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多时相遥感数据的矿区地表植被与土壤变化监测
[Abstract]:Based on the multitemporal Landsat remote sensing data, this paper takes Daliuta mining area of Yulin City, Shaanxi Province as an example, through image processing to obtain two research elements: ground normalized vegetation index (NDVI) and soil index, combined with mining face of mining area. The time series data of the sample points of mining and non-mining areas were extracted, and the time series changes of the samples were analyzed by single variable method, and the future trends of vegetation and soil in the study area were forecasted.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mining activities of mining face destroy the stability of surface vegetation and soil, reduce the resistance and recovery ability to environmental impact, and the vegetation coverage of mining area increases year by year, but the soil erosion is serious. In the next few years, the vegetation coverage of Daliuta mining area will continue to increase and the soil will be vulnerable to erosion. Special attention will be paid to soil protection in the area of surface mining activities and disturbed areas to improve the present situation of soil degradation.
【作者单位】: 江苏省水文水资源勘测局徐州分局;中国矿业大学资源与地球科学学院;青岛市勘察测绘研究院;
【基金】:测绘地理信息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201412016)
【分类号】:P237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3条
1 汪明霞;王卫东;;植被覆盖度的提取方法研究综述[J];黄河水利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3年02期
2 贺映娜;白红英;高翔;马新萍;;基于NDVI的米仓山植被覆盖变化趋势分析[J];西北植物学报;2011年08期
3 范英宏,陆兆华,程建龙,周忠轩,吴钢;中国煤矿区主要生态环境问题及生态重建技术[J];生态学报;2003年10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张雅丽;王建军;;基于NDVI的陕北黄土高原丘陵沟壑区植被覆盖变化及其驱动力分析——以志丹县为例[J];林业经济;2016年12期
2 于亚莉;史东梅;蒋平;丁文斌;;三峡库区不同生境下桑树林地土壤结构稳定性与持水性能[J];水土保持学报;2016年06期
3 彭新沙;田大伦;;国内工业生态安全研究述评[J];生态学报;2016年23期
4 柯小玲;冯敏;刁凤琴;;改进模糊综合评价法在煤矿区生态安全评价中的应用[J];矿业安全与环保;2016年06期
5 王锐;马守臣;张合兵;许传阳;郭增长;;干旱区高强度开采地表裂缝对土壤微生物学特性和植物群落的影响[J];环境科学研究;2016年09期
6 杨晓刚;胡冰;庄洋;包蕾;乌仁其其格;;呼伦贝尔露天煤矿堆土场外围牧场土壤的重金属污染评价[J];贵州农业科学;2016年09期
7 冷波;;讨论露天铁矿开采环境问题及防治对策[J];山东工业技术;2016年16期
8 苑XO烨;白玉锋;徐海量;徐福军;王楚含;;阿尔泰山采金矿区植被恢复效果初探[J];土壤通报;2016年04期
9 耿宜佳;彭书传;王晓辉;李如忠;;淮南煤矿区生态环境综合评价[J];安徽农业科学;2016年17期
10 齐雪;王明玖;;露天煤矿排土场两种恢复措施下植被的重要值研究[J];内蒙古科技与经济;2016年14期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戴声佩;张勃;王海军;王亚敏;李丹;王兴梅;;基于SPOT NDVI的祁连山草地植被覆盖时空变化趋势分析[J];地理科学进展;2010年09期
2 张月丛;赵志强;李双成;孟宪锋;;基于SPOT NDVI的华北北部地表植被覆盖变化趋势[J];地理研究;2008年04期
3 武永峰;李茂松;李京;;中国植被绿度期遥感监测方法研究[J];遥感学报;2008年01期
4 李登科;郭铌;;陕西MODIS/NDVI的区域分布和季节变化[J];中国沙漠;2008年01期
5 郭广猛;谢高地;甄霖;;泾河上游固原地区的NDVI变化与降水的相关性研究[J];资源科学;2007年02期
6 丁艳梅;张继贤;王坚;刘正军;;基于TM数据的植被覆盖度反演[J];测绘科学;2006年01期
7 张学霞,葛全胜,郑景云;近50年北京植被对全球变暖的响应及其时效——基于遥感数据和物候资料的分析[J];生态学杂志;2005年02期
