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测绘论文 >

小麦农情信息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发布时间:2018-06-29 16:26

  本文选题:小麦农情数据 + 数据模型 ; 参考:《农机化研究》2014年02期


【摘要】:为了实现小麦农情数据的快速收集、整理、加工、输出和共享,提高小麦农情数据管理效率,从而更好地为预测、决策和科学研究服务,设计并实现了基于模型和GIS的小麦农情信息管理系统。系统设计了小麦各生育时期数据模型,基于模型实现了对小麦农情数据的增删改查,基于GIS组件实现地图管理,并进一步实现了小麦农情数据的加工、整理与统计分析功能。系统的设计与开发结合北京市农业技术推广站小麦农情信息管理实际工作,使用了大量历史数据进行系统的测试,在数据管理的各个阶段,有效提高了工作效率。
[Abstract]:In order to quickly collect, organize, process, export and share the wheat agricultural data, and improve the efficiency of wheat agricultural data management, and thus better serve for prediction, decision-making and scientific research, A wheat agricultural information management system based on model and GIS is designed and implemented. The data model of each growing period of wheat was designed systematically. Based on the model, the adding and deleting of wheat agricultural data was realized, the map management was realized based on GIS component, and the functions of processing, sorting and statistical analysis of wheat agricultural data were further realized. The design and development of the system is combined with the actual work of wheat agricultural information management in Beijing Agricultural Technology Promotion Station. A large number of historical data are used to carry out the systematic test. The efficiency of the system is effectively improved in every stage of data management.
【作者单位】: 山东农业大学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国家农业智能装备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农业部农业信息技术重点实验室;
【基金】:国家“863计划”项目(2013AA040401,2012AA101901)
【分类号】:TP311.52;S512.1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7条

1 温淑萍;张冬;王琛;周蕾;赵晓明;;面向集成的“三农”信息采集系统——农业数据信息统计网络平台[J];安徽农业科学;2011年36期

2 孙荣荣;姜国金;;基于GIS和KPCA的农业空间数据特征提取研究[J];农业网络信息;2010年02期

3 郭军升;论农业信息资源管理[J];农村经济与科技;2005年11期

4 李光泉;;农业信息系统中的安全访问控制研究[J];农机化研究;2010年05期

5 刘忠;中国农业管理信息系统发展现状、问题、趋势与对策[J];农业工程学报;2005年S1期

6 戎恺;李琳一;刘召峰;杨子锐;黄禧亮;;基于SOA的区县级农业资源信息数据管理和共享平台设计与实现[J];遥感技术与应用;2009年04期

7 台社红,安丽清,李国靖,何国金,胡德永,王威,焦伟利;地理信息系统(GIS)在北京农业中的应用[J];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2005年03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杨建仓;我国小麦生产发展及其科技支撑研究[D];中国农业科学院;2008年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张伟杰;何少芳;林森馨;;中山市农村信息管理系统研发与推广应用[J];广东农业科学;2008年12期

2 王峰;胡大辉;;农业信息系统中的信息安全问题及防范措施[J];广东农业科学;2012年21期

3 宗义湘;张国梅;杨永明;;2004—2010年河北省小麦生产环节的成本收益分析[J];贵州农业科学;2013年04期

4 杨成;;农村事物信息管理系统的研发与推广[J];计算机光盘软件与应用;2013年18期

5 黄亚萍;许友清;;基于GIS的土壤种植适宜性评价系统建设[J];现代测绘;2010年06期

6 王博;罗微;张培松;;信息技术在农业资源管理中应用的现状与展望[J];农业网络信息;2009年09期

7 杨虹;徐冬林;胡立君;;中粮集团打造小麦产业链研究[J];粮油仓储科技通讯;2011年01期

8 翁梅;张文狮;尹红征;;基于GIS技术的河南省重点保护植物管理信息系统设计与分析[J];河南农业大学学报;2011年01期

9 徐刚;陈天恩;陈立平;王彦集;郜允兵;;基于ARIS的农业信息采集平台需求分析方法[J];农业工程学报;2009年08期

10 文新亚;陈阜;;基于DSSAT模型模拟气候变化对不同品种冬小麦产量潜力的影响[J];农业工程学报;2011年S2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2条

