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测绘论文 >

北斗卫星导航系统精密定位理论方法研究与实现

发布时间:2018-05-31 22:28

  本文选题:北斗 + 动态相对定位 ; 参考:《解放军信息工程大学》2013年博士论文


【摘要】:北斗卫星导航系统(BeiDou Navigation Satellite System)是我国正在实施的自主发展、独立运行的全球卫星导航系统,遵循 先区域、后全球‖的总体思路,,北斗卫星导航系统按照 三步走‖的发展战略稳步推进。2012年12月27日,国务院新闻办举办 北斗卫星导航系统正式提供区域服务‖新闻发布会,正式宣布北斗在亚太地区正式开通服务,同时公布了正式版本ICD文件。作为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在保障国家经济社会安全,促进国家信息化建设,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推动国防现代化建设等各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区域系统的建成使我国的卫星导航产业发展进入井喷期,使北斗应用产业化全面到来。在国外卫星导航产业化规模发展尤其是GPS垄断式市场应用下,提升用户使用信心,将系统需求优势转变为自身的市场强势和产业强势,是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应用产业化的当务之急。基于载波相位观测量的静态和动态相对定位技术是未来北斗应用的主要模式,是建立和维持时空基准的前提,也是精密测绘、大气科学与地球科学等基础研究的重要手段,是聚集北斗高精度应用的主要方向。北斗区域系统是国际上首个由异构星座(5GEO+5IGSO+4MEO)组成的导航系统,由于星座分布、信号内容、轨道精度、观测数据质量等均与GPS存在差异,研究利用北斗实现高精度静态和动态相对定位、论证其可行性及精度,对增强系统应用前景、提升系统应用信心具有重要作用。本文着眼于北斗高精度应用,系统研究了北斗精密定位理论和方法,突破了数据质量分析、数据预处理、模糊度解算、参数估计等关键技术,提出了一套可行的北斗高精度静态、动态相对定位的算法模型,并利用丰富的实测数据,开展了北斗静态测量基线网可行性研究与精度验证,实现了北斗动态相对定位、RTK及北斗/GPS组合定位,验证了所涉及理论与方法的正确性、北斗应用于高精度测量领域的可行性及指标。同时,本文积极开展北斗应用实践研究,基于北斗高精度定位技术解决了测控设备动态性能检验和精度鉴定的难题,以促进北斗在高精度测量领域的发展。本文的主要工作和创新点概括如下: 1.依据北斗观测数据特征,给出了北斗相对定位的观测模型、误差模型和随机模型。鉴于由原始观测量组成的各种线性组合在数据预处理、模糊度解算、电离层延迟改正等方面的优势,详细分析了宽巷组合、无电离层组合、电离层残差组合及MW组合观测量的特点;参考GPS数据处理中误差改正的消除方法,给出了卫星轨道误差、卫星钟误差、电离层延迟、对流层延迟和多路径效应、观测噪声的定义、特性及改正方法。 2.定量分析了北斗伪距和载波观测量精度。提出了基于伪距/相位组合分析伪距测量噪声和多径影响的方法,综合分析了北斗区域系统中不同类型卫星(GEO/IGSO/MEO)在三个频点的观测噪声特征;通过零基线实验和广播星历精度评估实验,获得了对目前北斗相对定位基础数据质量的全面认识。提出了一种利用无电离层组合探测粗差、综合利用MW组合及电离层残差合组合探测周跳、利用无几何组合修复周跳的北斗数据预处理方案,并利用实测数据验证了该方案的有效性。 3.通过现有GNSS模糊度固定方法在北斗中应用的综合分析和比较,优选了符合北斗实际数据特点、且性能可靠的准电离层模糊度固定方法,并将其应用于北斗静态相对定位中,有效提高了模糊度固定成功率;研究了LAMBDA方法应用于北斗模糊度固定的适用性,利用模糊度协方差阵降相关处理后的条件方差,分析了LAMBDA方法在较少历元情况下北斗模糊度固定的有效性,为北斗动态相对测量中模糊度的快速固定提供了依据。 4.提出利用非差数据进行北斗相对定位的理论与方法,详细给出了非差数据的模糊度固定方法,证明了该方法与传统的基于双差数据进行相对定位的一致性。相比于双差数据,非差观测数据相互独立,包含更多信息(如钟差等),数据处理更加灵活便捷。利用两条基线分别进行单基线静态相对定位、动态相对定位和动态对动态相对定位实验。结果表明:利用该方法静态相对定位精度达到mm级,动态相对定位和动态对动态相对定位精度水平方向优于2cm,高程方向精度优于4cm。 5.立足于北斗高精度用户急切关心的可行性和精度问题,开展了北斗静态测量基线网实践与精度验证研究,利用北斗试验评估系统和北斗试验网双模接收机构建了涵盖长、中、短基线的基线网,系统研究了基线网数据处理方法,设计了多种相位组合观测量相结合的数据质量控制策略和内外符相结合的精度检验方案,实现了mm量级精度的北斗静态相对定位,通过站坐标及基线的重复精度、模糊度固定成功率、定位残差等指标全方位开展了与GPS的综合比较研究,论证了未来北斗应用于大地控制网建立的可行性和可达到的精度指标。 6.深入研究了北斗动态相对定位的理论与方法。实现了基于前向Kalman滤波和双向Kalman滤波的北斗动态相对定位算法,研究了由于卫星升落模糊度参数增减引起的待估参数向量维数发生变化的解决方法。编制了北斗动态相对定位软件,利用实测数据实现了厘米量级北斗动态相对定位,并研究了动态条件下基线长度、参数估计方法等因素对定位精度的影响,结果表明:北斗动态相对定位精度可达到厘米级;可用性方面,由于北斗接收机信号失锁情况出现频繁,卫星观测几何降低和卫星重新捕获收敛精度较差,此时定位结果出现大量野值点,可用性较低。 7.为改善北斗在观测几何不理想下情况下动态定位的可用性,针对当前研究热点GNSS组合定位,研究了北斗/GPS组合定位中时空系统统一等关键技术,由于目前北斗还未公布与GPS系统时差,本文提出了系统内独立组差的系统时间差消除方法,简化了运算步骤,并利用实测动态数据进行了组合定位解算,结果表明:在精度上,北斗/GPS组合获得的定位精度比采用单北斗略优,其优势主要体现在可用性得到较大幅度提升。 8.探讨了北斗RTK的实现方法,在对RTCM2.3电文类型中利用电文18/19(载波相位/伪距原始观测值)和电文20/21(载波相位/伪距改正值)进行差分定位的特点进行了深入的分析的基础上,对支持RTCM格式的北斗RTK差分电文进行了预定义,分别采用静态基线实验和动态基线实验的方式实现了北斗RTK并对定位结果进行了分析。 9.开展了基于北斗动态相对定位的测控设备精度鉴定理论与方法研究,在北斗定位精度指标验证的基础上,构建了北斗精度鉴定系统,研究了精度鉴定数据处理方法,并基于该系统完成了某雷达的精度鉴定实验,对于及早了解设备的跟踪性能与测量精度,查找、分析设备问题起到了重要的指导作用。
[Abstract]:鍖楁枟鍗槦瀵艰埅绯荤粺(BeiDou Navigation Satellite System)鏄垜鍥芥鍦ㄥ疄鏂界殑鑷富鍙戝睍,鐙珛杩愯鐨勫叏鐞冨崼鏄熷鑸郴缁

本文编号:1961560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dizhicehuilunwen/1961560.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3762d***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