8 秦耀辰,刘凯;分形理论在地理学中的应用研究进展[J];地理科学进展;2003年04期
9 张学霞,葛全胜,郑景云;遥感技术在植物物候研究中的应用综述[J];地球科学进展;2003年04期
10 张云霞,李晓兵,陈云浩;草地植被盖度的多尺度遥感与实地测量方法综述[J];地球科学进展;2003年01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宫阿都,何毓蓉;土壤退化研究的进展及展望[J];世界科技研究与发展;2001年02期
2 杨鹏;防治土壤退化[J];国土与自然资源研究;2002年04期
3 尤玉;;世界土壤退化严重 新增人口难以统计[J];中国物资再生;1993年09期
4 刘良梧,,龚子同;全球土壤退化评价[J];自然资源;1995年01期
5 步丰骥,赵淑珍,丁鼎治;河北省土壤退化及其防治对策[J];地理学与国土研究;1996年04期
6 杨艳生;土壤退化指标体系研究[J];土壤侵蚀与水土保持学报;1998年04期
7 张荣群,刘黎明,张凤荣;我国土壤退化的机理与持续利用管理研究[J];地域研究与开发;2000年03期
8 何毓蓉,张丹,宫阿都;长江上游退耕还林区的土壤退化与肥力重建[J];山地学报;2000年06期
9 黄成敏,何毓蓉,张丹,朱红业;金沙江干热河谷典型区(云南省)土壤退化机理研究 Ⅱ 土壤水分与土壤退化[J];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2001年06期
10 ;土壤地理[J];中国地理科学文摘;2001年04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8条
1 王秋兵;董秀茹;;土壤退化的文化根源探析[A];中国土壤学会第十次全国会员代表大会暨第五届海峡两岸土壤肥料学术交流研讨会论文集(面向农业与环境的土壤科学综述篇)[C];2004年
2 吴伟锋;孙怀卫;袁永坤;周复雄;戴怀阔;孙建国;;防治大棚土壤退化的控制排水技术试验研究[A];变化环境下的水资源响应与可持续利用——中国水利学会水资源专业委员会2009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9年
3 张玉龙;;保护地土壤水分管理与土壤退化防治[A];中国土壤学会第十次全国会员代表大会暨第五届海峡两岸土壤肥料学术交流研讨会论文集(面向农业与环境的土壤科学综述篇)[C];2004年
4 张玉龙;;保护地土壤水分管理及其土壤退化防治技术研究进展与展望[A];中国农业工程学会农业水土工程专业委员会第三届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5 刘涛泽;刘丛强;丁虎;涂成龙;李龙波;;喀斯特地区土壤的固碳潜力和发展趋势[A];中国矿物岩石地球化学学会第13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1年
6 张世贤;;培肥地力与农业可持续发展[A];中国农业地学研究新进展——2000年全国农业地学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0年
7 王周琼;蒲自莲;;草炭及其制剂对土壤中氨基酸的影响(摘要)[A];中国地壤学会第十次全国会员代表大会暨第五届海峡两岸土壤肥料学术交流研讨会文集(面向农业与环境的土壤科学专题篇)[C];2004年
8 张旭东;诸葛玉平;解宏图;何红波;梁超;王晶;;土壤有机质的功能及其可持续管理[A];中国土壤学会第十次全国会员代表大会暨第五届海峡两岸土壤肥料学术交流研讨会论文集(面向农业与环境的土壤科学综述篇)[C];2004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特约记者 孙钊;农技中心牵头成立土壤退化防治协作组[N];农资导报;2006年
2 卞晨光;联合国建成新的全球土壤数据库[N];科技日报;2008年
3 河南林业职业学院 桑景拴;园林土壤退化遏制对策[N];中国花卉报;2014年
4 周涵维;专家指出:施用化肥不会板结土壤[N];农民日报;2008年
5 记者 刘彤;土壤“亚健康”面积不小,“养生”刻不容缓[N];新华每日电讯;2010年
6 云南好兄弟农业技术推广部 土壤活性试验师 黄加凤;海藻肥防止红壤退化[N];云南科技报;2008年
7 隋少利;土壤生态修复迫在眉睫[N];中华合作时报;2006年
8 本报见习记者 郭婧 编译;土地退化导致碳流失加快[N];中国环境报;2012年
9 唐立新邋记者 杨兴文;哈市“农田退化土壤综合治理”项目成果显著[N];哈尔滨日报;2008年
10 联合国粮农组织亚太地区土地管理官员 新野有次;用可持续理念管理黑土资源[N];黑龙江日报;2010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袁红;西南岩溶区土壤养分保持能力和土壤退化研究[D];西南大学;2009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7条
1 李晋;黄河三角洲典型生态脆弱区土壤退化评估与遥感反演[D];山东农业大学;2014年
2 辜艳丹;干旱半干旱地区土壤的粉尘释放研究[D];兰州大学;2009年
3 云峰;渭北黄土高原坡地土壤退化及生产力恢复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0年
4 张志勇;矿区废弃地土壤退化等级诊断分析[D];昆明理工大学;2008年
5 张治伟;岩溶环境中土壤退化规律研究[D];西南大学;2007年
6 冯军;不同农田黑土铜、锌迁移特征[D];东北林业大学;2010年
7 孔宪一;哈尔滨市农田退化土壤治理技术模式研究[D];中国农业科学院;2011年
本文编号:2137611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dizhicehuilunwen/213761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