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岛礁在复杂海洋环境影响下的多维动态建模研究
本文选题:海岛礁、海洋动态环境、潮汐、时空数据模型 切入点:三维动态建模 出处:《武汉大学》2014年博士论文
【摘要】:地球表面约70%的面积是海洋,海洋是孕育生命的摇篮,也蕴含着丰富的资源。由于海岛、礁石及低潮高地等在《联合国海洋法公约》中的特殊地位,其涉及的领土、领海、毗连区及专属经济区等相关权利和利益十分巨大。任何一个海岛、礁石及低潮高地等归属都将对海洋权益产生深远的影响,业已成为各国争夺的焦点。海岛礁是人类探索和利用海洋的非常重要的支点,而海洋具有实时动态变化,并与海岛礁等进行动态交互的特性,既有一定的规律性,又有较强的随机性,研究和认识海岛礁在潮汐等海洋环境影响下的变化特征与规律是发展海洋经济、有效开发海域资源、保护海洋环境的关键之一。 而随着人类对海洋进一步的开发与利用,海岛礁及其周边海洋环境监测已经成为具有战略性的发展和研究方向。一段时间尤其是近年来,国家对海岛礁及周边环境的监测与调查已经积累了海岛礁多比例尺、多源、异构、海量的测量和遥感数据,以及海洋环境的高动态监测与同化数据等。利用地理信息技术和三维动态建模与表达技术,可以充分挖掘海量数据中的信息,对海岛礁及周边海洋进行更为直观和有效地分析。 论文在分析了陆海多源数据建模、时空数据模型以及陆海三维动态建模与表达方法的基础上,建立了海岛及周边区域陆海无缝三维地形模型,针对海岛礁和动态海洋对象的特点及面向全球多尺度应用的需求,提出了面向可细分对象的时空数据模型,支持对几何模型、物理模型和行为模型的建模,对多种海洋对象及与海岛礁的交互进行了动态建模与表达,最后在自主知识产权的数字地球平台上,开发了海岛礁在潮汐等海洋环境影响下的动态表达与可视化系统,对以上理论与方法进行了验证。论文研究内容主要包括以下三个方面: (1)分析了海岛礁及周边地形的多源数据及其特点,针对陆海多源数据的四个不一致问题进行了研究,在统一了平面基准、垂直基准、数据结构和表达模型的基础上,对海岛礁及周边连续的三维地形进行了一体化的建模和表达。 (2)在分析了动态海洋对象时空数据特点以及现有时空数据模型的基础上,针对陆海对象多源、海量、多尺度、高动态的特点和现有时空数据模型的不足,提出了面向可细分对象的时空数据模型,对潮汐、海浪、温度和盐度以及潮流等海洋对象进行了动态建模与表达,并对海岛礁在潮汐等影响下的交互进行了建模。模型能够支持陆海对象以上特点的同时较好的对时空对象变化过程及交互进行描述与表达。 (3)基于论文提出的理论、技术和方法开发了基于数字地球平台的实验系统,实验系统对海岛礁及周边连续的三维地形进行了多尺度可视化表达并发布为服务,对海洋动态对象进行了多尺度可视化表达,在数字地球平台上对高动态对象及交互进行了建模和表达,将数字地球平台从侧重于陆地延伸到更为广阔的陆海领域,从侧重于静态的数据建模延伸到了动态交互表达。 研究表明,论文提出的面向可细分对象的时空数据模型能够较好的对海岛礁多源、海量、多尺度的数据进行表达,同时支持海洋对象高动态及海陆交互进行表达,并能够较好的适应数字地球平台等多种应用架构,进行广泛应用。
[Abstract]:......
【学位授予单位】:武汉大学
【学位级别】:博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4
【分类号】:P208;P229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黄田,曾子平,J. F. Hamilton;具有非线性边条连续梁的动态建模[J];天津大学学报;1989年04期
2 谭跃进,谭跃雄;复杂经济系统的空间动态建模方法[J];系统工程理论与实践;1997年10期
3 吴汝宁,陈章材;随机序列的动态建模在用电负荷预报中的应用[J];数理统计与管理;1991年04期
4 孙洁;李辉;韩建光;;基于滚动时间窗口支持向量机的财务困境预测动态建模[J];管理工程学报;2010年04期
5 陈宗海,秦秀娟;重整移动床反应器实时动态建模与仿真(英文)[J];控制理论与应用;1999年06期
6 黎开宇;高明成;;GDP与进出口、投资、消费的动态建模与分析[J];长江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理工卷;2008年03期
7 王晶;曹柳林;吴海燕;马娜;靳其兵;;管式聚合反应器温度分布的动态建模与广义PI控制(英文)[J];控制理论与应用;2012年08期
8 陈敏;汤晓安;王晨昊;;一种基于网格控制的三维MGIS符号动态建模方法[J];系统仿真学报;2008年09期
9 姜在炳;;煤层动态建模技术及应用[J];煤炭学报;2006年01期
10 ;[J];;年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5条
1 周书敬;胡启平;李竹青;;灰色理论在建筑资源需求预测中的应用[A];第八届全国结构工程学术会议论文集(第Ⅱ卷)[C];1999年
2 顾金生;李建辉;邵惠鹤;;Haar小波在动态建模中的应用[A];1997中国控制与决策学术年会论文集[C];1997年
3 周克亮;朱晓东;傅晓帆;程明;王伟;王彤;;VSC-HVDC系统的动态建模及其解耦控制策略研究[A];2008中国电工技术学会电力电子学会第十一届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C];2008年
4 崔杨;穆钢;严干贵;张斌;;双馈感应风电机组的动态建模及仿真分析[A];高效 清洁 安全 电力发展与和谐社会建设——吉林省电机工程学会2008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8年
5 王卫华;李夕兵;胡盛斌;;模型参数对3DEC动态建模的影响[A];第九届全国岩石动力学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5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条
1 本报记者 张晔;看天看地不如看电脑种地[N];科技日报;2007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姚远;海岛礁在复杂海洋环境影响下的多维动态建模研究[D];武汉大学;2014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谢秀磊;增程式电动车辅助动力单元动态建模及协调控制研究[D];吉林大学;2016年
2 张艳鹏;基于动态建模的数字化医院内部数据整合技术研究[D];上海交通大学;2009年
3 曹原;基于子空间方法的煤气混合过程动态建模研究[D];中南大学;2014年
4 王伟;基于动态建模的角色挖掘算法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2年
5 张威;三维地形模型动态建模研究[D];中国人民解放军信息工程大学;2005年
6 贾艳丽;基于VTK可视化技术的人体肺部动态建模[D];中南民族大学;2013年
7 卜亚军;UML和设计模式在企业动态建模中的研究与应用[D];大连理工大学;2004年
8 何海;灰色动态建模技术与应用[D];华中科技大学;2004年
9 赵玉兰;基于UML的动态建模技术的研究与实现[D];郑州大学;2003年
10 徐宝存;基于UML的动态建模和过程模式在企业信息系统中的应用[D];南京理工大学;2002年
,本文编号:1716441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dizhicehuilunwen/171644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