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测绘论文 >

基于遥感和GIS的江苏滨海地区湿地信息提取及动态变化分析

发布时间:2018-03-31 04:36

  本文选题:江苏滨海地区 切入点:湿地 出处:《长江科学院院报》2017年04期


【摘要】:掌握湿地分布及动态变化特征能够为更好地保护湿地提供科学依据。以江苏省滨海湿地为研究对象,对研究区1992年、2002年、2012年3个时期的遥感数据进行处理,利用最大似然法分类提取湿地信息,研究滨海地区的湿地信息、动态变化并对驱动因子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江苏滨海湿地总面积呈减少趋势,其中人工湿地所占比重增加了22.43%,自然湿地所占比重则相应减少,此外自然湿地呈现以獐茅、盐蒿群落大幅度减少以及米草先大范围扩散后相对稳定的趋势;在转移过程中,转入面积最高的是人工养殖塘,而转出率由光滩变成了浅海水域;滨海湿地变化驱动因素主要是人类活动影响。
[Abstract]:Mastering the distribution and dynamic characteristics of wetland can provide scientific basis for better protection of wetland. Taking coastal wetland of Jiangsu Province as the research object, the remote sensing data of three periods in 1992, 2002 and 2012 in the study area were processed. The wetland information was extracted by maximum likelihood method, the dynamic change of wetland information in coastal area was studied, and the driving factor was analyzed.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total area of coastal wetland in Jiangsu showed a decreasing trend. The proportion of constructed wetland increased 22.43 and the proportion of natural wetland decreased correspondingly. In addition, the natural wetland showed a trend of large scale diffusion and relative stability of Artemisia salsa community and large scale spread of Artemisia salsa community. The highest area was artificial ponds, and the transfer rate changed from Guangtan to shallow water, and the driving factor of littoral wetland change was mainly influenced by human activities.
【作者单位】: 太湖流域管理局水文局;河海大学地球科学与工程学院;河海大学水文水资源学院;
【分类号】:P237;P208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李京;高校GIS教育的现状、问题与对策[J];地理信息世界;2003年04期

2 姚华松,陈芳;基于GIS的湖北省小麦区域竞争力研究[J];长江大学学报(自科版);2005年02期

3 李晓静;张义文;张加鑫;;基于GIS的王家寨乡村旅游地理信息系统的开发研究[J];中国科技信息;2008年11期

4 柏云;孙勇;;基于GIS的城市环境质量评价系统的设计[J];山东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9年04期

5 姜冠旭;罗海波;陈龙江;赵晨晨;;GIS应用于县级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研究[J];江西农业学报;2012年10期

6 姜冠旭;罗海波;文思北;陈龙江;;GIS在县级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修编中应用存在的问题与建议[J];贵州农业科学;2012年11期

7 孟鸣,张佩芳;云南省GIS事业的回顾与云南省地理研究所3S中心的发展[J];云南地理环境研究;1998年S1期

8 齐中兴;;基于GIS的地籍管理信息系统的建设研究[J];科技与创新;2014年07期

9 伍丁红;邬平涛;唐小琦;;开发网上GIS 促进旅游业发展[J];科技进步与对策;2003年04期

10 张雅彬,孙在宏,吴长彬;基于GIS的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管理信息系统的开发与研究[J];南京师大学报(自然科学版);2004年0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狄小春;;区域旅游地理信息系统(GIS)研究[A];旅游开发与旅游地理[C];1989年

2 吴俐民;丁仁军;冯亚飞;莫忠荣;;基于GIS的规划管理信息系统设计思路探讨——以昆明市为例[A];2009全国测绘科技信息交流会暨首届测绘博客征文颁奖论文集[C];2009年

3 王彦兵;李小娟;连建;杨灿坤;;基于GIS的农村社会经济统计信息的空间化研究[A];中国地理学会百年庆典学术论文摘要集[C];2009年

4 崔维群;高晓黎;李玉芝;崔振才;;基于GIS的水资源管理信息系统的设计与实现[A];Proceedings of 2010 National Vocational Education of Communications and Information Technology Conference (2010 NVCIC)[C];2010年

5 赵小敏;石庆华;H.F.M.TenBerge;;应用GIS和作物简单模型对江西省水稻生长所需的N素和生产潜力分析[A];氮素循环与农业和环境学术研讨会论文(摘要)集[C];2001年

