与其他方法的对比分析[J];武汉大学学报(信息科学版);2010年10期

3 董春敏;刘国林;于胜文;刘伟科;周伟;;加权最小二乘相位解缠的一种改进[J];大地测量与地球动力学;2011年S1期

4 刘伟科;刘国林;陶秋香;;基于同伦算法的非线性最小二乘相位解缠[J];测绘科学;2012年04期

5 刘伟科;刘国林;付政庆;;顾及地形坡度的非线性最小二乘相位解缠[J];地球信息科学学报;2013年01期

6 王超;张红;;相位解缠算法的发展及其分析[J];国外地质勘探技术;1999年06期

7 王超燕;陈欣扬;;光干涉条纹检测中的一种并行迭代相位解缠算法应用研究[J];中国科学院上海天文台年刊;2012年00期

8 钟何平;唐劲松;张森;张学波;;一种改进的掩膜割线相位解缠算法[J];大地测量与地球动力学;2013年05期

9 陈家凤;陈海清;任海霞;;基于小波变换的最小二乘相位解缠算法[J];光学技术;2007年04期

10 刘国林;郝华东;闫满;陶秋香;;顾及地形因素的卡尔曼滤波相位解缠算法[J];测绘学报;2011年03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6条

1 魏志强;金亚秋;;一种基于最短分割路径的相位解缠算法[A];第二届微波遥感技术研讨会摘要全集[C];2006年

2 查显杰;戴志阳;;一种精确的InSAR形变干涉图相位解缠算法[A];中国地球物理学会第二十七届年会论文集[C];2011年

3 蒋廷臣;焦明连;史建青;王秀萍;;InSAR图像相位解缠的最小费用流法及其改进算法研究[A];《测绘通报》测绘科学前沿技术论坛摘要集[C];2008年

4 王玲;丁志华;王川;吴开华;;基于k空间相位解缠的谱域光学相干层析相位显微成像研究[A];中国光学学会2011年学术大会摘要集[C];2011年

5 钟何平;张森;田振;唐劲松;;InSAS干涉图相位解缠方法比较研究[A];2013中国西部声学学术交流会论文集(上)[C];2013年

6 赵争;张过;张继贤;;遗传算法在InSAR相位解缠中的应用[A];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中国科技工作者的历史责任——中国科协2003年学术年会论文集(上)[C];2003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于瀚雯;单/多基线相位解缠绕技术研究[D];西安电子科技大学;2012年

2 刘会涛;多基线相位解缠绕技术研究[D];西安电子科技大学;2015年

3 刘万利;容积卡尔曼滤波相位解缠方法相关问题研究[D];中国矿业大学;2016年

4 张会战;路径跟踪法相位解缠算法的研究[D];山东科技大学;2008年

5 张妍;干涉合成孔径雷达相位解缠技术的研究[D];西安电子科技大学;2013年

6 何为;磁共振成像二维相位解缠方法研究[D];浙江大学;2014年

7 魏志强;星载干涉合成孔径雷达若干关键技术的算法研究[D];复旦大学;2008年

8 汪鲁才;星载合成孔径雷达干涉成像的信息处理方法研究[D];湖南大学;2006年

9 何儒云;星载合成孔径雷达干涉测量处理技术研究[D];湖南大学;2007年

10 黄倩;基于高性能计算的InSAR相位解缠并行算法研究与云平台构建[D];南京大学;2015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黄澜心;基于最小二乘的相位解缠理论与算法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12年

2 周震;图论在相位解缠中的应用研究[D];昆明理工大学;2015年

3 裴旭;星载InSAR技术在高原地区提取数字高程模型的研究[D];昆明理工大学;2015年

4 方晓;基于D-InSAR技术的济宁地区地面沉降监测研究[D];长安大学;2015年

5 元亚菲;InSAR相位解缠算法研究与应用[D];中国矿业大学;2015年

6 朱超猛;高精度InSAR配准及相位解缠技术研究[D];电子科技大学;2014年

7 时代奇;基于BP的InSAR成像算法及多基线相位解缠算法研究[D];电子科技大学;2014年

8 李奇;基于InSAR和GPS数据研究2010玉树Ms7.1级地震同震变形特征[D];中国地震局地震预测研究所;2015年

9 邓兵华;高精度InSAR系统干涉处理算法及软件研究[D];长沙理工大学;2014年

10 倪娜;基于路径跟踪和双波长干涉的相位解缠研究[D];安徽大学;2016年



本文编号:1571015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dizhicehuilunwen/1571015.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1a5b8***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