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地区湿地遥感监测与景观分析
本文选题:湿地 + 遥感监测 ; 参考:《水生态学杂志》2017年02期
【摘要】:分析东北地区湿地的时空变迁特点,可为东北地区湿地资源的合理利用、合理分配湿地资源、制定东北地区湿地保护和利用相关政策提供科学依据。以1975年MSS遥感图像、2013年CBERS遥感图像为数据源,借助于地理信息系统软件,采用人机交互目视解译的方法,并根据所建立的遥感解译标志,在遥感图像中解译出东北地区湿地信息;引入马尔科夫转移矩阵、重心迁移、景观格局等多种分析方法,探讨东北地区湿地时空动态变化特点。结果表明:近40年来东北地区湿地面积总体呈减少趋势,其中沼泽湿地面积减少24 769.9 km~2、河流湿地面积减少6 753 km~2、人工湿地面积增加22 017.4 km~2;非湿地与湿地各类型间转化明显,其中,沼泽湿地向非湿地、人工湿地转化显著,非湿地向沼泽湿地、人工湿地转化显著;湿地重心总体向南偏西方向迁移36.5 km,其中,人工湿地重心向北偏东方向迁移354.7 km、沼泽湿地重心向南偏西方向迁移261.4 km。景观格局分析显示,东北地区湿地总体向破碎化、多样化与不规则化发展。
[Abstract]:The analysis of the characteristics of temporal and spatial changes of wetlands in Northeast China can provide a scientific basis for the rational utilization of wetland resources, the rational allocation of wetland resources and the formulation of relevant policies for the protection and utilization of wetlands in Northeast China. Taking the remote sensing images of MSS in 1975 and CBERS in 2013 as data sources, and with the aid of GIS software, the method of human-computer interactive visual interpretation is adopted, and according to the established remote sensing interpretation marks, The wetland information in Northeast China is interpreted from remote sensing images, and the temporal and spatial dynamic characteristics of wetland in Northeast China are discussed by introducing Markov transfer matrix, center of gravity transfer, landscape pattern and so on.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wetland area in Northeast China showed a general decreasing trend in the past 40 years, in which the wetland area of marshes decreased by 24 769.9 km2, the area of river wetland decreased by 6 753 km / m, the area of constructed wetland increased by 22 017.4 km / 2, and the conversion between non-wetland and wetland was obvious. Among them, marsh wetland is transformed to non-wetland, artificial wetland is transformed significantly, non-wetland is transformed to marsh wetland, artificial wetland is transformed significantly, and the center of gravity of wetland is shifted to the west of south by 36.5 km, among which, The gravity center of the constructed wetland moves 354.7 km to the east by north, and the center of gravity of the marsh moves 261.4 km to the south and west. Landscape pattern analysis shows that the wetland in Northeast China is developing towards fragmentation, diversification and irregularity.
【作者单位】: 辽宁省交通高等专科学校;
【基金】:中国地质调查局项目(1212010911084) 辽宁省交通高等专科学校优秀人才项目(lnccrc201401)
【分类号】:P901;P237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杜培军;陈宇;谭琨;;湿地景观格局与生态安全遥感监测分析——以江苏滨海湿地为例[J];国土资源遥感;2014年01期
