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ebGIS与MobileGIS协同技术的研究与应用
本文选题:万维网地理信息系统 + 移动地理信息系统 ; 参考:《中国海洋大学》2013年硕士论文
【摘要】:自从1946年诞生以来,计算机逐渐在我们的社会生活中扮演越来越重要的角色,我们也逐步迈入计算机时代,,同时也带来了一系列的计算模式的变革。地理信息系统(GIS)也随着计算机的发展进入了新的阶段,在决策支持方面得到了广泛的认可。20世纪60年代科学家们提出了互联网(Internet)的概念,到了20世纪90年代,由于计算机的发展和普及,随后Internet在全世界兴起,不仅带来了网络计算的概念,而且使我们进入了真正网络化的时代,GIS的发展也跟着进入了黄金时代,Web技术和GIS技术相结合,最令人激动的产物就是万维网地理信息系统(WebGIS),也带来了真正大众化的GIS。而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移动通信技术与互联网技术、数据库等技术融合,在智能化电子通信设备的推动下,一种新的计算模式——移动计算应运而生,信息产业进入 后PC时代‖,一种无处不在的计算,同时也带来了GIS的另一个产物移动地理信息系统(MobileGIS),一种无处不在的GIS。WebGIS和MobileGIS两大GIS的产物,随着时代的发展,二者必然会结合共同发展,共同为用户提供GIS服务,推动GIS的进一步发展。本文主要研究WebGIS与MobileGIS的协同技术,针对二者的特点探讨了如何将这两项技术更好的结合,并在现实生活中得到更好的应用。本文主要研究内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GIS系统框架服务的协同技术; 2、数据存储与数据调度的协同技术; 3、底层地图及坐标的统一。 最后,论文以国家科技型中小企业技术创新基金项目——基于地理信息和位置服务的Web3D/SNS虚拟社区平台为例介绍了WebGIS与MobileGIS协同技术的具体应用情况。详细介绍了基于该技术并且结合虚拟现实技术和移动通信技术开发校园移动拼车系统的实现过程。
[Abstract]:Since its birth in 1946, computer has gradually played a more and more important role in our social life. Geographic Information system (GIS) has also entered a new stage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computer. In the aspect of decision support, scientists put forward the concept of Internet (Internet) in 1960s. Because of the development and popularization of computer, the rise of Internet in the world has not only brought the concept of network computing, but also made us enter into the real era of networking. The development of GIS has also entered the golden age of combining Web technology and GIS technology. The most exciting product is the World wide Web Geographic Information system (WebGIS), which also brings the truly popular GIS.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information technology, mobile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nternet technology, database and other technologies, driven by intelligent electronic communication equipment, a new computing mode-mobile computing came into being.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the times, the information industry has entered the post-PC era, one kind of computing is everywhere, and at the same time, it brings another product of GIS, Mobile GIS, a product of GIS.WebGIS and MobileGIS. Both of them will combine the development of GIS and provide GIS service to users, and promote the further development of GIS. This paper mainly studies the cooperative technology of WebGIS and Mobile GIS, and discusses how to combine the two technologies better and get better application in real life according to the characteristics of the two technologies. The main contents of this paper are as follows: (1) collaborative technology of GIS frame service; (2) collaborative technology of data storage and data scheduling; (3) unification of bottom map and coordinate. Finally, the paper introduces the application of WebGIS and Mobile GIS based on WebGIS / SNS virtual community platform based on geographic information and location service. The realization process of campus mobile carpool system based on this technology and combined with virtual reality technology and mobile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s introduced in detail.
