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测绘论文 >

深空干涉测量天线高精度站址测量技术现状及展望

发布时间:2018-06-10 15:54

  本文选题:站址测量 + 甚长基线干涉测量(VLBI) ; 参考:《飞行器测控学报》2016年04期


【摘要】:用于深空测控任务的干涉测量天线的高精度站址测量对于深空航天器的高精度导航具有重要意义。为此,结合国内外对干涉测量天线高精度站址测量技术的研究、试验及成果,对2种站址测量方法——测地VLBI(Very Long Baseline Interferometry,甚长基线干涉测量)方法和归心测量方法的原理、现状进行了总结与比较:测地VLBI方法最为直接有效,且测量精度高;归心测量方法能反映参考点的本地变化,可提供站址初值,且便于连续监测;2种方法优势互补。在此基础上,对高精度站址测量技术未来的发展方向进行了展望。该领域技术的发展现状对我国深空测控网的后续建设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Abstract]:The high precision site measurement of interferometric antenna used in deep space TT & C mission is of great significance for the high precision navigation of deep space spacecraft. In this paper, combining with the research, experiment and achievement of high precision station site measurement technology of interferometric antenna at home and abroad, the principles of two kinds of site measuring method-VLBII very long baseline Interferometry (very long baseline interferometry) and centring measurement are discussed. The present situation is summarized and compared: the geodesic VLBI method is the most direct and effective method with high measurement accuracy, and the homocentric method can reflect the local changes of reference points, can provide initial site values, and is convenient for continuous monitoring to complement the advantages of the two methods. On this basis, the future development direction of high-precision site surveying technology is prospected. The development of technology in this field is of great significance for the construction of deep space TT & C network in China.
【作者单位】: 北京跟踪与通信技术研究所;
【分类号】:V556;P228.6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黄绍梅,段发阶,叶声华;光纤干涉测量零位系统的设计[J];光电子·激光;1998年05期

2 丁浩,赵浩,瞿荣辉,方祖捷;微机械运动的光纤干涉测量[J];红外与激光工程;1997年05期

3 大XZ喜弘 ,唐义全,张仲明;以功能型传感器为核心的光纤干涉测量[J];光学技术;1987年04期

4 李增元,庞勇,陈尔学;ERS SAR干涉测量技术用于区域尺度森林制图研究[J];地理与地理信息科学;2003年04期

5 王正明,徐家岩;恒星光学干涉测量[J];天文学进展;1987年04期

6 龚芳;陆兆海;;微型计算机在干涉测量中的应用[J];应用光学;1986年05期

7 尚平;夏豪杰;费业泰;;衍射式光栅干涉测量系统发展现状及趋势[J];光学技术;2011年03期

8 梁存任;曾琪明;崔喜爱;焦健;;Envisat ASAR ScanSAR-Stripmap干涉测量研究[J];遥感学报;2011年04期

9 陈小英,洪峻;极化SAR干涉测量模拟研究[J];遥感学报;2002年06期

10 王超,张红,刘智,陈锁忠,闾国年;苏州地区地面沉降的星载合成孔径雷达差分干涉测量监测[J];自然科学进展;2002年06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刘云;王焱;黄佐华;;位相物体干涉测量与扫描成像系统改进[A];第九届全国信息获取与处理学术会议论文集Ⅰ[C];2011年

2 左芬;陈磊;;移相干涉测量中的抗振技术研究[A];第十一届全国光学测试学术讨论会论文(摘要集)[C];2006年

3 谌华;张云华;姜景山;;SAR干涉测量中高相干性散射体监测理论的初步研究[A];第二届微波遥感技术研讨会摘要全集[C];2006年

4 赵智亮;夏伯才;陈立华;淳于永昕;张志华;郑万国;;相移干涉测量中的相移误差自适应修正研究[A];第十四届全国光学测试学术讨论会论文(摘要集)[C];2012年

5 郑德锋;王向朝;;一种新型纳弧度分辨率角位移干涉测量仪[A];第十一届全国光学测试学术讨论会论文(摘要集)[C];2006年

6 李黎;曾亮;陈怀艳;唐歌实;邵华;周率;陈略;曹芸;;连线干涉测量系统链路时延标定及分析[A];中国宇航学会深空探测技术专业委员会第七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0年

7 陈略;唐歌实;陈明;侯孝民;李黎;邵华;;一种连线干涉测量信号处理方法及实验验证[A];中国宇航学会深空探测技术专业委员会第七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0年

8 李黎;曾亮;唐歌实;邵华;周率;陈略;曹芸;;连线干涉测量系统链路时延标定及分析[A];中国宇航学会深空探测技术专业委员会第七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0年

9 何国田;廖昌荣;黄尚廉;张亮;蒋合伦;杨兴;;抗干扰型SPM-LD实时面形干涉测量仪[A];2008中国仪器仪表与测控技术进展大会论文集(Ⅰ)[C];2008年

10 谢伟明;吴运刚;杨建军;;三维密度场干涉测量研究[A];流动显示’2002第五届全国流动显示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2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7条

1 左芬;同步移相干涉测量的抗振技术研究[D];南京理工大学;2008年

2 马龙;白光扫描干涉测量方法与系统的研究[D];天津大学;2011年

3 韦海军;星载SAR干涉测量DEM精度提高数据处理技术[D];国防科学技术大学;2012年

4 苏志德;高精度干涉测量随机移相技术研究[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长春光学精密机械与物理研究所);2013年

5 蒋廷臣;星载宽幅合成孔径雷达干涉测量形变监测理论与应用研究[D];武汉大学;2010年

6 徐建程;相位干涉测量的信息理论分析[D];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2009年

7 李爱国;基于时序差分干涉测量的黄土沟壑矿区地表沉降监测研究[D];长安大学;2014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杨金霖;波长调制式绝对距离干涉测量关键技术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5年

2 陈小英;极化SAR干涉测量地形参数方法研究[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电子学研究所);2002年

3 马森;基于光线扫描的纳米表面三维干涉测量系统[D];北京交通大学;2012年

4 张祥;地基SFCW SAR差分干涉测量技术研究[D];国防科学技术大学;2011年

5 陈素华;稀疏干涉测量的综合孔径微波辐射成像方法研究[D];华东交通大学;2015年

6 许静;剪切干涉测量光学元件的波前重建方法及其仿真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0年

7 姜江;D-InSAR技术在城市地面沉降监测中的应用研究[D];辽宁工程技术大学;2008年

8 张珂;ENVISAT ScanSAR干涉数据处理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14年

9 朱培;基于光谱分辨的单帧式绝对程差测量[D];浙江大学;2012年

10 梁军;雷达干涉测量及其在青藏铁路沿线地面形变监测中的应用研究[D];成都理工大学;2007年



本文编号:2003769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dizhicehuilunwen/2003769.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2f3b5***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