2 朱长明;李均力;张新;骆剑承;沈占锋;;新疆博斯腾流域湿地遥感监测及时空变化过程[J];吉林大学学报(地球科学版);2013年03期
3 孙倩;塔西甫拉提·特依拜;张飞;丁建丽;买买提·沙吾提;韩桂红;桂东伟;;渭干河-库车河三角洲绿洲土地利用/覆被时空变化遥感研究[J];生态学报;2012年10期
4 林皓波;吴新玲;刘菲;边静;;白洋淀湿地资源的遥感监测[J];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2012年04期
5 刘艳芬;张杰;马毅;单凯;靳晓华;王进河;;1995—1999年黄河三角洲东部自然保护区湿地景观格局变化[J];应用生态学报;2010年11期
6 顾丽;王新杰;龚直文;付尧;刘俊;;北京湿地景观监测与动态演变[J];地理科学进展;2010年07期
7 刘红玉;李玉凤;曹晓;郝敬峰;胡俊纳;郑囡;;我国湿地景观研究现状、存在的问题与发展方向[J];地理学报;2009年11期
8 王娟;崔保山;姚华荣;刘世梁;;纵向岭谷区澜沧江流域景观生态安全时空分异特征[J];生态学报;2008年04期
9 王宗明;张柏;宋开山;刘殿伟;张树清;李方;国志兴;;松嫩平原土地利用变化对区域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的影响研究[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08年01期
10 王庆光;潘燕芳;;基于BP神经网络的湿地遥感分类[J];韶关学院学报;2007年03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崔保山;谢nI;王青;李姗泽;闫家国;于淑玲;刘康;郑京晶;刘泽正;;大规模围填海对滨海湿地的影响与对策[J];中国科学院院刊;2017年04期
2 陈琳;任春颖;王灿;姚云长;宋开山;;6个时期黄河三角洲滨海湿地动态研究[J];湿地科学;2017年02期
3 范树平;刘友兆;程从坤;张红梅;於冉;吕军;;快速城镇化地区土地利用演变及驱动机制——以巢湖流域为例[J];水土保持通报;2017年02期
4 赵明月;牟乃夏;刘文宝;曹益铭;徐玉静;;江苏海岸带遥感监测及时空变化[J];洛阳理工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7年01期
5 解雪峰;濮励杰;朱明;许艳;王小涵;徐彩瑶;陈新建;;基于典范对应分析的滨海滩涂围垦区景观格局与土壤盐渍化关系[J];地理研究;2017年03期
6 王云川;易桂花;张廷斌;别小娟;王继斌;孙姣姣;;近35a若尔盖高原泥炭沼泽变化趋势与驱动力分析[J];干旱区研究;2017年02期
7 马驰;;东北地区湿地遥感监测与景观分析[J];水生态学杂志;2017年02期
8 宗敏;王光镇;韩广轩;栗云召;赵敏;;1976—2015年黄河三角洲人工沟渠时空演变及驱动机制[J];鲁东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7年01期
9 李刚;信志红;李峰;;基于遥感数据的黄河口湿地变化研究[J];山东农业科学;2016年11期
10 马慧慧;于海洋;曾春伟;罗玲;牛峰明;;泽州猕猴自然保护区土地利用/覆被及景观格局变化研究[J];测绘工程;2016年10期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张翼然;宫兆宁;宫辉力;赵文吉;;1984-2008年北京湿地景观格局驱动机制(英文)[J];Journal of Geographical Sciences;2011年05期
2 李秀花;郭凯;;新疆精河县近20年土地利用/覆被变化动态研究[J];干旱区资源与环境;2011年06期
3 卢善龙;吴炳方;李发鹏;;海河流域湿地格局变化分析[J];遥感学报;2011年02期
4 邢伟;王进欣;王今殊;仲崇庆;张维康;;盐城海岸带湿地土地覆盖变化及其生态效应研究[J];海洋湖沼通报;2011年01期
5 温庆可;张增祥;徐进勇;左丽君;汪潇;刘斌;赵晓丽;易玲;;环渤海滨海湿地时空格局变化遥感监测与分析[J];遥感学报;2011年01期
6 宫兆宁;张翼然;宫辉力;赵文吉;;北京湿地景观格局演变特征与驱动机制分析[J];地理学报;2011年01期
7 刘艳芬;张杰;马毅;单凯;靳晓华;王进河;;1995—1999年黄河三角洲东部自然保护区湿地景观格局变化[J];应用生态学报;2010年11期
8 张志明;罗亲普;王文礼;尹梅;孙振华;欧晓昆;柳小康;;2D与3D景观指数测定山区植被景观格局变化对比分析[J];生态学报;2010年21期
9 王滨滨;刘静玲;张婷;陈秋颖;;白洋淀湿地景观斑块时空变化研究[J];农业环境科学学报;2010年10期
10 徐明德;李静;彭静;钮键;曹露;;基于RS和GIS的生态系统健康评价[J];生态环境学报;2010年08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刘振杰;认识湿地 保护湿地[J];中国林业;2001年21期
2 石中元;什么是湿地及湿地的作用[J];天津农林科技;2002年05期
3 陈枫,张建华,韩建富;湿地保护与管理之我见[J];森林工程;2003年02期
4 曹仁江;湿地生态系统及其保护和利用——以鸭绿江口湿地为例[J];辽宁城乡环境科技;2003年03期
5 张晋峰;湿地—地球的重要组成[J];三晋测绘;2003年04期
6 叶乐安;温州市W熓氐睦糜氡;こ跆絒J];上饶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3年03期
7 葛芳;浅谈内蒙古湿地保护及对策[J];内蒙古林业调查设计;2003年04期
8 ;《全国湿地保护工程规划》出台[J];中国园林;2004年03期
