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测绘论文 >

利用GNSS基线分析芦山Ms7.0级地震前后应变演变特征

发布时间:2018-07-08 08:11

  本文选题:芦山Ms.地震 + GNSS基线 ; 参考:《武汉大学学报(信息科学版)》2017年08期


【摘要】:利用中国地壳运动观测网络6个GNSS基准站2011~2014年的观测数据,解算了芦山Ms7.0级地震近场区域的GNSS基线长度变化时间序列。从投影后的平面基线出发,给出了由基线长度变化求解面应变的方法。利用基线线应变、基线所得的最大剪应变、最大面应变和第一、第二剪应变等5个物理量分析了地震前后地壳运动的动态演变过程。线应变序列结果显示,整体地壳形变表现为NW-SE向挤压,S-N向拉张状态,震前线应变异常并不明显,震后经过调整又恢复为原线性变化趋势,总的线应变仍在持续积累。面应变序列结果显示,震前出现了不同程度的非正常偏离,尤其出现了明显的闭锁状态和反向加速过程,整个变化曲线类似抛物线的弧形,与岩石力学形变理论相吻合。由第一剪应变的显著异常变化,推断发震断层南缘在这次地震活动中产生了强大的左旋剪切构造力。
[Abstract]:Based on the observational data of 6 GNSS datum stations of China crustal Movement observation Network from 2011 to 2014, the time series of GNSS baseline length variation in the near field region of the Lushan Ms 7.0 earthquake are calculated. Based on the projected plane baseline, the method of calculating the plane strain from the variation of baseline length is presented. The dynamic evolution of crustal movement before and after the earthquake is analyzed by using five physical quantities: the baseline line strain, the maximum shear strain, the maximum plane strain and the first and second shear strain. The results of linear strain series show that the whole crustal deformation appears to be NW-SE compressional S-N extensional state, the strain anomaly at the front of the earthquake is not obvious, and after the earthquake is adjusted, it is restored to the original linear variation trend, and the total linear strain is still accumulating continuously. The results of plane strain series show that there are different degrees of abnormal deviation before the earthquake, especially obvious locking state and reverse acceleration process. The whole variation curve is similar to the arc of parabola, which is in agreement with the deformation theory of rock mechanics. Based on the remarkable abnormal variation of the first shear strain, it is inferred that the southern margin of the seismogenic fault produced a strong left shear tectonic force in this earthquake activity.
【作者单位】: 河南理工大学测绘与国土信息工程学院;北斗导航应用技术协同创新中心;
【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41404023) 河南省高等学校青年骨干教师培养计划(2016GGJS-041) 河南理工大学博士基金(B2017-15) 河南理工大学青年骨干教师项目(672105/181)~~
【分类号】:P227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徐克科;伍吉仓;王成;;利用GNSS位移时空序列进行断层无震蠕滑特征分析[J];武汉大学学报(信息科学版);2015年09期

2 徐克科;伍吉仓;吴伟伟;;基于GNSS时空数据的瞬态无震蠕滑信息检测[J];地球物理学报;2015年07期

3 金明培;汪荣江;屠泓为;;芦山7级地震的同震位移估计和震源滑动模型反演尝试[J];地球物理学报;2014年01期

4 武艳强;江在森;王敏;车时;廖华;李强;李鹏;杨永林;向和平;邵志刚;王武星;魏文薪;刘晓霞;;GPS监测的芦山7.0级地震前应变积累及同震位移场初步结果[J];科学通报;2013年20期

5 徐锡伟;闻学泽;韩竹军;陈桂华;李传友;郑文俊;张世民;任治坤;许冲;谭锡斌;魏占玉;王明明;任俊杰;何仲;梁明剑;;四川芦山7.0级强震:一次典型的盲逆断层型地震[J];科学通报;2013年20期

6 曾祥方;罗艳;韩立波;石耀霖;;2013年4月20日四川芦山M_S7.0地震:一个高角度逆冲地震[J];地球物理学报;2013年04期

7 张风霜;占伟;孙东颖;;2011年日本9.0级地震前后GPS基线时间序列分析[J];地震研究;2012年02期

8 江在森;武艳强;方颖;李鹏;王武星;;汶川8.0级地震前区域地壳运动与应变场动态特征[J];地震;2009年01期

9 闫伟;牛安福;江在森;A Ponomarev;;昆仑山地震前后基线变化特征研究[J];大地测量与地球动力学;2007年S1期

10 江在森,马宗晋,张希,王琪,王双绪;GPS初步结果揭示的中国大陆水平应变场与构造变形[J];地球物理学报;2003年03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陈为涛;甘卫军;肖根如;王阅兵;连尉平;梁诗明;张克亮;;2016年青海门源M_S6.4地震前的区域地壳形变特征[J];大地测量与地球动力学;2017年08期

