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测绘论文 >

中国大陆现今地壳运动的GPS分析与构造变形模拟

发布时间:2018-08-27 08:06
【摘要】:正中国大陆位于欧亚板块东南部,受印度板块、菲律宾板块和西伯利亚—蒙古亚板块的夹持,是全球岩石圈变形和地壳运动最强烈的地区之一,也是全球大陆地震多发区。因而,研究我国大陆内部的变形,对于认识长期的岩石圈动力学过程与变形模式,了解断层的作用机制以及进行地震危险性评估都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我国于20世纪80年代末开始用GPS监测地壳形变,之后的20多年,先后在青藏高原、川滇、天山等地区陆续开展了流动GPS观测,获取了大量的GPS测站资料。随着中国地壳
[Abstract]:The Chinese mainland is located in the southeast of the Eurasian plate, gripped by the Indian plate, the Philippine plate and the Siberia-Mongolia subplate. It is one of the most intense areas of lithospheric deformation and crustal movement in the world, and is also an earthquake prone region. Therefore, it is very important to study the deformation in the mainland of China for understanding the long-term lithospheric dynamic process and deformation model, understanding the action mechanism of faults and evaluating the seismic risk. China began to monitor crustal deformation with GPS at the end of 1980's. Over the past 20 years, mobile GPS observations have been carried out successively in the Qinghai-Tibet Plateau, Sichuan-Yunnan and Tianshan regions, and a large number of GPS station data have been obtained. Along with the crust of China
【作者单位】: 中国地震局地球物理研究所;
【分类号】:P228.4;P313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陈晓华,李贵学,赵泽江;川西坳陷新场气田东部构造变形特征和天然气成藏条件分析[J];矿物岩石;1997年04期

2 林璐;何光玉;张洪安;云露;余腾孝;朱永辉;王离迟;姚泽伟;董传万;竺国强;;准噶尔盆地东北缘中侏罗世逆冲构造变形及其地质意义[J];浙江大学学报(理学版);2011年04期

3 宫同伦,杨兴科;凤县铅硐山铅锌矿床动力热液成因标志与找矿方向[J];地质与勘探;1990年10期

4 李智明;;锡矿山锑矿有限应变及其与成矿关系的初步分析[J];湖南地质;1991年04期

5 郭振春;黔西南金矿的构造控制作用探讨[J];贵州地质;1993年01期

6 陈瑞保;张延安;;豫西峡河岩群层序及变形特征[J];河南国土资源;1993年02期

7 雷振宇,李永铁,刘忠,鲁兵;藏北羌塘盆地构造变形及其动力学背景[J];地质论评;2001年04期

8 张健,石耀霖;青藏高原隆升及伸展变形中的重力位能[J];地球物理学报;2002年02期

9 姜波,徐凤银,彭德华,周建勋,金法礼;柴达木盆地北缘断裂构造变形特征[J];中国矿业大学学报;2004年06期

10 胡潜伟;贾东;陈竹新;罗良;贾秋鹏;;龙门山飞仙关断层传播褶皱磁组构特征及构造意义[J];高校地质学报;2005年04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康玉柱;;新疆前陆盆地特征与油气分布[A];中国西部复杂油气藏地质与勘探技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2 张业明;孙德育;;内蒙古腮忽洞地区晚太古代杂岩体早前寒武纪构造变形研究[A];中国地质科学院宜昌地质矿产研究所文集(18)[C];1992年

3 陈正乐;宫红良;李丽;;青藏高原北缘及其邻区中新世构造变形及其成矿作用[A];青藏高原地质过程与环境灾害效应文集[C];2005年

4 周荣军;李勇;Alexander L. Densmore;Michael A.Ellis;;晚第四纪以来青藏高原东缘构造变形的新证据[A];中国地震学会第八次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0年

5 张德宝;梁继涛;薄志宏;;武夷—云开构造带北段构造变形及演化[A];中国地质科学院南京地质矿产研究所文集(51)[C];1991年

6 王庆良;崔笃信;王文萍;;青藏高原东北缘壳幔耦合变形研究[A];中国地震学会第11次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6年

7 王庆良;崔笃信;王文萍;;青藏高原东北缘壳幔耦合变形研究[A];中国地球物理学会第22届年会论文集[C];2006年

8 郑德文;张培震;万景林;袁道阳;李大明;;构造、气候与砾岩——以积石山和临夏盆地为例[A];构造地质学新理论与新方法学术研讨会论文摘要集[C];2006年

9 刘华国;冉勇康;李安;徐良鑫;;基于高分辨率遥感影像的柯坪推覆构造系的构造变形研究[A];中国地球物理学会第二十七届年会论文集[C];2011年

10 雷显权;陈运平;赵崇斌;;天山造山带构造变形的三维有限元数值模拟[A];中国地球物理学会第二十七届年会论文集[C];2011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程U,

本文编号:2206633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dizhicehuilunwen/2206633.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8eaf7***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