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测绘论文 >

基于RS和GIS的广西北部湾经济区生态承载力研究

发布时间:2018-07-04 17:23

  本文选题:RS + GIS ; 参考:《广西大学》2013年硕士论文


【摘要】: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我国的资源与环境也面临重大的问题,资源与环境的和谐是可持续发展的基础。可持续发展应该控制在一定的的生态承载力供给范围之内,因此,研究区域生态承载力的供给情况、变化趋势以及空间格局分布,建立基于生态承载力基础上的环境规划、环境管理政策,确保人类生存环境健康和谐,具有很大的实践和理论意义。 本文基于生态足迹的基本理论方法,利用RS、GIS空间技术和手段,从图斑、县、市三级不同空间尺度对1990年、2000年、2005年至2010年的广西北部湾经济区生态承载力的供给进行定量计算和空间格局分析。结果表明: (1)2010年广西北部湾经济区人均生态承载力为0.5560gha/cap,其中,南宁市、北海市、钦州市、防城港市的人均生态承载力分别为:0.5875gha/cap、0.4799gha/cap、0.4591gha/cap、0.8666gha/cap。 (2)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各利用类型土地面积呈波动变化。从1990年到2010年20年间总体趋势是,耕地面积增加97.28km2,林地面积减少527.65km2,草地面积增加197.36km2,水域面积增加6.30km2,建设用地面积面积增加336.99km2. (3)广西北部湾经济区人均生态承载力从1990年的0.7267gha/cap,到2010年人均生态承载力减少到0.5560gha/cap,20年间人均生态承载力减少0.1707gha/cap。从1990年到2010年广西北部湾经济区生态承载力构成比较稳定,各土地利用类型提供的人均生态承载力占有比重从大到小依次是耕地、林地、建设用地、水域、草地。其中,耕地所占比例的变化范围为55.54%-57.56%,林地所占比例的变化范围34.19%-36.91%,建设用地所占比例的变化范围6.44%-7.70%,水域所占比例的变化范围0.30%-0.33%,草地所占比例的变化范围0.55%-0.58%。 (4)广西北部湾经济区生态承载力供给空间分布极不均匀,表现为地带性分布与局地性分布相符合的分布格局。整体以两大山脉大明山和十万大山为分隔带,两大山脉两侧生态承载力较高。各市内部生态承载力供给也呈不均匀分布,其中,南宁市南部和中部、北海市南部、钦州市西南部、防城港市东南部生态承载力较高,其他地区的则较低。 (5)广西北部湾经济区生态承载力在维持主体相对稳定的同时,各土地利用类型生态承载力转移较为频繁,而且转移方向以及转移趋势各有不同。其中南宁市城区和沿海地区的转移量较大。
[Abstract]:With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economy, China's resources and environment are faced with great problems. The harmony between resources and environment is the basis of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should be controlled within a certain supply range of ecological carrying capacity. Therefore, the supply situation, changing trend and spatial pattern distribution of regional ecological carrying capacity are studied, and the environmental planning based on ecological carrying capacity is established. The policy of environmental management is of great practical and theoretical significance to ensure the health and harmony of human living environment. Based on the basic theory and method of ecological footprint, this paper makes use of RS GIS spatial technology and means, from map spot, county, The supply of ecological carrying capacity of Guangxi Beibu Gulf Economic Zone in 1990, 2000 and 2005 to 2010 was calculated quantitatively and the spatial pattern was analyzed at different spatial scales. The results show that: (1) in 2010, the per capita ecological carrying capacity of Guangxi Beibu Gulf Economic Zone was 0.5560gha / cap. among them, Nanning City, Beihai City, Qinzhou City, The per capita ecological carrying capacity of Fangchenggang city is 0.5875gha / capo 0.4799gha / capo 0.4591gha / capo 0.8666ghar / cap. (2) the land area of different types of land use in Guangxi Beibu Gulf Economic Zone fluctuates. The overall trend from 1990 to 2010 is: The cultivated land area increased 97.28km2, the woodland area decreased 527.65km2, the grassland area increased 197.36km2, the water area increased 6.30km2, the construction land area increased 336.99km2. (3) the per capita ecological carrying capacity of Guangxi Beibu Gulf Economic Zone increased from 0.7267gha/ capper in 1990 to the per capita health in 2010. The per capita ecological carrying capacity was reduced by 0.1707gha / cap in 20 years to 0.5560gha / cap. From 1990 to 2010, the composition of ecological carrying capacity in Guangxi Beibu Gulf Economic Zone was relatively stable. The proportion of ecological carrying capacity per capita provided by each land use type was from large to small in order of cultivated land, woodland, construction land, water area and grassland. Of which, The change range of the proportion of cultivated land is 55.54-57.56, the proportion of forest land 34.19-36.91, the proportion of construction land 6.44-7.70, the proportion of water area 0.30-0.33 and the proportion of grassland 0.55-0.58. (4) Guangxi. The spatial distribution of ecological carrying capacity in the Beibu Gulf Economic Zone is extremely uneven. The distribution pattern of zonal distribution is consistent with that of local distribution. The two mountain ranges are separated by Daming Mountain and 100000 Dashan. The ecological carrying capacity of the two mountain ranges is high. The supply of ecological carrying capacity in each city is also uneven. Among them, the ecological carrying capacity of the south and middle of Nanning City, the south of Beihai City, the southwest of Qinzhou City and the southeast of Fangchenggang City are relatively high. Other areas are lower. (5) the ecological carrying capacity of Guangxi Beibu Gulf Economic Zone is relatively stable while the ecological carrying capacity transfer of each land use type is more frequent and the transfer direction and transfer trend are different. Nanning City and coastal areas of the transfer of a larger amount.
【学位授予单位】:广西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3
【分类号】:X321;P208;TP79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赵西安,杨俊;可持续发展与我国RS,GIS教育[J];测绘通报;2000年06期

