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测绘论文 >

基于QGIS的黄河三角洲岸线演变预测系统设计与实现

发布时间:2018-05-22 09:02

  本文选题:QGIS + 元胞自动机 ; 参考:《测绘与空间地理信息》2016年06期


【摘要】:利用元胞自动机模型和蒙特卡罗方法,确定元胞转换规则,构建了一套基于黄河三角洲地区的岸线冲淤演变预测模型,并结合泥沙遥感反演结果和历年遥感图像数据分析近几年岸线演变情况,把开源QGIS作为二次开发平台,构建了黄河三角洲岸线演变预测系统。该系统具有数据管理、地图管理、海岸线预测、数据查询和用户登录等五大功能模块,实现了黄河三角洲海岸线的可视化管理及准确预测。
[Abstract]:Based on cellular automata model and Monte Carlo method, a set of prediction model of shoreline scour and siltation evolution based on Yellow River Delta is established. Combined with sediment remote sensing inversion results and remote sensing image data over the years to analyze the evolution of shoreline in recent years, a prediction system of shoreline evolution in the Yellow River Delta is constructed using open source QGIS as a secondary development platform. The system has five function modules, such as data management, map management, coastline prediction, data query and user login, which realizes the visual management and accurate prediction of the Yellow River Delta coastline.
【作者单位】: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地球科学与技术学院;
【基金】: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11CX04012A)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41401439) 江苏省海洋动力与声学重点实验室开放基金(KHYS1402)资助
【分类号】:P208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黄河三角洲将现大型湿地公园[J];环境污染与防治;2005年03期

2 李永植,李成治,黄宝艇;黄河三角洲体系[J];海洋科学;1983年05期

3 盛兴民;;黄河三角洲地形改变对潮汐性质的影响[J];海岸工程;1987年01期

4 李栓科;近代黄河三角洲的沉积建造及规律[J];干旱区资源与环境;1989年03期

5 赵延茂 ,肖志新 ,王克山 ,吕卷章 ,李尧三;黄河三角洲自然保护区社会概况与自然生境[J];山东林业科技;1991年S1期

6 吴世迎;申宪忠;臧启运;张耆年;李培英;仲德林;黄易畅;;黄河三角洲五号桩海区泥沙冲淤变化的初步研究[J];海洋与海岸带开发;1991年04期

7 杨林芳;黄河三角洲经济社会发展战略探讨[J];经济地理;1992年02期

8 张天赐;;从系统论看黄河三角洲的开发[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1993年03期

9 陈强;黄河三角洲经济落后原因及发展对策[J];地域研究与开发;1995年02期

10 曹明晓;;黄河三角洲的形成与控制[J];大自然;1991年0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衣兰智;孙娟;;能源牧草在黄河三角洲的发展潜力分析[A];农区草业论坛论文集[C];2008年

2 任建兰;王成新;张晓青;张伟;;黄河三角洲生态保护与生态功能区划分研究[A];黄河文明与可持续发展(第4辑)[C];2012年

3 孙长江;;黄河三角洲生态经济的潜能优势[A];水资源管理与河流保护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8年

4 高吉喜;李政海;;黄河三角洲生态保护面临的问题与建议[A];黄河河口问题及治理对策研讨会专家论坛文集[C];2003年

5 钟金彩;朱玲玲;戴爱斌;宋伟东;任华;吴修佩;;构建新的棉花生产体系 促进黄河三角洲棉花生产[A];中国棉花学会2006年年会暨第七次代表大会论文汇编[C];2006年

6 何庆成;徐军祥;张波;叶晓滨;李采;康凤新;赵书泉;王岳林;任舫;黄文启;李明;袁西龙;刘桂仪;张中祥;许克民;;黄河三角洲重大环境地质问题研究[A];“十五”重要地质科技成果暨重大找矿成果交流会材料二——“十五”地质行业获奖成果资料汇编[C];2006年

7 张林泉;;黄河三角洲土地资源综合开发利用技术的研究与示范[A];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中国科技工作者的历史责任——中国科协2003年学术年会论文集(上)[C];2003年

