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测绘论文 >

DEM随机噪声误差去除方法研究——以黄土沟沿线地形剖面为例

发布时间:2018-08-17 12:27
【摘要】:在黄土高原数字地形分析中,基于DEM提取的地形参数和地貌对象是研究黄土地形地貌特征的基础。但在使用这些对象和参数进行小流域尺度的数字地形分析时,DEM数据中隐含的噪声在一定程度上会影响分析结果的可靠性。该文以分别位于陕北黄土丘陵沟壑区(绥德)和黄土塬区(淳化)的两个小流域为试验区,以国家基础地理数据库5m分辨率DEM为实验数据,以黄土地貌中最具典型特征的沟沿线为研究对象,对其地形剖面所隐含噪声的特征、提取及去除方法进行了研究。实验中采用EMD-MFDFA和EEMD-MFDFA两种组合方法对上述两个小流域黄土沟沿线地形剖面数据进行了分析。实验结果显示,沟沿线地形剖面数据噪声与地形复杂程度有很大关系;同EMD-MFDFA方法相比,EEMD-MFDFA对去除噪声成分具有更好的效果;EEMD-MFDFA方法在上述两个样区的沟沿线原始剖面与降噪后重构地形剖面的RMSE分别为2.053m和3.188m。
[Abstract]:In the digital terrain analysis of the Loess Plateau, the terrain parameters and geomorphological objects extracted based on DEM are the basis of studying the landform and geomorphological characteristics of Loess Plateau. However, the noise hidden in Dem data will affect the reliability of the analysis results to a certain extent when these objects and parameters are used for digital terrain analysis on a small watershed scale. In this paper, two small watersheds located in the Loess Hilly and Gully region (Suide) and the Loess Plateau (Chunhua) in Northern Shaanxi are taken as the experimental areas. The 5 m resolution DEM of the national basic geographic database is taken as the experimental data. In this paper, the features, extraction and removal methods of the hidden noise in the topographic profile along the gully with the most typical characteristics in the loess landform are studied. In the experiment, the topographic profile data along the loess gully of the two small watersheds are analyzed by EMD-MFDFA and EEMD-MFDFA. The experimental results show that the noise of topographic profile data along the gully is closely related to the complexity of the terrain. Compared with the EMD-MFDFA method, the EEMD-MFDFA has a better effect on noise removal. The RMSE of EEMD-MFDFA is 2.053m and 3.188m for the original section along the trench and the reconstructed terrain profile after noise reduction, respectively.
【作者单位】: 南京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院虚拟地理环境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南京晓庄学院环境科学学院;
【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1671389、41471316、41401441)
【分类号】:P208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岳利群;夏青;柳佳佳;陈华;蒋秉川;;一种全球多分辨率地形数据组织管理的方法[J];测绘通报;2008年04期

2 喻占武;郑胜;李忠民;;一种混合式P2P下的大规模地形数据传输机制[J];测绘学报;2008年02期

3 李忠民;喻占武;;地形数据对象存储组织方式及其分布策略研究[J];测绘学报;2008年04期

4 张永忠;;航道海量地形数据三维GIS设计浅析[J];江西测绘;2009年01期

5 陈静;陈帆飞;周强;;全球地形数据多尺度晕渲及服务研究[J];测绘通报;2011年07期

6 胡庆武;余飞;;NASA World Wind海量离散地形显示技术研究[J];测绘科学;2011年05期

7 周群强;卢志华;;国家1:50000矢量地形数据更新质量控制方案的探讨[J];测绘标准化;2013年02期

8 张继贤,柳健;地形数学模型建立的新方法[J];信号处理;1997年04期

9 汪国平,吴学礼,陈斌,马志刚,董士海;高速网上3维海量地形数据的实时交互浏览的实现[J];测绘学报;2002年01期

10 戴晨光,邓雪清,张永生;海量地形数据实时可视化算法[J];计算机辅助设计与图形学学报;2004年1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张永忠;屈婷;;航道海量地形数据三维GIS设计浅析[A];中国测绘学会第九次全国会员代表大会暨学会成立50周年纪念大会论文集[C];2009年

2 张永忠;屈婷;;航道海量地形数据三维GIS设计浅析[A];第二十一届海洋测绘综合性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3 胡建忠;穆闽;张天海;;地形数据入库检查与处理[A];江苏省测绘学会2007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8年

4 胡建忠;穆闽;张天海;;地形数据入库检查与处理[A];江苏省测绘学会2007'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8年

5 张永忠;屈婷;;航道海量地形数据三维GIS设计浅析[A];中国航海学会航标专业委员会测绘学组学术研讨会学术交流论文集[C];2008年

6 朱华吉;蒋捷;;面向增量信息发布的地形数据变化分类与表达[A];中国地理信息系统协会第八届年会论文集[C];2004年

7 余飞;胡庆武;;基于开源NASA World Wind的海量离散地形显示技术[A];第十七届中国遥感大会摘要集[C];2010年

8 张玉杰;崔铁军;和万礼;张振辉;;大规模地形快速漫游关键技术研究[A];中国地理信息系统协会第九届年会论文集[C];2005年

9 张永忠;屈婷;;航道海量地形数据三维GIS设计浅析[A];中国测绘学会九届四次理事会暨2008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8年

10 唐凯;康凤举;宋志明;褚彦军;;根据等高线生成地形的方法[A];2003年全国系统仿真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3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3条

1 建研院;如何对地形点赋值[N];中国花卉报;2009年

2 记者 汪曼莉;我省1:5万地形数据更新项目成果质量领先[N];陕西日报;2013年

3 冯卫东;地球最完整电子地形图发布[N];科技日报;2009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梁思超;复杂地形风资源特性的数值模拟研究[D];华北电力大学;2015年

2 李德华;面向三维显示的海量地形数据管理及实时交互技术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6年

3 林岚;基于分形理论的高精度地形绘制算法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6年

4 许妙忠;虚拟现实中三维地形建模和可视化技术及算法研究[D];武汉大学;2003年

5 霍旭光;基于云计算的大规模地形数据处理方法的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13年

6 彭仪普;地形三维可视化及其实时绘制技术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02年

7 王达;虚拟战场中一种基于GPU的大规模动态地形仿真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2年

8 晏实江;基于DEM的地形尺度相似性度量方法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12年

9 张俊峰;大规模地形实时动态多分辨率显示关键算法研究[D];武汉大学;2011年

10 张淮声;大尺度地形/植被的实时绘制技术[D];浙江大学;2006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潘浩;基于地形特征的星载激光雷达回波仿真技术研究[D];辽宁大学;2015年

2 李天宇;地形学视野下的建筑空间形态共构策略研究[D];昆明理工大学;2015年

3 刘振东;大规模三维地形高效可视化方法研究[D];中国测绘科学研究院;2015年

4 庞衍鹏;基于电子海图的海上溢油三维可视化平台的开发研究[D];大连海事大学;2015年

5 刘海英;平原、丘陵区矢量线划公路与地形增强建模方法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15年

6 钱柯健;顾及景深综合的地形素描方法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15年

7 黄传启;基于GPU的大规模球形地形可视化技术研究[D];电子科技大学;2015年

8 李振;地形辅助导航系统匹配算法研究[D];齐鲁工业大学;2015年

9 傅辰涛;地形感知和告警系统中地形数据和告警功能的研究与实现[D];江苏科技大学;2015年

10 秦宏伟;自行火炮训练地形自动生成技术研究与实现[D];电子科技大学;2013年



本文编号:2187625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dizhicehuilunwen/2187625.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6b14a***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