9 田博;湿地——连接陆地和水的纽带[J];环境保护科学;2004年03期
10 张振武,王宏;由澳大利亚的生态环境看中国湿地保护[J];吉林水利;2004年06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李艳岩;;黑龙江省湿地保护面临的挑战及法律对策[A];生态文明与环境资源法--2009年全国环境资源法学研讨会(年会)论文集[C];2009年
2 陶信平;商原李刚;袁婧;;湿地保护问题初探[A];水资源、水环境与水法制建设问题研究——2003年中国环境资源法学研讨会(年会)论文集(上册)[C];2003年
3 郭广军;贺芳丁;窦友杰;王少军;藏其运;;湿地与水环境[A];首届长三角科技论坛——水利生态修复理论与实践论文集[C];2004年
4 郭广军;贺芳丁;窦友杰;王少军;藏其运;;湿地与水环境[A];山东省科协重点学术研讨活动成果——山东生态省建设与发展论文汇编[C];2004年
5 任青萍;;重视我国的湿地保护工作——以江苏、浙江、上海湿地为例[A];水污染防治立法和循环经济立法研究——2005年全国环境资源法学研讨会论文集(第三册)[C];2005年
6 王志宝;;湿地与环境[A];首届环境与发展中国论坛论文集[C];2005年
7 施葵初;;安徽湿地保护的几点思考[A];2004“生态安徽”博士科技论坛论文集[C];2004年
8 唐焰;任青萍;;保护湿地的生态环境与创建和谐社会[A];生态文明与环境资源法--2009年全国环境资源法学研讨会(年会)论文集[C];2009年
9 王星泽;;我国湿地保护法律问题研究[A];生态文明与环境资源法--2009年全国环境资源法学研讨会(年会)论文集[C];2009年
10 田竹君;;水资源与湿地保护[A];新世纪 新机遇 新挑战——知识创新和高新技术产业发展(下册)[C];2001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实习记者 王蓓蓓;湿地保护不能没钱[N];中国环境报;2004年
2 王志宝 原国家林业局局长;强化湿地保护管理刻不容缓[N];中国环境报;2005年
3 马吉明(清华大学水利水电工程系);水利部门应该在湿地保护中发挥作用[N];中国水利报;2005年
4 陈楚荣;珠海成为“湿地之市”[N];广东建设报;2005年
5 本报记者 刘慎元 陈晓莉;湿地社区:矛盾与冲突[N];中国绿色时报;2002年
6 雷昆 张定;加强湿地保护刻不容缓[N];中国绿色时报;2003年
7 王金元;走进伦敦湿地中心[N];中国绿色时报;2004年
8 张田勘;世界湿地保护喜忧参半[N];中国绿色时报;2004年
9 ;让北京湿地永续利用[N];中国绿色时报;2004年
10 崔丽娟;湿地为人类带来什么?[N];中国绿色时报;2004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邓志民;基于土壤水分胁迫与稳定同位素的鄱阳湖湿地生态水文研究[D];武汉大学;2014年
2 刘雁;吉林省西部湿地时空动态变化的气候水文效应及情景模拟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5年
3 闫虎;塔里木河湿地生态需水量及植被变化特征[D];北京林业大学;2015年
4 金辛;黑龙江红星湿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价值评估[D];东北林业大学;2015年
5 曹星星;基于水化学与稳定同位素的岩溶湿地流域地球化学过程研究[D];贵州大学;2016年
6 沙晨燕;不同类型河滨湿地甲烷和二氧化碳排放的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7 王福田;湿地保护与恢复工程评估研究[D];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2012年
8 刘凯;基于知识发现的珠江口湿地识别监测及演变规律挖掘研究[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广州地球化学研究所);2007年
9 袁勇;干旱情景下湿地生态水文演变及综合应对[D];北京林业大学;2013年
10 王兴菊;寒区湿地演变驱动因子及其水文生态响应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08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郭彦超;黑龙江省湿地保护立法研究[D];黑龙江大学;2007年
2 李婷;湿地保护利用政策绩效评价[D];华中农业大学;2010年
3 解妍秋;连云港市湿地保护现状、问题及对策研究[D];南京农业大学;2006年
4 吴翠翠;济—菏高速公路建设对稻屯洼湿地的影响及保护措施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08年
5 苏静;我国地方法律中的湿地保护问题研究[D];西北民族大学;2010年
6 杨楠楠;湖北省湿地保护政策绩效评价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11年
7 马恒天;宁夏湿地保护立法研究[D];西北民族大学;2011年
8 刘国庆;西部地区湿地保护立法研究[D];西北民族大学;2011年
9 夏惠;北京市湿地保护立法研究[D];中国政法大学;2012年
10 陈颜;中国湿地保护立法研究[D];中国政法大学;2012年
,本文编号:2112380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dizhicehuilunwen/211238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