2 邓文胜;刘海;王昌佐;;基于RS、GIS与生态足迹法的孝感市生态规划[J];经济地理;2007年04期

3 赵文吉,张松梅,晋佩东;GIS技术在区域地质调查中的应用[J];贵金属地质;2000年03期

4 范泽孟,颉耀文;基于RS与GIS技术的城郊土地利用现状调查和动态监测分析——以兰州市西固区为例[J];兰州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2年04期

5 邹亚荣,张增祥,周全斌,谭文彬;遥感与GIS支持下的中国草地动态变化分析[J];资源科学;2002年06期

6 邹亚荣,赵晓丽,张增祥,周全斌,谭文彬;遥感与GIS支持下的中国草地动态变化分析[J];国土资源遥感;2002年01期

7 赵巧红;张敬东;何瑞珍;;GIS与RS在城市规划中的应用研究[J];安徽农学通报;2007年06期

8 孙旭红;;RS、GIS在城市规划监测中的应用[J];太原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6年01期

9 潘宝玉,王贵祥;3S技术集成及其在地质领域中的应用[J];山东地质;1998年04期

10 李震,孙文新,曾群柱;综合RS与GIS方法提取青藏高原冰川变化信息——以布喀塔格峰为例[J];地理学报;1999年03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张峰;阮柏林;张鹏林;;集成新型RS和GIS技术的土地利用动态变化监测方法研究[A];现代测量技术与地理信息系统科技创新及产业发展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2 高俊;田毅;陈建平;;基于RS和GIS的大比例尺城市土地利用现状调查分类研究——以北京市宣武区为例[A];《测绘通报》测绘科学前沿技术论坛摘要集[C];2008年

3 商震;翟永梅;;基于RS与GIS功能互补性的震害评估方法浅析[A];第三届全国城市与工程安全减灾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0年

4 曾彬;;基于RS与GIS技术的汶川地震非重灾区滑坡灾害分布规律研究——以陕西省宁强县为例[A];发挥资源科技优势 保障西部创新发展——中国自然资源学会2011年学术年会论文集(下册)[C];2011年

5 曾彬;;基于RS与GIS技术的汶川地震非重灾区崩滑灾害分布规律研究——以陕西省宁强县为例[A];地理学核心问题与主线——中国地理学会2011年学术年会暨中国科学院新疆生态与地理研究所建所五十年庆典论文摘要集[C];2011年