1 谢蓉;农业经济运行动态监测系统研究与构建[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2 庄道元;基于农户视角的粮食作物主导品种推广绩效研究[D];南京农业大学;201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于首清;基于3S技术的吕镇村信息管理系统设计与实现[D];华中农业大学;2010年

2 罗艺;基于WebGIS的作物生产管理信息系统建设[D];山东农业大学;2010年

3 徐键辉;粮食生产的能源消耗及其效率研究[D];浙江大学;2011年

4 李珂;以信息流为导向的应急质量管理[D];西北大学;2011年

5 马俊强;北京市县域农业资源管理信息化模式研究[D];中国农业科学院;2011年

6 韩松;数字村庄管理信息系统研究、开发与应用[D];华中农业大学;2011年

7 陆玉莹;信息化对江苏省农村经济增长贡献的实证分析[D];南京邮电大学;2012年

8 卢闯;基于Skyline的农业资源三维地理信息系统框架设计与实现[D];中国农业科学院;2011年

9 祝利莉;基于WebGIS的浙江省农业资源信息系统的设计与实现[D];浙江大学;2007年

10 王贞;中国燕麦填图[D];兰州大学;2007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田纪春,陈建省,张永祥,王延训;我国优质专用小麦供求现状及发展思路[J];山东农业科学;2000年03期

2 陆成彬,程顺和,张伯桥,高德荣;加强弱筋小麦的选育与产业化开发[J];安徽农业科学;2002年02期

3 庞永青;杨林楠;张丽莲;;基于WebGIS的农田土壤信息管理平台的设计与实现[J];安徽农业科学;2009年05期

4 张祥甫;沈明霞;熊迎军;;基于ARM·GPS和GPRS的农田信息查询终端的实现[J];安徽农业科学;2010年07期

5 信乃诠;实现2000年粮食目标1万亿斤的科技对策[J];北京农业;1995年06期

6 余金树;澳大利亚小麦局风险管理及对我国农副产品产销的启示[J];北京市农业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1年03期

7 娄源功;农业协议约束下的中国小麦贸易自由化研究[J];商业研究;2002年21期

8 沙宗尧,边馥苓;广州市农业地理信息系统的设计与应用开发[J];测绘通报;2004年03期

9 罗俊峰,杨利国,姜勋平;肉羊生产日常管理系统的研制[J];中国草食动物;2002年04期

10 徐冠华,田国良,王超,牛铮,,郝鹏威,黄波,刘震;遥感信息科学的进展和展望[J];地理学报;1996年05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2条

1 赵广才;;黄淮海平原小麦生产及优质专用小麦产业带建设[A];21世纪作物科技与生产发展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2002年

2 于振文;;我国小麦生产现状与发展小麦生产能力的思考[A];全国小麦栽培科学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纪绍勤;我国农业科技创新体系研究[D];中国农业科学院;2005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3条

1 王积军;我国小麦国际竞争力及发展对策研究[D];中国农业大学;2004年

2 冯继红;小麦供需均衡状况分析[D];河南农业大学;2005年

3 郑国权;乡镇综合信息数字化服务平台建设设计与研究[D];重庆大学;2008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张一扬;肖汉乾;周冀衡;胡溶容;;湖南省烟草平衡施肥地理信息系统的开发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2007年08期

2 潘永地;陶正明;吴志刚;;基于GIS的温郁金适宜种植区分析[J];中药材;2010年04期

3 戚国强,周保平,钮志勇;基于专家系统的大豆栽培模拟优化决策咨询系统[J];农业机械学报;2005年09期

4 苏永秀;李政;孙涵;;基于GIS的广西甘蔗种植气候区划[J];中国农业气象;2006年03期

5 蒋宗孝;林玉琪;郑美秀;张冬松;翁文舜;毛荣芳;;三明市甘薯安全生长的气候条件分析及气候区划[J];福建农业科技;2005年06期

6 马新明;周永娟;陈伟强;熊淑萍;;基于GIS的河南省棉花自然生产潜力研究[J];棉花学报;2006年05期

7 雷玄肆;;地理信息系统在浮梁县种植双季稻热量条件分析与区划中的应用[J];河北农业科学;2008年03期

8 张文龙;郭阳耀;;基于山东省非粮土地利用的甜高粱适宜种植区分布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2010年24期

