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测绘论文 >

北斗卫星多天轨道合成方法及其精度分析

发布时间:2018-03-17 07:15

  本文选题:北斗卫星导航系统 切入点:精密定轨 出处:《测绘学报》2016年10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摘要】:目前,北斗卫星多天解轨道主要是通过常规的数据累积解算获得,处理效率较低。此外,由于开通运行不久,北斗卫星力学模型尚未完善,限制了多天解轨道精度的进一步提高。针对以上问题,本文提出了附加伪随机脉冲的北斗卫星多天轨道合成方法,利用法方程叠加实现北斗卫星多天轨道合成,可有效提高轨道解算效率。同时,利用伪随机脉冲对力学模型的补偿作用,进一步提高了多天轨道合成的精度水平。实测数据分析表明:在多天轨道合成中,单天边界附加伪随机脉冲对北斗卫星轨道精度有明显改进作用。其中,3类卫星切向、法向轨道精度的改善程度大于径向,GEO和IGSO卫星轨道精度的提高幅度大于MEO卫星。一定范围内,随着定轨弧段的增长,北斗卫星定轨精度能够得到不同程度的改善,且主要表现在轨道切向。
[Abstract]:At present, the multi-day solution orbit of Beidou satellite is mainly obtained by conventional data accumulation calculation, and the processing efficiency is relatively low. In addition, due to the short operation of Beidou satellite, the mechanical model of Beidou satellite has not been perfected. In order to solve the above problems, a method of Beidou satellite multi-day orbit synthesis with pseudorandom pulse is proposed, which can be used to synthesize Beidou satellite's multi-day orbit by using the superposition of normal equation. At the same time, using pseudorandom pulse to compensate the mechanical model, the precision level of multi-day orbit synthesis is further improved. The analysis of measured data shows that: in multi-day orbital synthesis, The orbit accuracy of Beidou satellite is obviously improved by adding pseudorandom pulse to single day boundary. The improvement of normal orbit accuracy is greater than that of radial geo and IGSO satellites. In a certain range, with the increase of orbit determination arc, the orbit determination accuracy of Beidou satellite can be improved to some extent. And mainly in the tangential direction of the orbit.
【作者单位】: 信息工程大学导航与空天目标工程学院;
【基金】:中国第2代卫星导航系统重大专项(GFZX0301040308)~~
【分类号】:P228.4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宏艳;;“北斗”导航技术及其产业化[J];今日科苑;2013年09期

2 韩旭东;;“北斗”离我们有多远[J];时事报告;2011年08期

3 王玉华,赵学民,刘艳武;北斗卫星通信功能在水文自动测报系统中的应用[J];水文;2003年05期

4 张楠;刘畅;卢鸿雁;;东北地区野外地质工作中北斗卫星技术应用研究[J];地质力学学报;2012年03期

5 ;北斗卫星减灾救助导航通信服务系统[J];中国民营科技与经济;2008年04期

6 唐金元;;北斗卫星导航区域系统发展应用综述[J];全球定位系统;2013年05期

7 武震;贾文;张宁;;北斗卫星通信在水文测报数据传输中的应用[J];中国新通信;2013年21期

8 田勇;;北斗卫星通信在水文测报数据传输中的应用[J];科协论坛(下半月);2013年12期

9 左弦;cnsphoto;;北斗争霸,江湖风云再起[J];地图;2007年03期

10 彭辉;杨时;;揭秘北斗:中国版GPS从军用到民用[J];国土资源导刊;2011年03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袁海波;广伟;;北斗卫星共视时间传递算法与实验分析[A];第三届中国卫星导航学术年会电子文集——S04原子钟技术与时频系统[C];2012年

2 ;中国北斗卫星导航(南京)产业基地[A];2011中国卫星应用大会会议文集[C];2011年

3 吴才聪;苏怀洪;褚天行;蔡亚平;;基于北斗的移动应急监控与指挥技术[A];第二届中国卫星导航学术年会电子文集[C];2011年

4 郭忠宝;冯臻;;北斗卫星在民机安全性监控中的应用初探[A];第九届长三角科技论坛——航空航天科技创新与长三角经济转型发展分论坛论文集[C];2012年

5 王瑶;陈向东;王森;;从政策法规思考如何推动北斗卫星导航应用及产业化[A];第二届中国卫星导航学术年会电子文集[C];2011年

6 刘忠华;蔡亮;张立培;;基于时频总线技术的北斗高精度时频服务器研制[A];第四届中国卫星导航学术年会论文集-S4 原子钟技术与时频系统[C];2013年

7 梁霄;张伯熹;裴英飞;;北斗卫星导航数据质量分析[A];第四届中国卫星导航学术年会论文集-S5 卫星导航增强与完好性监测[C];2013年

8 蔡亮;张道农;张立培;;基于时频总线技术的北斗高精度时频服务器研制[A];2013年中国电机工程学会年会论文集[C];2013年

9 郭煜;;基于北斗卫星定位技术的商用车辆车联网运营服务[A];第七届中国智能交通年会论文集[C];2012年

10 王永超;高东博;李绅;;北斗气象预警收发终端[A];第三届中国卫星导航学术年会电子文集——S01北斗/GNSS导航应用[C];2012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记者 刘蒙丹;中国(南京)北斗卫星导航产业推进大会召开[N];南京日报;2011年

2 记者 霍光;绯闻为何青睐阿里与北斗?[N];第一财经日报;2014年

3 记者 袁于飞;北斗卫星故障快速恢复技术获重大突破[N];光明日报;2014年

4 记者 吴巧君;北斗卫星导航民用开发项目落户本市[N];天津日报;2011年

5 国金证券 程兵;拐点将至 北斗产业有望驶入快车道[N];中国证券报;2011年

6 易振环 谢轶群;北斗卫星导航 民用项目落户我市[N];湄洲日报;2011年

7 王振满 本报记者 邓淑华;南京高新区打造北斗卫星导航产业基地[N];中国高新技术产业导报;2011年

8 陈薇亦;南京投资百亿打造北斗卫星导航产业基地[N];江苏经济报;2011年

9 夏文燕;南京打造全国知名“北斗”产业基地[N];江苏科技报;2011年

10 本报记者 刘蒙丹;专家为南京北斗产业发展“支招”[N];南京日报;2011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安毅;数字轨道地图辅助的北斗/INS深组合列车定位方法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15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李能绍;基于北斗和嵌入式的定位监控系统的设计与实现[D];内蒙古大学;2015年

2 吴少凯;基于北斗的嵌入式导航系统设计与研究[D];天津理工大学;2014年

3 熊林;基于北斗卫星通讯的船舶油耗管理系统设计[D];集美大学;2015年

4 朱咏秋;基于北斗二代的移动自动闭塞下列车运行组织方法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15年

5 许培培;基于北斗/GPS的船载多模导航智能终端研发[D];集美大学;2015年

6 李超;基于DSP+FPGA的北斗卫星导航接收机的研究与设计[D];南京理工大学;2015年

7 苏天放;基于北斗二代的港口航标监测系统应用研究[D];大连海事大学;2015年

8 吕晓琳;泉州市北斗卫星导航应用的政府职能研究[D];华侨大学;2015年

9 郭峻峰;北斗二代导航接收机基带处理的算法与实现[D];电子科技大学;2015年

10 王春兰;北斗接收机关键技术研究[D];西安电子科技大学;2014年



本文编号:1623706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dizhicehuilunwen/1623706.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13758***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