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维激光扫描技术在古建筑修缮测绘中的应用
本文关键词:三维激光扫描技术在古建筑修缮测绘中的应用,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施工技术
·上海建设科技
2011年
第4期·
三维激光扫描技术在古建筑修缮测绘中的应用
周立
李明
毛晨佳
吕晓洁
洛阳市文物工作队
上海测源数码科技有限公司
摘要国家重要古建筑在大规模修复前要求进行精确的测绘工作,以取得较完备的科学记
录档案。通过采用先进的三维激光扫描技术对洛阳安国寺大雄殿进行测绘,体现了三维激光扫描技术在古建筑测绘和修缮中的优势。为古建筑保护规划和修复提供第1手资料。
关键词古建筑测绘三维激光扫描点云数据古建筑现状图
1安国寺大雄殿的结构及现状初期人们对建筑的认识不足,盲目扩大殿的内部空间,将中柱由乳袱等高部位砍断,中柱仅残存一小段,但彩绘还清晰可见。中柱做法为北方地区少见。第3缝当心间梁架结构同第2缝梁架,,但前中金柱的位置却有变化,采用移柱造手法,前中金柱前移至下金位置,由此梁架前面原来的四椽袱前后乳袱改为四椽袱前
牵后乳袱,这种只移前柱的做法也实
为少见,具有典型的地方特色。袱身呈椭圆形,脊和三椽袱与枋之间使用一斗三升的攀间铺作。
殿内金柱采用移柱造,柱下采用覆盆式莲花柱础、古镜柱础,从柱础雕刻的型制上看出各时代对大殿进行过大修。莲花覆盆式柱础最早可以追溯到唐代。五代、金、元、明都对其进行过大修,从清代最后基本采用了明、清1次大修时所保留下的构件上看,时期的手法,早期的手法已无从寻觅。
安国寺大雄殿周围的违法建筑拥挤,加之大雄殿遇雨季排水不畅,地基已下陷,直接造成屋面4个角角科斗拱发生偏移。屋面防雨层受损,受雨水浸泡,致使屋面瓦面脱落,内部木构件糟朽,由雨水造成大雄殿受损的占80%。南侧正立面屋面保存稍好,屋檐由于小连檐糟朽严重,造成瓦口木基本无法承托屋檐的华头筒瓦和垂头,加之雨水风雪的冲刷,造成屋檐檐口瓦面10%的坍塌。北立面屋面有60%坍塌,山面有40%坍塌。坍塌集中体现在出檐处,同时屋面上还长满了杂草和小树。南侧正立面仔角梁断裂变形,翼角坍塌;偏东侧墙面严重倾斜,屋面墙体下滑。屋顶吻兽全部丢失,套兽仅余1个。七架梁断裂,中金檩劈裂,攀间铺作50%损坏,均使小斗不
安国寺位于唐代立德坊东南邻新潭(今洛阳市
老城西南隅敦志街)。始建于唐代咸通年间(860年明洪武初(1370)重修,清嘉庆十八年-873年),
(1813)改称钟楼寺,后又称安国寺。现在安国寺仅存天王殿台基和残破大雄殿,其他建筑全被拆除或改建。安国寺是河南省文物保护单位。
安国寺大雄殿为单檐歇山式建筑,面宽5间,进深3间。灰瓦覆顶,飞檐翘角。檐柱柱头有斜杀(明代手法,最晚为清初作法)。前檐斗拱为四铺作单下昂计心造,栌斗少存斗幽,昂头较扁薄,昂嘴为琴面昂(明代手法),昂头下刻出假华头子,耍头为龙头。补间铺作,当心间1朵,次、梢间各1朵。侧檐斗拱亦为四铺作单下昂计心造,每间补间铺作1朵,栌斗少存斗幽,昂头已被锯掉,但昂头下刻出假华头子仍有保留,耍头为蚂蚱头。转角铺作假昂,耍头亦为龙头。各朵铺作间砖砌拱眼壁。梁架结构为八架椽屋。第1缝山面梁架为六椽袱(清为采步金),前后牵(清为单步梁),依次为:转角老角梁后尾→栌斗→攀间枋→皿板→小栌斗→承托牵梁头。六椽袱梁身由3根丁袱梁(清为顺爬梁)承托,中间1根丁袱梁上立蜀柱,蜀柱柱头设攀间铺作,支撑六椽袱梁身中部,攀间铺作栌斗下设攀间枋,攀间枋与蜀柱相连部位置角背,梁下施3朵攀间铺作均为单拱,间距1.552m、
第2缝次间梁架为四椽袱前后乳袱(双步1.366m。梁),脊
下设攀间铺作,大叉手顶端与攀间铺作华
拱相连,形成蜀柱、叉手与攀间铺作承托脊博,四椽袱梁身中部下立冲天柱支撑柱头置角背。由于建国
-47-
本文关键词:三维激光扫描技术在古建筑修缮测绘中的应用,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203260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dizhicehuilunwen/20326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