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RANSAC的残缺平面标靶稳健定位方法
本文选题:平面标靶定位 + 拖尾点 ; 参考:《测绘工程》2016年04期
【摘要】:针对圆形有效反射区域的平面标靶拖尾点和因遮挡造成的数据缺失问题,提出一种基于RANSAC的残缺平面标靶稳健定位方法。文中采用RANSAC算法拟合标靶平面,使经过测距误差修正的反射点规整位于标靶平面;利用Givens变换将空间三维圆拟合简化为二维圆RANSAC拟合。采用两个实验分析同一平面标靶因不同遮挡对定位精度的影响。结果表明,该方法能够有效解决拖尾点和数据缺失问题,提高平面标靶定位的鲁棒性。
[Abstract]:In order to solve the problem of missing data caused by plane target trailing points and due to occlusion, a robust positioning method based on RANSAC is proposed. In this paper, the RANSAC algorithm is used to fit the target plane to make the reflecting points corrected by the range error correction to the target plane, and the three-dimensional space is used to make space three-dimensional. The circle fitting is simplified as a two-dimensional circular RANSAC fitting. Two experiments are used to analyze the influence of different occlusion on the positioning accuracy of the same target target.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method can effectively solve the problem of trailing point and data loss and improve the robustness of the target positioning of the plane.
【作者单位】: 河海大学地球科学与工程学院;
【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41301406;41201439) 江苏省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BK20130829)
【分类号】:P225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周环宇;;标靶公司直逼“终极标靶”[J];科技智囊;2002年07期
2 毛先富;苏显渝;刘元坤;陈文静;;基于相位标靶的光学坐标测量方法[J];光学学报;2009年09期
3 朱凌;;地面三维激光扫描标靶研究[J];激光杂志;2008年01期
4 陈玮娴;陈义;袁庆;葛旭明;;加权总体最小二乘在三维激光标靶拟合中的应用[J];大地测量与地球动力学;2010年05期
5 鲁铁定;周世健;张立亭;官云兰;;基于整体最小二乘的地面激光扫描标靶球定位方法[J];大地测量与地球动力学;2009年04期
6 张毅;闫利;杨红;陈向阳;;地面激光扫描球形标靶的球心误差研究[J];武汉大学学报(信息科学版);2012年05期
7 袁豹;岳东杰;赵元忆;李成仁;;基于稳健加权总体最小二乘法的地面三维激光扫描球型标靶定位[J];勘察科学技术;2013年01期
8 王力;李广云;张洪新;;基于回光强度的平面标靶自动识别方法[J];红外与激光工程;2011年10期
9 毛先富;苏显渝;向立群;刘元坤;;基于手持相位标靶技术的光学三维坐标测量[J];光学学报;2010年07期
10 陈慧;赵斌;马国鹭;;无衍射光电子标靶的直接映射标定方法研究[J];激光技术;2011年03期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7条
1 记者 陈勇;美科学家借助酵母找抗艾滋药物“标靶”[N];新华每日电讯;2005年
2 王博 特约记者 李光印;狙击手:打一个标靶配一发子弹[N];中国国防报;2013年
3 本报记者 常丽君;电脑替你“尝百草”[N];科技日报;2012年
4 嘉禾;“歪哨”骤成标靶[N];重庆商报;2000年
5 记者 李爱珍;山西科技锁定十大“标靶”[N];山西日报;2005年
6 编译 李响;“黑帽”聚头 Web 2.0和iPhone成标靶[N];计算机世界;2007年
7 顾泳;“先挂号”的背后[N];解放日报;2012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2条
1 洪曼珊;Ultrashape标靶震波临床使用经验研究[D];安徽医科大学;2015年
2 黄一万;基于ARM的激光标靶测量系统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2年
,本文编号:1865457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dizhicehuilunwen/186545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