2 徐克科;李伟;;利用GNSS基线分析芦山Ms7.0级地震前后应变演变特征[J];武汉大学学报(信息科学版);2017年08期

3 郭颖星;祝爱玉;张东宁;;汶川地震对芦山地震孕震环境影响的数值模拟[J];科学通报;2017年17期

4 陈成;胡凯衡;;汶川、芦山和鲁甸地震滑坡分布规律对比研究[J];工程地质学报;2017年03期

5 畅柳;杨博;张风霜;许明元;杨国华;;基于GPS和水准数据的2013年芦山7.0级地震震源滑动模型[J];地震地质;2017年03期

6 王维;沈红会;叶碧文;田韬;;江苏省近期形变特征分析[J];大地测量与地球动力学;2017年05期

7 曹建平;郑增记;张永奇;韩美涛;宋普伟;;陕西高陵M4.4地震前后断裂活动垂直形变特征综合分析[J];大地测量与地球动力学;2017年04期

8 Jun Li;Chengli Liu;Yong Zheng;Xiong Xiong;;Rupture Process of the M_s 7.0 Lushan Earthquake Determined by Joint Inversion of Local Static GPS Records, Strong Motion Data, and Teleseismograms[J];Journal of Earth Science;2017年02期

9 徐锡伟;吴熙彦;于贵华;谭锡斌;李康;;中国大陆高震级地震危险区判定的地震地质学标志及其应用[J];地震地质;2017年02期

10 徐克科;伍吉仓;;川滇地块现今地壳运动速度场解算与分析[J];测绘工程;2017年03期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徐克科;伍吉仓;吴伟伟;;基于GNSS时空数据的瞬态无震蠕滑信息检测[J];地球物理学报;2015年07期

2 李强;江在森;武艳强;赵静;;利用GPS资料反演海原-六盘山断裂带闭锁程度与滑动亏损分布[J];武汉大学学报(信息科学版);2014年05期

3 XU XiWei;WEN XueZe;HAN ZhuJun;CHEN GuiHua;LI ChuanYou;ZHENG WenJun;ZHNAG ShiMin;REN ZhiQun;XU Chong;TAN XiBin;WEI ZhanYu;WANG MingMing;REN JunJie;HE ZhongTai;LIANG MingJian;;Lushan M_S7.0 earthquake:A blind reserve-fault event[J];Chinese Science Bulletin;2013年Z2期

4 WU YanQiang;JIANG ZaiSen;WANG Min;CHE Shi;LIAO Hua;LI Qiang;LI Peng;YANG YongLin;XIANG HePing;SHAO ZhiGang;WANG WuXing;WEI WenXin;LIU XiaoXia;;Preliminary results pertaining to coseismic displacement and preseismic strain accumulation of the Lushan M_S7.0 earthquake,as reflected by GPS surveying[J];Chinese Science Bulletin;2013年Z2期

5 武艳强;江在森;王敏;车时;廖华;李强;李鹏;杨永林;向和平;邵志刚;王武星;魏文薪;刘晓霞;;GPS监测的芦山7.0级地震前应变积累及同震位移场初步结果[J];科学通报;2013年20期

6 徐锡伟;闻学泽;韩竹军;陈桂华;李传友;郑文俊;张世民;任治坤;许冲;谭锡斌;魏占玉;王明明;任俊杰;何仲;梁明剑;;四川芦山7.0级强震:一次典型的盲逆断层型地震[J];科学通报;2013年20期

7 LIU ChengLi;ZHENG Yong;GE Can;XIONG Xiong;HSU HouTze;;Rupture process of the M_s 7.0 Lushan earthquake, 2013[J];Science China(Earth Sciences);2013年07期

8 SHAN Bin;XIONG Xiong;ZHENG Yong;JIN BiKai;LIU ChengLi;XIE ZhuJun;HSU HouTze;;Stress changes on major faults caused by 2013 Lushan earthquake and its relationship with 2008 Wenchuan earthquake[J];Science China(Earth Sciences);2013年07期

9 XIE ZuJun;JIN BiKai;ZHENG Yong;GE Can;XIONG Xiong;XIONG Cheng;HSU HouTze;;Source parameters inversion of the 2013 Lushan earthquake by combining teleseismic waveforms and local seismograms[J];Science China(Earth Sciences);2013年07期

10 ZHENG Yong;GE Can;XIE ZuJun;YANG YingJie;XIONG Xiong;HSU HouTze;;Crustal and upper mantle structure and the deep seismogenic environment in the source regions of the Lushan earthquake and the Wenchuan earthquake[J];Science China(Earth Sciences);2013年07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闫娜;;江苏省GNSS连续运行参考站网项目通过验收[J];测绘通报;2007年02期

2 ;获境外专业机构青睐,合众思壮高精GNSS产品迈入世界前列[J];北京测绘;2007年02期

3 ;中国GNSS技术打破欧美垄断高精度测量产品角逐国际市场[J];江西测绘;2007年02期

4 ;合众思壮获海外定单标志中国GNSS踏上自主创新成果产业化之路[J];现代测绘;2007年04期

5 ;十年中海达 中国GNSS产业化十年——中海达10周年庆典活动拉开序幕[J];测绘技术装备;2009年03期

6 杨永平;段德磊;;多功能手持GNSS在电力行业的应用[J];电力与电工;2009年03期

7 薄万举;黄立人;李军;程增杰;宋兆山;许明元;李文静;李文一;;GNSS野外检定场[J];测绘科学;2009年S1期

8 季宇虹;王让会;;全球导航定位系统GNSS的技术与应用[J];全球定位系统;2010年05期

9 董春来;周立;史建青;;GNSS多功能实验室的构建与实践[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11年02期

