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PS非差精密单点定位模糊度固定理论与方法研究
本文选题:FCBs 切入点:精密单点定位 出处:《武汉大学》2013年博士论文 论文类型:学位论文
【摘要】:精密单点定位技术(Precise Point Positioning, PPP)可以利用单台接收机在全球范围内进行静态或动态独立定位,能够直接获得静态厘米级、动态分米到厘米级的高精度的坐标结果,它在地壳形变监测、高精度导航定位、低轨卫星定轨、GNSS气象、精密授时等领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实时性和高精度是精密定位的研究重点之一。随着实时轨道确定和实时精密钟差估计等核心技术的发展与进步,精密单点定位技术已经逐渐发展成为一种实时的高精度定位手段。传统的精密单点定位中,由于相位未校准延迟偏差中小数部分FCBs (Fractional-cycle biases)的影响,模糊度参数为实数解。国内外学者通过研究指出,精密单点定位在E方向的精度仍然可以通过模糊度的固定得到提高。利用区域或全球的参考站网络,估计能够恢复非差模糊度整数特性的产品,实现区域内流动站PPP模糊度固定是一项非常有意义的工作,同时也是国内外GNSS领域的一个研究热点。 本文通过对PPP模糊度固定问题全面深入的研究指出,基于FCBs的PPP模糊度固定算法可以利用现有的精密轨道和精密钟差产品估计FCBs,流动站利用相应的精密轨道、精密钟差和FCBs产品就能够实现PPP模糊度固定。这种算法能够在现有的精密钟差估计方法和产品上展开,具有广泛的研究基础和发展空间。本文针对服务端FCBs估计和用户端PPP模糊度固定中存在的问题,提出有效的解决办法,并在“广域实时精密定位系统”的软件平台基础上,开发了一套从数据处理中心FCBs古计到用户端PPP模糊度固定的软件模块。利用实测数据验证了改进算法的正确性。在此基础上,针对目前关于精密单点定位的研究都是基于精密轨道和精密钟差产品的情况,探索和讨论了基于广播星历和区域钟差估计产品的精密单点定位的可行性和在一定范围内的有效性。 本文的研究内容主要包括: 1.系统地研究了精密单点定位模糊度固定的理论与技术。从最基本的函数模型出发,对导致模糊度非整数特性的各参数项及它们与其他待估参数之间的相互关系进行了详细的分析。 2.依据造成非差模糊度非整数特性的相位未校准延迟小数部分FCBs与其他参数耦合性质的不同,首次系统地对国内外PPP模糊度固定算法进行了分类,并做了详细的对比分析。 3.提出了一种附加M估计的FCBs估计方法。在PPP模糊度固定的实时应用中,由于一些因素的影响(如地震等),部分参考站的位置可能会发生突变,而服务端的参考站坐标并不能够实时更新,这就会导致部分参考站的模糊度估值存在较大的偏差。本文指出可以将含有较大偏差的浮点模糊度的小数部分当做粗差处理,引入稳健估计的理论,通过降低有偏差观测值的权比,排除有害观测值的影响,提高FCBs估计的稳健性。实验分析表明,与原有算法相比,该算法能降低可能的粗差的影响,可以降低PPP模糊度固定实时应用中参考站位置突变的影响。 4.提出采用一种改进的LAMBDA模糊度搜索算法解算PPP的模糊度,以Bootstrapping成功率做为LAMBDA降相关的性能指标,当该指标满足一定条件时才尝试模糊度的搜索与固定。实验分析表明,改进的LAMBDA算法能够提高PPP模糊度固定的成功率。 5.以“广域实时精密定位系统”的软件平台为基础,进一步精化了软件系统中的部分误差模型,并分析了相应的误差对窄巷模糊度估计的影响。采用改进FCBs估计方法与流动站模糊度固定算法,实现了一套从服务端FCBs产品估计到用户端模糊度固定的软件模块。 6.提出了基于广播星历与区域钟差的精密单点定位方法。口前PPP及PPP模糊度固定的研究都是基于全球跟踪站观测数据解算的精密的卫星轨道和卫星钟差产品,而采用广播星历与区域钟差估计产品进行精密单点定位的研究开展的较少。本文分别从理论和实验验证两个方面对基于广播星历轨道与区域钟差估计产品的PPP模糊度实数解与固定解的精度及其适用范围进行了详细的分析。初步认为在半径300km的范围内,采用广播星历与区域钟差估计产品的模糊度实数解PPP能够达到与采用IGS最终产品相当的精度;在半径100km以内的范围,模糊度固定可以提高精密单点定位的精度。 7.