6 杨剑;林奎;杨大勇;赵坤荣;姜国强;;RS与GIS在突发性水环境事故应急处置中的应用[A];2010中国环境科学学会学术年会论文集(第二卷)[C];2010年

7 杨剑;林奎;杨大勇;赵坤荣;姜国强;;基于RS与GIS的珠三角地区土地利用变化研究[A];第二届“测绘科学前沿技术论坛”论文精选[C];2010年

8 齐丽丽;刘勇;董春雨;;基于RS和GIS的青海湖湖面变化三维动态模拟[A];《测绘通报》测绘科学前沿技术论坛摘要集[C];2008年

9 卓静;邓凤东;何慧娟;;基于RS和GIS的延安市生态环境质量动态监测[A];全国农业遥感技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10 庄艳美;尹海伟;孔繁花;孙振如;周艳妮;;基于GIS和RS的湖北省生态敏感性分析[A];第十七届中国遥感大会摘要集[C];2010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林英;我国GIS产业逐步走向成熟[N];光明日报;2009年

2 通讯员 杨黎明 卢伟萍;气象GIS应用联合实验室在广西成立[N];中国气象报;2010年

3 记者 李大庆;地理信息系统之父诠释GIS新理念[N];科技日报;2010年

4 刘建国;地理信息系统(GIS)支持周原地区古代人地关系研究[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0年

5 本报记者 王娟;移动GIS应用井喷还差什么[N];中国计算机报;2011年

6 秦始皇兵马俑博物馆 王亮;GIS在文化遗产地管理中的应用初探[N];中国文物报;2008年

7 记者 刘修兵;滁州将GIS引入文物普查[N];中国文化报;2008年

8 立实;中国GIS协会认真学习贯彻胡锦涛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N];中国测绘报;2009年

9 李响;积极推动我国GIS技术自主创新[N];中国国土资源报;2009年

10 本报记者 张巍巍;影像和GIS的未来走向:简便易用 真实生动[N];科技日报;2009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曹波;基于RS和GIS的小流域综合治理效益评价[D];北京林业大学;2011年

2 曹月娥;基于GIS技术的县级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研究[D];新疆大学;2010年

3 杨同辉;宁波市新农村GIS开发与应用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4 王春;基于VR/GIS一体化城市微观交通虚拟仿真系统的研究与应用[D];中国海洋大学;2010年

5 付博;基于GIS和遥感的长春市宜居性环境评价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6 郭碧云;基于RS和GIS的内蒙古农牧交错带土地利用/覆被变化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0年

7 马海民;基于面向对象的高速铁路网络资源时空GIS研究[D];兰州交通大学;2009年

8 阿玛娜;基于RS和GIS的土地利用/土地覆盖变化检测研究[D];武汉大学;2010年

9 李伟;GIS内多绝缘缺陷产生混合局部放电信号的分离研究[D];重庆大学;2010年

10 杜君;基于GIS的我国小麦施肥指标体系的构建[D];中国农业科学院;201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宋涛;基于GIS和RS的潍坊市城市扩展动态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1年

2 张忠伟;基于RS与GIS海南岛台风灾害对橡胶影响的风险性评价研究[D];海南师范大学;2011年

3 谢卫;基于GIS和RS的战场态势信息系统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10年

4 程鹏;基于RS和GIS的泰安市土地利用变化和城市扩展研究[D];山西师范大学;2010年

5 夏福瑞;基于RS和GIS的自贡市长山盐矿区生态环境评价[D];成都理工大学;2010年

6 万红;基于RS与GIS的黄河三角洲湿地信息提取与分析研究[D];中国石油大学;2010年

7 王一涵;基于RS和GIS的洪河地区湿地生态健康定量评价[D];首都师范大学;2011年

8 齐广慧;基于RS和GIS的油气管道选线方法研究[D];中国石油大学;2011年

9 周从斌;李子溪流域土壤侵蚀遥感监测[D];西南交通大学;2005年

10 周在辉;基于RS和GIS的土地利用变化研究[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10年



本文编号:2096809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dizhicehuilunwen/2096809.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4609f***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