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测绘论文 >

基于复杂网络的道路网拓扑结构信息度量

发布时间:2018-03-18 06:07

  本文选题:道路网 切入点:拓扑结构 出处:《地理与地理信息科学》2017年02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摘要】:地图是空间信息传输的重要工具,地图拓扑结构信息的有效度量对地图更新、多尺度表达、制图综合等十分重要。信息熵已被用于描述地图信息,但对地图拓扑结构信息熵的研究多局限于单一层次或尺度,缺乏系统、多层次、多尺度刻画地图结构复杂性的方法。该文以道路网为例,基于复杂网络理论,从整体与局部两个层次,考虑网络的集聚性、连通性、可达性及邻域完整性特征,构建地图拓扑结构信息熵指标,将其用于不同模式道路网及其对应同等规模的随机网络的结构特征定量描述。结果表明该方法能揭示道路网内在的小世界与无标度网络结构特征,并可有效刻画不同模式道路网的结构差异,可用于制图综合、多尺度表达、地图更新设计等。
[Abstract]:Map is an important tool for spatial information transmission. The effective measurement of map topology information is very important for map updating, multi-scale representation, cartographic generalization, etc. Information entropy has been used to describe map information. However, the study of map topological information entropy is limited to a single level or scale, lacking of systematic, multi-level and multi-scale methods to describe the complexity of map structure. This paper takes road network as an example, based on the theory of complex network. Considering the agglomeration, connectivity, reachability and neighborhood integrity of the network, the entropy index of map topology information is constructed from the global and local levels. It is used to quantitatively describe the structural characteristics of different modes of road networks and their corresponding random networks of the same size.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proposed method can reveal the characteristics of small world and scale-free networks within road networks. It can be used in cartographic generalization, multi-scale representation, map updating design and so on.
【作者单位】: 西南交通大学地球科学与环境工程学院;南宁市国土测绘地理信息中心;
【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基于结构特性的数字地图多尺度表达研究”(41471383);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基金项目“基于复杂网络理论的道路网自组织结构和协同生长机理研究”(41101361)
【分类号】:P208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李晓琴,罗辽复;蛋白质的结构型和拓扑结构的识别[J];内蒙古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0年03期

2 张莹;徐晓燕;李娟;方慧生;;α-螺旋跨膜蛋白拓扑结构预测方法的评价[J];生物信息学;2012年04期

3 程庆民;;关于轨道拓扑[J];数学进展;1956年04期

4 朱天蔚;共轭分子的拓扑结构与其轨道拓扑的相关性[J];内蒙古师大学报(自然科学版);1986年04期

5 杨旭;宇宙的拓扑结构及应用[J];松辽学刊(自然科学版);1994年03期

6 ;科学信息[J];世界科学;1986年10期

7 李晓琴,罗辽复;β类蛋白的构建模式及拓扑结构预测[J];内蒙古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99年02期

8 张辉;谭俊杰;崔东明;石清;;拓扑结构改变流场数值方法研究及应用[J];空气动力学学报;2011年01期

9 杨承纶;郭志勇;;X_n(n≥4)上4阶拓扑的结构[J];云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93年02期

10 张季谦;汪春道;胡寒筠;斯小琴;王业遒;;体系拓扑结构对耦合神经元细胞中不同放电模式的调控作用[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1年03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张国峰;林新;王行仁;;分级多联邦系统的树拓扑结构研究[A];加入WTO和中国科技与可持续发展——挑战与机遇、责任和对策(下册)[C];2002年

2 吕超;刘爽;王世明;张丽珍;;基于布局拓扑结构的制造系统形性分析摘要[A];中国系统工程学会第十八届学术年会论文集——A06相关学科与系统工程方法[C];2014年

3 李光辉;冯冬芹;曾松伟;;基于拓扑结构分析的等价性验证方法[A];第五届中国测试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8年

4 俞亚东;黄晓春;;一例具有蜂窝型拓扑结构的二维聚合物直接发射白光[A];中国化学会第29届学术年会摘要集——第13分会:晶体工程[C];2014年

5 房立丰;刘安心;常兴;武光华;李永;;一平移三转动并联稳定平台拓扑结构设计[A];第9届中国机构与机器科学应用国际会议(CCAMMS 2011)暨中国轻工机械协会科技研讨会论文集[C];2011年

6 刘连元;;汉字拓扑结构分析[A];语言文字应用研究论文集(Ⅰ)[C];1995年

7 王长生;;中国公用交互网(中国Internet)的发展与未来[A];四川省通信学会一九九六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1996年

8 林新;王行仁;彭晓源;;基于树拓扑结构的分级多联邦系统及其时间管理策略[A];2003年全国系统仿真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3年

9 胡云岗;陈军;李志林;赵仁亮;;基于拓扑结构的道路选取方法研究[A];中国测绘学会第八次全国会员代表大会暨2005年综合性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5年

10 乐永年;路燕;施宇宏;施伯乐;;基于簇的Web文档拓扑结构的存储方案[A];第十八届全国数据库学术会议论文集(研究报告篇)[C];2001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3条

1 中科院计算所 罗杰文;P2P网络的拓扑结构[N];计算机世界;2006年

2 李嘉悦;卫星家族新面孔网络卫星[N];北京科技报;2002年

3 胡德荣;中德科学家联手分析蛋白质拓扑结构和功能[N];健康报;2006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张青;微米拓扑结构的构建及其用于骨和软骨修复的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5年

2 杜文强;各向异性拓扑结构和刚度细胞培养基底及其在组织工程中的应用[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16年

3 李鑫;多节点拓扑结构下随机耦合模型研究[D];清华大学;2015年

4 罗桂兰;嵌入式互联网宏观拓扑结构及统计时间特征研究[D];东北大学;2009年

5 徐峰;互联网宏观拓扑结构中社团特征演化分析及应用[D];东北大学;2009年

6 张文波;Internet宏观拓扑结构的生命特征研究[D];东北大学;2006年

7 夏琼;明度对比和拓扑结构在视知觉中的竞争[D];浙江大学;2008年

8 程学旗;信息网络拓扑结构与内容相关性研究[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计算技术研究所);2006年

9 张君;Internet路由级拓扑结构之k-核解析及其建模[D];东北大学;2009年

10 郭正彪;大尺度在线社会网络结构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2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王永春;负相容范式中不同质拓扑结构刺激间的客体更新[D];陕西师范大学;2015年

2 李健;面向高速铁路监测的WSNs拓扑结构分析[D];山西大学;2015年

3 张涛涛;热/流均衡的混合型3D NoC拓扑结构设计与映射算法研究[D];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14年

4 张大维;多工器的综合与设计[D];电子科技大学;2014年

5 雷斐;高阶互连网络拓扑结构的设计与分析[D];国防科学技术大学;2013年

6 陆磊;无重叠视域多摄像机目标跟踪若干问题研究[D];合肥工业大学;2015年

7 董小晖;微博的相互信任关系分析系统的设计与实现[D];吉林大学;2015年

8 李丹琳;基于企业网点的拓扑结构应用研究[D];浙江工业大学;2014年

9 安婷;基于植株图像的拓扑结构提取方法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6年

10 李佳妮;基于拓扑结构的软件执行过程安全加固技术的研究[D];北京理工大学;2016年



本文编号:1628301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dizhicehuilunwen/1628301.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ae084***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