9 王继永;赵润怀;孙成忠;陈士林;刘召芹;魏建和;肖小河;周应群;;基于TCMGIS-Ⅰ的乌拉尔甘草生态适宜区分析[J];中国现代中药;2006年08期

10 王飞;;GIS支持的福建省秋花生种植气温适宜性评价[J];中国农业气象;2007年0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雷玄肆;;地理信息系统在浮梁县双季稻区划中的应用[A];中国气象学会2008年年会气候资源应用研究分会场论文集[C];2008年

2 王秀珍;杨忠恩;黄敬峰;王人潮;;基于GIS的水稻长势遥感监测方法研究[A];新世纪气象科技创新与大气科学发展——中国气象学会2003年年会“农业气象与生态环境”分会论文集[C];2003年

3 邹金秋;吴文斌;;基于GIS的牧草适宜性决策系统构建[A];中国草业可持续发展战略论坛论文集[C];2004年

4 尹东;;基于GIS的甘肃省陇南油橄榄气候适宜性区划[A];地理学与生态文明建设——中国地理学会2008年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C];2008年

5 郭兰萍;黄璐琦;阎洪;吕冬梅;蒋有绪;;基于3S的苍术道地药材研究(一)——苍术道地药材气候生态特征研究[A];全国第二届中药资源生态学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6 李向林;D.B.Hannaway;C.Daly;;基于地理信息系统的牧草适宜度评价[A];中国草学会饲料生产委员会第15次饲草生产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7 苏永秀;李政;孙涵;;基于GIS的广西甘蔗种植气候区划研究[A];中国气象学会2005年年会论文集[C];2005年

8 王飞;邢世和;;地理信息系统与数学模型集成技术在福建甘蔗气候适生地评价中的应用[A];土壤资源持续利用和生态环境安全——中国土壤学会第十一届二次理事扩大会议暨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9年

9 董志坚;;数字化烟草生产技术的构想[A];2005年全国学术年会农业分会场论文专集[C];2005年

10 陆魁东;黄晚华;肖汉乾;张超;谢佰承;;生态环境因子GIS小网格化在湖南烟草可种植区划中的应用[A];中国气象学会2007年年会生态气象业务建设与农业气象灾害预警分会场论文集[C];2007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5条

1 范云伟;因地制宜种植中药材有据可依[N];中国医药报;2006年

2 贵烟办;贵州省烟草区划地理信息系统项目通过验收[N];东方烟草报;2010年

3 雷明朗邋孙廷娟;涪陵 田间吃套餐水稻增产量[N];农民日报;2008年

4 记者 张良;推广近百万亩 增收三千多万[N];绍兴日报;2006年

5 记者 陈云芬;甘蔗原料高效管理系统国内领先[N];云南日报;2009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2条

1 石淑芹;基于多源数据的吉林省玉米生产力区划研究[D];中国农业科学院;2009年

2 陈伟强;基于GIS的烟草施肥决策支持系统研究[D];解放军信息工程大学;2009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严俊霞;基于Arc View的山西省农作物种质资源信息系统的建设[D];山西大学;2005年

2 苏伟;优质小麦施肥决策信息系统及土壤养分空间变异研究[D];山东农业大学;2004年

3 张乐为;小麦精准生产灌溉处方生成方法的研究[D];河北农业大学;2009年

4 于向鸿;基于互联网的玉米模拟器应用研究[D];中国农业科学院;2005年

5 康晓洁;豆类管理信息系统的设计与实现[D];中国农业科学院;2013年

6 宋健;小麦农情信息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D];山东农业大学;2013年

7 方国斌;基于VB的上海农场水稻标准化生产管理信息系统研究与开发[D];扬州大学;2006年

8 刘蕾;地理信息系统和棉花专家系统的结合和应用[D];新疆农业大学;2002年

9 彭云龙;基于GIS的小麦栽培空间信息系统的研究[D];山东农业大学;2005年

10 董倩;基于RS和GIS的冬小麦总产预测研究[D];河北师范大学;2007年



本文编号:2082691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dizhicehuilunwen/2082691.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ae2f3***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