分别利用省级CORS网、中国大陆构造环境监测网络和模拟地震平台的动态实测数据,采用精密的卫星轨道和卫星钟差产品,对PPP模糊度固定算法进行了验证和分析。省级CORS网的实例分析表明,PPP模糊度固定解比浮点解在N、E、U三个方向上精度提高分别为23.7%、52.6%、26.6%;中国大陆构造环境监测网络数据的结果表明,PPP模糊度固定解在N、E、U方向上的提高分别为23.88%、38.64%和15.98%;地震平台动态数据N、E、U方向上的RMS分别从0.94cm、0.84cm、5.77cm提高到0.70cm、0.76cm3.60cm。采用市级CORS网数据对基于区域钟差的精密单点定位进行了验证,结果表明基于广播星历与区域钟钟差的PPP模糊度浮点解比采用IGS最终产品的定位精度高,固定解的精度比浮点解精度在N、E、U三个方向上进一步提高,分别为22.1%、46.4%、17.1%。
[Abstract]:......
【学位授予单位】:武汉大学
【学位级别】:博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3
【分类号】:P228.4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生仁军;喻国荣;高成发;;基于模糊度取整成功概率的周跳探测方法[J];港口科技动态;2006年02期
2 赵丽,刘建业,范胜林;基于QR分解的快速解算初始整周模糊度方法的研究[J];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2004年02期
3 雒卫民;陈义;;用TurboEdit方法对GPS观测数据进行周跳探测[J];铁道勘察;2006年04期
4 吴继忠;施闯;方荣新;;TurboEdit单站GPS数据周跳探测方法的改进[J];武汉大学学报(信息科学版);2011年01期
5 罗孝文;欧吉坤;;中长基线GPS网络RTK模糊度快速解算的一种新方法[J];武汉大学学报(信息科学版);2007年02期
6 熊永良,黄丁发,张献洲,刘文熙;基于整数可逆模糊度变换和概率计算的GPS动态数据处理快速算法[J];测绘学报;2002年03期
7 鲍建宽,葛均友,黄浩,张加颖,郭英起;GPS快速静态定位的方法及应用[J];黑龙江工程学院学报;2003年04期
8 张煜烽,陈家斌;GPS在线求解载体姿态新法[J];中国惯性技术学报;2001年01期
9 李淑慧,刘经南;基于搜索空间构造模糊度搜索方法的可靠性[J];测绘学院学报;2004年01期
10 熊永良,黄丁发,张献洲;一种可靠的含约束条件的GPS变形监测单历元求解算法[J];武汉大学学报(信息科学版);2001年0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刘建;邵慧超;洪勇;凌少东;李建华;胡庆武;陈智勇;;GPS/IMU组合导航定位定姿系统设计及应用[A];微机电惯性技术的发展现状与趋势——惯性技术发展动态发展方向研讨会文集[C];2011年
2 柴艳菊;阳仁贵;王海涛;钟世明;欧吉坤;袁运斌;;GPSINSIGG1.0软件与IE软件结果对比分析[A];第三届中国卫星导航学术年会电子文集——S09组合导航与导航新方法[C];2012年
3 苏小宁;孟国杰;;单历元高频GPS在地震学中的应用[A];中国地震学会空间对地观测专业委员会2009年学术研讨会论文摘要集[C];2009年
4 肖洪兵;郭泽荣;;旋转弹载GPS自动跟踪系统设计[A];第二十九届中国控制会议论文集[C];2010年
5 许东阳;寇艳红;;GPS L5信号双分量联合跟踪[A];第二届中国卫星导航学术年会电子文集[C];2011年
6 曹文涛;郭际明;;基于切比雪夫多项式的GPS轨道标准化方法[A];第三届中国卫星导航学术年会电子文集——S08卫星导航模型与方法[C];2012年
7 解祥成;丰光寅;晏黎明;;GPS水准在长江中游河道演变控制测量中的应用初探[A];中国测绘学会2010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0年
8 Hsin-Tai Hsiao;Tsai-Hsin Chang;;Algorithm Design for Long-term GPS Satellite Orbit Prediction[A];Proceedings of the 2011 Chinese Control and Decision Conference(CCDC)[C];2011年