6 谢士杰;;基于国产GIS的城市规划管理信息系统的应用研究[A];中国地理信息系统协会第八届年会论文集[C];2004年

7 陶夏新;郑广芬;左惠强;张明宇;;基于GIS的《中国地震烈度区划图(1990)》计算机管理系统[A];中国地震学会第四次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1992年

8 李仁德;谢刚生;;基于GIS的房产综合管理信息系统的技术进展[A];中国地理信息系统协会第四次会员代表大会暨第十一届年会论文集[C];2007年

9 卓俭锟;;气体绝缘金属封闭开关设备(GIS)的安装和试验[A];第十五届华东六省一市电机工程(电力)学会输配电技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10 姬冬梅;张大军;李淑杰;王楠;;基于GIS的省级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管理信息系统建设的初探[A];吉林省测绘学会2008年学术年会论文集(上)[C];2008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本报记者 王鑫;水利市场看好GIS[N];中国水利报;2001年

2 徐华;第四届高校GIS论坛筹备工作展开[N];中国国土资源报;2011年

3 本报记者 王娟;GIS在线商店意不在销售软件[N];中国计算机报;2013年

4 记者 王世甫 特约记者 尤均;科尔沁街道借助“GIS一卡通”打造社会服务管理新平台[N];通辽日报;2011年

5 通讯员 杨黎明 卢伟萍;气象GIS应用联合实验室在广西成立[N];中国气象报;2010年

6 吴登洲;中国GIS协会扎实做好“搭台”工作[N];中国测绘报;2000年

7 记者 吴江;中国GIS协会近年工作有新进展[N];中国测绘报;2001年

8 本报记者 黄志武;GIS系统为“数字西藏”打下良好基础[N];西藏日报;2001年

9 魏莲 樊文有 卞州罡;石油行业信息化GIS作用大[N];中国测绘报;2007年

10 郑泓;国产GIS遥感软件大检阅[N];中国国土资源报;2003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Loua Kokolv Augustin;基于GIS和CROPWAT的内蒙古河套灌区作物的最优灌溉制度研究[D];中国农业大学;2015年

2 唐惠燕;基于GIS江苏种植结构演变研究(1949-2011)[D];南京农业大学;2014年

3 李丰丹;基于云GIS架构的地质信息服务关键技术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15年

4 孙国霞;基于电接触理论的GIS母线接头过热性故障的研究[D];武汉大学;2013年

5 武锋强;基于RS、GIS的生态环境评价与生态熵研究[D];成都理工大学;2016年

6 段佩利;基于GIS和水足迹理论的吉林省粮食生产用水效率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6年

7 郭银巧;棉花形态建成模型与基于模型和GIS的数字棉作系统研究[D];河北农业大学;2008年

8 石晓燕;基于生长模型与GIS的小麦生产力预测技术研究[D];南京农业大学;2009年

9 孟庆香;基于遥感、GIS和模型的黄土高原生态环境质量综合评价[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06年

10 温亮;海南省疟疾流行预测方法及基于GIS的疟疾监测预警系统的初步构建[D];第四军医大学;2004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邹秀萍;基于“面向区域”GIS控件的人口地理信息系统开发研究——以陕西省为例[D];西北大学;2003年

2 尹春燕;基于GIS的乐山市城镇化水平测度及时空分异研究[D];西南大学;2015年

3 张琳;基于GIS的地震次生火灾综合评价及防御对策的研究[D];河北联合大学;2014年

4 温金奎;基于GIS的森林资源管理信息系统[D];东北林业大学;2015年

5 任玉龙;基于GIS的河南省人居环境自然适宜性动态研究[D];西南大学;2015年

6 甘芬芳;基于GIS的川渝地区地震分形研究[D];西南大学;2015年

7 赵露;基于GIS的油藏多信息集成[D];长江大学;2015年

8 吴涛;基于GIS的耕地空间演变及影响因素研究[D];四川师范大学;2015年

9 叶德峰;基于GIS的客家文化信息平台研究与实现[D];江西理工大学;2015年

10 潘洋;基于GIS的离子型稀土堆浸尾矿区稀土和浸取剂分布规律研究[D];江西理工大学;2015年



本文编号:1689205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dizhicehuilunwen/1689205.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ec47f***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