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不同算法的DEM地面曲率提取的比较分析
本文选题:DEM + 曲率 ; 参考:《首都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6年05期
【摘要】:介绍了四种不同的地面曲率以及不同DEM地面曲率提取的步骤.用四次表面模型法和汤国安的SOS/SOA方法对南阳市DEM图进行地面曲率的提取.通过对比和分析二种方法的异同,得出了两种方法的适用情况.
[Abstract]:Four different ground curvature and different DEM surface curvature extraction steps are introduced. The surface curvature of DEM map in Nanyang city was extracted by using four times surface model method and Tang Guoan's SOS/SOA method. By comparing and analyzing the similarities and differences of the two methods, the applicability of the two methods is obtained.
【作者单位】: 首都师范大学资源环境与旅游学院;
【分类号】:P208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费立凡;何津;马晨燕;颜辉武;;3维Douglas-Peucker算法及其在DEM自动综合中的应用研究[J];测绘学报;2006年03期
2 祝启刚;樊文平;;利用全数字摄影测量系统制作DEM的研究[J];水利科技与经济;2006年05期
3 刘善伟;张杰;马毅;孙伟富;;遥感与DEM相结合的海岸线高精度提取方法[J];遥感技术与应用;2011年05期
4 王少娟;应用数字摄影测量系统生成大比例尺DEM的质量分析与控制[J];北京测绘;2001年01期
5 娄纯柱;于福来;刘伟;;一种基于数字摄影测量系统制作高精度DEM的方法[J];勘察科学技术;2005年06期
6 莫申国;张百平;;基于DEM的秦岭温度场模拟[J];山地学报;2007年04期
7 周小军;王光霞;薛志伟;齐晓飞;;基于DEM化简的等高线综合研究[J];测绘工程;2014年02期
8 范巍;刘惠;卢少雄;;浅谈如何利用DEM制作耕地坡度分级图[J];地理空间信息;2009年S1期
9 周冠男;塔西甫拉提·特依拜;尹磊;周岱;;DEM内插算法对坡度的影响[J];测绘科学;2011年03期
10 丁军,王少娟,王丹;应用数字摄影测量系统生成山区大比例尺DEM的精度分析[J];遥感信息;2000年04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宋文涛;;在全数字摄影测量系统中制作DEM方法及应用[A];高效 清洁 安全 电力发展与和谐社会建设——吉林省电机工程学会2008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8年
2 杨昕;;基于DEM的区域气温模拟[A];中国地理学会2004年学术年会暨海峡两岸地理学术研讨会论文摘要集[C];2004年
3 郭巍;叶海建;王彦;;基于格网DEM的流域特征点参数提取算法研究[A];中国农业工程学会电气信息与自动化专业委员会、中国电机工程学会农村电气化分会科技与教育专委会2010年学术年会论文摘要[C];2010年
4 朱雪坚;汤国安;龙毅;杨昕;张勇;;基于3维Douglas-Peucker算法的DEM地貌特征提取[A];中国地理学会2007年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C];2007年
5 冉琼;迟耀斌;王智勇;于冰洋;严明;;基于“北京一号”小卫星异轨立体像对提取DEM[A];第十二届中国体视学与图像分析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8年
6 黄利民;祝志明;;基于人工判读高程原理的DEM生成方法[A];地理空间信息技术与应用——中国科协2002年学术年会测绘论文集[C];2002年
7 程真;符永好;;通过实测方式获取DEM数据的方法研究[A];全国测绘科技信息网中南分网第二十四次学术信息交流会论文集[C];2010年
8 王庆;陈磊;韩文泉;;基于机载LiDAR技术的高精度DEM生产研究[A];第九届长三角科技论坛(测绘分论坛)论文集[C];2012年
9 蒋燕;弓美荣;;DEM、DOM生产工艺改造在1:10000基础测绘项目中的应用与实现[A];2007'全国测绘科技信息交流会暨信息网成立30周年庆典论文集[C];2007年
10 吕春英;佟庆远;李王锋;赵冬泉;;数字高程模型(DEM)的构建及其在城市规划中的应用[A];提高全民科学素质、建设创新型国家——2006中国科协年会论文集(下册)[C];2006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4条
1 祝士杰;基于DEM的黄土高原流域面积高程积分谱系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13年
2 高明星;基于DEM的青藏高原东北端地表过程分析[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09年
3 张婷;基于DEM的流域沟谷网络尺度特征及尺度分解[D];南京师范大学;2008年
4 章孝灿;快速高精度DEM生成技术研究[D];浙江大学;2002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孙维亚;基于DEM的河网结构分形研究与分析[D];西南交通大学;2015年
2 徐亚美;深槽型带式输送机运行机理与DEM仿真的研究[D];东北大学;2013年
3 谢翠贞;基于SRTM3 DEM与ASTER GDEM的DEM融合方法研究[D];东华理工大学;2015年
4 黄恒灵;基于地理处理服务的DEM水系提取方法的研究及其应用[D];福州大学;2013年
5 刘娟;DEM在黄土高原淤地坝规划设计中的应用研究[D];内蒙古农业大学;2006年
6 薛志伟;基于DEM化简的等高线综合研究[D];解放军信息工程大学;2012年
7 昝梅;基于DEM的艾比湖阶地研究[D];新疆师范大学;2007年
8 陈燕;不同空间尺度DEM坡度转换图谱研究——以在黄土高原的试验为例[D];西北大学;2001年
9 徐斌;基于DEM的洞庭湖盆地非均匀沉降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11年
10 吕献林;多源数据辅助机载LiDAR数据生成DEM方法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2009年
,本文编号:1822259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dizhicehuilunwen/182225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