【学位授予单位】:中国海洋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3
【分类号】:P208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黄珍华;;基于客户端模式的WebGIS实现技术的研究及其发展趋势[J];科技广场;2006年08期
2 王培;蒋平安;盛建东;陈鹏翔;;基于WEB的农业基础地理信息系统探索[J];新疆农业大学学报;2008年03期
3 张太鹏;;基于WebGIS的旅游地理信息系统设计[J];测绘与空间地理信息;2010年05期
4 迟文学;吴信才;;基于WebGIS水质综合评价信息系统研究[J];测绘科学;2006年05期
5 莫军凯;曹建君;蔡喜琴;段兴;刘慧明;;WebGIS在甘肃省情信息系统中的应用[J];遥感技术与应用;2006年04期
6 胡林;;WebGIS的发展现状和实现方法研究[J];福建电脑;2007年05期
7 王琳;;WebGIS技术在气象行业中的应用[J];科技广场;2007年05期
8 赵娜;;Ajax技术在WebGIS中应用的发展趋势[J];湖北经济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1年08期
9 邱志宏,黄力;ASP.NET在WebGIS的运用[J];现代电子技术;2005年20期
10 李海燕;罗春雨;高玉慧;崔玲;;基于WebGis的自然保护区地理信息系统应用探讨——以洪河自然保护区为例[J];国土与自然资源研究;2008年04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田丽;;基于WebGIS的八五九农场耕地地理信息系统的设计与实现[A];中国农业工程学会2011年学术年会(CSAE 2011)论文摘要集[C];2011年
2 高雪山;廖征红;;WebGIS的基本原理及在广东省三防信息查询系统中的应用[A];中国水利学会2003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3年
3 罗英伟;汪小林;张建伟;付洪军;许卓群;;构件化WebGIS中的缓存框架[A];中国地理信息系统协会第三次代表大会暨第七届年会论文集[C];2003年
4 刘来兰;高剑锋;;基于WEBGIS技术的太湖渔业综合管理信息系统设计与实现[A];江苏省测绘学会2011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1年
5 王喜文;;基于Google Maps的汶川地震数据记录[A];中国地震学会空间对地观测专业委员会2009年学术研讨会论文摘要集[C];2009年
6 王冀;黄晓辉;;基于WEBGIS的广西飞机作业决策系统[A];第27届中国气象学会年会人工影响天气与云雾物理新技术理论及进展分会场论文集[C];2010年
7 李亦纲;崇美英;曲国胜;张宁;;浅谈WEBGIS在防震减灾中的应用[A];第四届全国青年地质工作者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1999年
8 蔡勇;胡晓荣;殷丽琼;谈帅;;基于WebGIS的水利地理信息系统研究与实现[A];第十三届华东六省一市测绘学会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11年
9 王立平;傅作良;;WebGIS在公路信息系统中的应用研究[A];第一届全国公路科技创新高层论坛论文集智能交通与机电工程卷[C];2002年
10 蒋心晓;李新星;;基于WebGIS的雷情信息可视化发布系统设计[A];'2010系统仿真技术及其应用学术会议论文集[C];2010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本报记者 赫丽萍;BRR携手BIM 助力灾后重建[N];中华建筑报;2008年
2 本报记者 赫丽萍;重建基础设施 BIM大显身手[N];中华建筑报;2008年
3 秘晓东 陈学君;甘肃省局建设气象地理信息系统[N];中国气象报;2004年
4 方裕;我国GIS软件产业渐成气候[N];中国测绘报;2006年
5 杜斌 范小洁;湖北省实施地理信息系统工程测绘管理规定[N];中国测绘报;2006年
6 洪瑛邋刘祝明;云南数字乡村地理信息系统试点项目建成[N];中国测绘报;2008年
7 记者马士龙;全国首家区县级地理信息系统通过鉴定[N];中国信息报;2003年
8 白杉;“数字农业”取得可喜成绩[N];安徽经济报;2003年
9 本报记者 陈江 本报实习生 陈倩;迈向GIS时代[N];广西日报;2005年
10 王大力;地理信息系统建设中的几个问题[N];中国测绘报;2006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舒永钢;WebGIS旅游信息搜索功用研究及应用[D];浙江工商大学;2012年
2 陶克;基于WebGIS的铁路绿色选线决策支持系统研究[D];中南大学;2013年
3 段建华;基于WebGIS的分布式接处警系统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10年
4 黄健;基于3D WebGIS技术的地质灾害监测预警研究[D];成都理工大学;2012年
5 张谷丰;基于WebGis的农作物病虫预警诊断平台[D];南京农业大学;2009年
6 韩露;中国岩石圈三维结构数据库网络服务功能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06年
7 唐运海;城市园林绿化综合管理信息系统研建[D];北京林业大学;2010年
8 迟文学;面向服务的搭建式软件开发技术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08年
9 陈永华;WebGIS三维可视化的研究[D];解放军信息工程大学;2000年
10 方坤;基于RIA技术的构件式WebGIS表现层技术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09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赵芳;基于开源WebGIS平台的地理信息系统应用研究[D];郑州大学;2010年
2 范昆鹏;基于WEBGIS的工程项目管理系统[D];武汉理工大学;2004年
3 陶冶;基于WebGIS的外来入侵物种数据库管理系统的研究[D];北京邮电大学;2010年
4 高晓燕;基于INTERNET地理信息系统WEBGIS技术的研究与实现[D];北京工业大学;2003年
5 石文博;基于.NET技术的WebGIS平台的研究与实现[D];中南大学;2010年
6 詹骞;WEBGIS在环境信息共享中的研究与实现[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03年
7 罗庆洲;基于GML的WebGIS理论与实践探讨[D];华东师范大学;2004年
8 徐世廷;WebGIS在气象预测中的应用研究[D];吉林大学;2010年
9 刘宝锋;基于WebGIS数字矿山软件体系架构[D];西安科技大学;2010年
10 赵静;基于WEBGIS的园区物业管理研究实现[D];西安理工大学;2003年
本文编号:2054424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dizhicehuilunwen/205442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