9 余涛;王云冈;毛田;曾中超;王劲松;;利用单站电离层测高仪与GPS数据的同化反演试验[A];第28届中国气象学会年会——S15电离层与电波相互作用、空间天气事件数值模拟[C];2011年
10 余涛;毛田;王云冈;曾中超;;利用同化方法进行GPS数据三维电离层反演[A];第十四届全国日地空间物理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1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郭卫锋;芜湖建成GPS服务系统[N];中国测绘报;2008年
2 ;安华高推出完整射频模块[N];人民邮电;2008年
3 侯新军 赵迎红;GPS解水库权属纠纷[N];中国测绘报;2008年
4 记者 梁晶晶;贵阳市公安局GPS定位锁定事发现场[N];法制生活报;2008年
5 代希泽;走出选购GPS导航仪误区[N];当代汽车报;2008年
6 吴江;仅有GPS“定”不了公车滥用的“位”[N];工人日报;2009年
7 记者 张玮炜;全市出租车将免费安上GPS[N];大连日报;2009年
8 记者 杨颖;出租车免费安装GPS安全监控设备[N];鞍山日报 ;2009年
9 王涛;国测一大队出征西部开展GPS联测[N];中国测绘报;2009年
10 本报记者 宋轩;美国GPS:加速迈向第三代[N];解放军报;2009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郑艳丽;GPS非差精密单点定位模糊度固定理论与方法研究[D];武汉大学;2013年
2 方荣新;高采样率GPS数据非差精密处理方法及其在地震学中的应用研究[D];武汉大学;2010年
3 陈宪冬;GPS精密定位定轨软件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09年
4 李春华;基于网络GPS和精华大地水准面的区域实时三维定位理论与应用[D];西南交通大学;2010年
5 秦显平;星载GPS低轨卫星定轨理论及方法研究[D];解放军信息工程大学;2009年
6 王潜心;机载GPS动态定位定速与定姿理论研究及软件开发[D];中南大学;2011年
7 李平;智能GPS天线系统中的若干关键技术研究[D];西安电子科技大学;2007年
8 陈伟;基于GPS和自包含传感器的行人室内外无缝定位算法研究[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10年
9 唐康华;GPS/MIMU嵌入式组合导航关键技术研究[D];国防科学技术大学;2008年
10 田世君;高灵敏度GPS定位及组合导航技术研究[D];电子科技大学;2009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张敬东;GPS在城镇地籍测量中的应用[D];河南农业大学;2009年
2 冯来平;GPS多频观测数据处理方法及应用研究[D];解放军信息工程大学;2009年
3 杨一洲;GPS载波相位定位算法研究[D];西安电子科技大学;2011年
4 万军;GPS在水运工程控制网中的应用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10年
5 黄昆学;GPS激光测距系统的算法研究及实现[D];山东科技大学;2010年
6 耿丽红;基于GPS的车速监测系统校准方法研究[D];天津理工大学;2010年
7 刘皓;GPS测量数据后处理方法研究[D];天津理工大学;2010年
8 李玲;基于GPS的车辆定位监控系统的研究[D];天津大学;2010年
9 郭玲娟;GPS/GPRS技术在武警作战指挥辅助决策系统中的应用研究[D];西安电子科技大学;2010年
10 蔡文明;基于A-GPS的定位系统设计与实现[D];西安电子科技大学;2010年
,本文编号:1644815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dizhicehuilunwen/164481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