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测绘论文 >

空间技术的发展历程_我国海洋测绘发展历程

发布时间:2016-12-16 18:41

  本文关键词:我国海洋测绘发展历程,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我国海洋测绘发展历程

我国海洋测绘发展历程

76

海 洋 测 绘第29卷

间虽然测图125幅,测深里程612万千米,但总的看

来,还只是在主要港湾和航行区域进行的临时性、突击性工作,缺乏统一规划和严格的精度要求。未能改变海区资料残缺不全和海图上存在着的“疑存”、“概位”和空白的情况。3 发展与提高时期(1957~1977年)

对内对外使用规定,该数据使用至今。1976年完成

了我国距岸100海里海区的海洋基础测绘工作。

50年代中期,海岸地形测量采用前苏联的规

范,陆地部分由岸线向内陆延伸2km,其他套用地形图。由于所测岸线地形与陆部地形图的拼接不理想,编制海图时比较麻烦,。50,自1956年8月底海道测量部机关迁至天津之后,1957年即决定开展海区基本测量,使得海洋测绘事业得到了空前的发展,得以健全,院校教育得以规范,建,,分别负责各舰屿的调查测量,摸清了我国沿岸岛屿的数量和面积,纠正了过去错误的岛屿资料。对领海基线进行了首次精测;为维护国家领土主权和海洋权益提供了基础数据。

在教育方面,总参测绘学院在1959年4月成立了海道测量系,为海军培训海道测量和海图制图方面的专业人才。1962年12月设立测绘学院江山海测系,1966年1月归海军建制领导,“文革”期间解散。1970年在大连海军学校成立了一个海测教学小组,1973年6月成立海道测量教研室,1978年3月正式组建海测系,开始参加全国统一高考招生。

在70年代,出现了电磁波测距仪,作业的方便性和测量精度都得到了很大的提高,成为测距的主要设备,其作业方式也随之发生了很大变化,逐步采用测边代替测角布网的方法。当时的计算工具还是手摇计算机、计算器、简单的电子计算机,工作量大,速度慢。至于袖珍计算机和微型计算机的使用则是80年代之后的事了。

1958年之前的高程基准尚未统一,而是存在多

。由于航测相,效果不理想。

,水深测量仪器装备有了改善,电,开始了大规模的正规化水深测量。这期间,制定了新的技术标准,对作业流程、仪器操作和检验、水位改正、障碍物探测、精度评估等作了严格的要求和规定,保证了水深测量成果的精度。采用理论最低潮面作为我国海区统一的深度基准面。测区扩展到离岸100多海里的近海区域。海上定位设备为台卡公司的HI-FIX6双曲线定位仪,以及后来的近导4型双曲线定位系统。卫星定位系统则为美国1967年解密后逐渐供全球各种用户使用的子午卫星系统Transit。

1964年,国家海洋局成立,开展海洋调查的同时也开展了很多的测量工作,主要包括水深测量、重力测量、磁力测量、潮汐观测和海图制图等。国家海洋局第一、二、三所成立时,有关研究室内设有测绘组,负责海洋测绘科学研究工作。国家海洋局各分局成立之初则直接从事海洋调查和测量工作。1965年成立的海洋情报资料中心则设有制图室,负责编辑出版海洋图集、绘制海洋调查和测量成果图。海洋局先后开展了渤海、黄海、东海和南海有史以来最大规模的海洋综合调查,以及大陆架和海岸带的综合调查测量。

值得一提的是,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水利电力系统的测量队伍颇具规模,尤以黄河水利委员会、长江水利委员会、淮河水利委员会、珠江水利委员会为代表,均有相当规模的测量队伍,完成了大量的控制测量、地形测量和水深测量工作。

交通系统的水运测量力量也发展很快,尤其是承担港口航道测量任务的三个海事局的海测大队,先后完成了所属海区的控制测量、港口工程勘察测量、沿海港口航道疏浚和整治工程测量、沿海港口航道测量、内河航道港口测量和扫海测量等。

随着测量资料的积累日益增多,60年代初着手准备第二代海图的编图方案、分幅方案和编号方案,颁发了《海图图式》。第二代航海图的比例尺系列

个独立的高程系统。1958年开始,海区基本测量开

始采用1956年黄海高程基准,海岛上缺乏水准网,测量高程困难较大,一般采用同步验潮方法,用水面水准联测,个别远离海岸的岛屿高程,仍以当地平均海面为基准。

1958年,海测部队开始了我国海域的基础测绘

工作,通过对大陆岸线和沿海岛屿的调查测量,获得了的我国大陆岸线长度、岛屿数量及岛屿岸线长度等基础地理信息数据,并上报国务院、中央军委,1975年国务院、中央军委根据海军上报的数据,颁

布了我国大陆岸线长度、岛屿数量及其岸线长度的


  本文关键词:我国海洋测绘发展历程,,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215769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dizhicehuilunwen/215769.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b4ce3***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