8 中国工商银行山东省分行课题组;沈荣勤;胥茂森;丁兆贤;刘洪波;张超;原松刚;菅慧洁;詹鸿翔;李国良;鲍建新;李勇军;;商业银行服务黄河三角洲区域发展战略研究[A];金融发展理论与实践(2010)[C];2011年

9 毕玉珍;;低碳先行 错位发展——关于加快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区建设的几点思考[A];华东地区农学会、山东农学会2010年学术年会交流材料[C];2010年

10 王艳;李新运;宫磊;;黄河三角洲可持续发展定量评价[A];山东环境科学学会2002年度学术论文集[C];2003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李国宏 秦幸福;黄河三角洲正在变小[N];中国国土资源报;2005年

2 李振峰 杨爱国;内涵丰厚的黄河三角洲人文精神[N];光明日报;2007年

3 王汝堂;山东黄河三角洲将建实验室[N];西部时报;2006年

4 李国宏;秦幸福;黄河三角洲陆地面积在蚀退[N];中国矿业报;2005年

5 记者 燕永清;李国英来我市就黄河三角洲生态调水进行专题调研[N];东营日报;2010年

6 焦国栋 罗博;山东成立黄河三角洲六市消费维权联盟[N];中国工商报;2010年

7 ;生态建设助推黄河三角洲高效发展[N];黄河报;2010年

8 记者 杨君;黄河三角洲青年创业基地获省资金支持[N];东营日报;2010年

9 记者 贺德良 通讯员 孙富强;黄河三角洲书画联谊会第三届书画摄影展暨费朝奇先生收藏精品书画展开幕[N];潍坊日报;2012年

10 吕福明;黄河三角洲海岸线蚀退惊人[N];中国改革报;2005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宋红丽;围填海活动对黄河三角洲滨海湿地生态系统类型变化和碳汇功能的影响[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东北地理与农业生态研究所);2015年

2 周海燕;黄河三角洲数字生态模型及其应用研究[D];解放军信息工程大学;2006年

3 孙庆荣;黄河三角洲区域发展模式构建[D];同济大学;2006年

4 黄波;黄河三角洲刁口河海岸侵蚀过程时空演变与防护对策研究[D];北京林业大学;2015年

5 任韧希子;黄河三角洲沉积特征与环境演变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2年

6 许健民;黄河三角洲(东营市)湿地评价与可持续利用研究[D];中国农业科学院;2001年

7 王天巍;黄河三角洲道路网络特征及其对生态影响的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08年

8 王薇;黄河三角洲水土资源承载力综合评价研究[D];山东农业大学;2012年

9 陈小英;陆海相互作用下现代黄河三角洲沉积和冲淤环境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8年

10 马妍妍;现代黄河三角洲海岸带环境演变[D];中国海洋大学;2008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初小静;黄河三角洲芦苇湿地生态系统CO_2交换及其影响机制研究[D];中国科学院烟台海岸带研究所;2015年

2 王艳廷;自然生草对黄河三角洲梨园土壤物理性状及微生物多样性影响[D];山东农业大学;2015年

3 李晓华;黄河三角洲农田暗管排盐效果研究[D];山东农业大学;2015年

4 李逸凡;近32年黄河三角洲景观格局变化研究[D];山东农业大学;2015年

5 陈义忠;黄河三角洲体育文化建设研究[D];山东体育学院;2015年

6 邢国琼;黄河三角洲区域经济竞争力评价和提升对策研究[D];中国石油大学(华东);2014年

7 窦同沛;黄河三角洲古代经济发展论略[D];山东大学;2009年

8 刘斯杰;黄河三角洲发展绿色经济的理论与实践[D];中国石油大学;2007年

9 王忠蕾;黄河三角洲环境承载能力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初步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10年

10 杨慧;黄河三角洲品牌生态系统建设研究[D];山东财经大学;2013年



本文编号:1921407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dizhicehuilunwen/1921407.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fe704***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