10 Zhan Wei;Zhu Shuang;Yang Bo;Wu Yanqiang;Liu Zhiguang;Meng Xiangang;;Effects of the differences between the ITRF2000 and ITRF2005 models in GNSS data processing[J];Geodesy and Geodynamics;2013年04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张慧君;李孝辉;;GNSS系统时间偏差及其监测与预报[A];2009全国时间频率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9年

2 ;Supporting capability analysis of present spectrum management resources to GNSS IDM in China[A];第三届中国卫星导航学术年会电子文集——S01北斗/GNSS导航应用[C];2012年

3 朱旭;;全球导航卫星系统(GNSS)在空中交通管理中的应用进展[A];中国通信学会第六届学术年会论文集(上)[C];2009年

4 董绍武;;GNSS时间系统及其互操作[A];2009全国虚拟仪器大会论文集(二)[C];2009年

5 孙晓波;李冶天;;多模GNSS高精度授时在电力系统中的应用分析[A];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与自主创新——第十二届中国科学技术协会年会(第四卷)[C];2010年

6 胡晓;高伟;李本玉;;GNSS卫星导航系统关键技术的研究与思考[A];《测绘通报》测绘科学前沿技术论坛摘要集[C];2008年

7 高井祥;闫文林;王坚;;矿山变形灾害GNSS现代化监测技术研究[A];《测绘通报》测绘科学前沿技术论坛摘要集[C];2008年

8 马利华;韩延本;;全球卫星导航系统(GNSS)概述[A];中国地球物理学会第二十三届年会论文集[C];2007年

9 ;A study of ionospheric scintillation effects on Differential GNSS[A];第三届中国卫星导航学术年会电子文集——S08卫星导航模型与方法[C];2012年

10 甄卫民;韩超;杜黎明;陈丽;;我国GNSS开放服务中的干扰检测与减缓计划[A];第三届中国卫星导航学术年会电子文集——S01北斗/GNSS导航应用[C];2012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王娜;我GNSS技术打破国外垄断[N];科技日报;2007年

2 陶渝;重庆建成国土资源GNSS网络信息系统[N];中国测绘报;2011年

3 记者 谢必如 特约记者 白文起 通讯员 陶渝;重庆建成国土资源GNSS网络系统[N];中国国土资源报;2011年

4 王岩;包头用GNSS管理市政布局[N];中国建设报;2010年

5 甘勃;“天眼”迈进GNSS时代[N];大众科技报;2007年

6 王立彬;中国全球卫星导航系统,夺下千万美元大单[N];新华每日电讯;2007年

7 通讯员 彭祥荣;“陆态网”民勤GNSS基准站投入试运行[N];中国气象报;2010年

8 记者 裴蕾;测绘气象共建GNSS基准站[N];四川日报;2010年

9 王雅丽;实施国际化战略[N];中国测绘报;2010年

10 记者 张敏霞 通讯员 王存林;陆态网沱沱河GNSS基准站建成并试运行[N];格尔木日报;2011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江鹏;地基GNSS探测2D/3D大气水汽分布技术研究[D];武汉大学;2014年

2 徐韶光;利用GNSS获取动态可降水量的理论与方法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14年

3 李磊;基于GNSS的电离层总电子含量的预测与应用研究[D];大连海事大学;2015年

4 陈良;机载GNSS/SINS组合精密导航关键技术研究[D];国防科学技术大学;2013年

5 郭瑶;惯性辅助的高动态GNSS基带信号跟踪技术[D];国防科学技术大学;2013年

6 甘雨;GNSS/INS组合系统模型精化及载波相位定位测姿[D];解放军信息工程大学;2015年

7 李俊毅;GNSS动态相对定位算法研究[D];解放军信息工程大学;2013年

8 任烨;多场景下的GNSS完好性监测方法研究[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国家授时中心);2016年

9 陈华;基于原始观测值的GNSS统一快速精密数据处理方法[D];武汉大学;2015年

10 郭博峰;单站高频GNSS求解同震位移的新方法及联合强震仪的地震预警应用研究[D];武汉大学;2015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刘成;GNSS-R应用于测量表层土壤湿度及软件设计[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15年

2 高荣祥;基于GNSS信号的无源雷达目标探测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15年

3 陈闻亚;基于Internet的GNSS高精度位置服务平台研究与实现[D];西南交通大学;2015年

4 杨晨云鹂;GNSS在地震矩反演中的应用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15年

5 张U,

本文编号:2106782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dizhicehuilunwen/2106782.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ff125***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