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的中长基线GPS RTK解算方法
[Abstract]:In order to reduce the influence of intersatellite double difference (hereinafter referred to as double difference) tropospheric delay and ionospheric delay, and to reduce the influence of satellite rise and fall on the success rate of ambiguity fixing at medium-long baseline, real-time dynamic and high-precision positioning of mid-long baseline can be achieved. In this paper, a new medium-long baseline RTK algorithm is designed. The residual relative ionospheric and tropospheric zenith delays are estimated as Gaussian Markov processes on the basis of double-difference non-combinatorial measurements. In Kalman filtering equations, the user station position and relative tropospheric delay are estimated synchronously. Relative to ionospheric delay and double difference ambiguity, a partial ambiguity fixed strategy and a fixed ambiguity degree are designed to enforce constraints to improve the success rate and reliability of ambiguity resolution. Based on the measured data, the performance of the method in ambiguity fixing and RTK positioning accuracy is analyzed.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proposed method can effectively improve the effectiveness of middle-long baseline ambiguity fixing, improve the ambiguity fixed ratio of real environment and improve the positioning performance.
【作者单位】: 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五十四研究所;卫星导航系统与装备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河北地质大学土地资源与城乡规划学院;东华理工大学测绘工程学院;
【基金】:国家国际科技合作专项基金资助项目(2013DFA10540) 卫星导航系统与装备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专项基金资助项目(EX1501D0063)
【分类号】:P228.4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喻国荣,刘经南;一个模糊度解算的新概念[J];长江科学院院报;2003年05期
2 葛茂荣,陈永奇;整数模糊度参数的快速检索算法[J];测绘学报;1998年02期
3 李淑慧,刘经南;基于搜索空间构造模糊度搜索方法的可靠性[J];测绘学院学报;2004年01期
4 韩保民;一种改进的白化滤波求解模糊度算法[J];煤炭学报;2005年01期
5 刘立龙,刘基余,李光成;一种组合模糊度搜索方法的研究[J];遥测遥控;2005年01期
6 刘立龙;文鸿雁;唐诗华;;一种优化模糊度搜索方法的研究[J];海洋测绘;2006年01期
7 丁进选;杨云洋;;综述模糊度确定的理论和方法[J];湖南水利水电;2009年01期
8 常志巧;郝金明;陈刘成;穆冬;;一种基于排序和乔列斯基分解的模糊度降相关方法[J];测绘科学技术学报;2009年06期
9 薛志宏;楼益栋;易文婷;董洋洋;;一种适用于动态变形测量的双频模糊度实时解算方法[J];武汉大学学报(信息科学版);2012年06期
10 范龙;翟国君;柴洪洲;;模糊度降相关应用中的整数正交化过程研究[J];测绘通报;2012年1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6条
1 卢立果;刘万科;于兴旺;;基于交叉排序算法解算模糊度的新规约方法[A];第五届中国卫星导航学术年会论文集-S8 卫星导航模型与方法[C];2014年
2 丁乐乐;张小红;于兴旺;郭斐;;网络RTK双差模糊度解算成功率的提高[A];第二届中国卫星导航学术年会电子文集[C];2011年
3 黄令勇;吕志平;陈正生;崔阳;王宇谱;;长基线北斗三频模糊度快速解算方法研究[A];第四届中国卫星导航学术年会论文集-S3精密定轨与精密定位[C];2013年
4 谢恺;柴洪洲;范龙;王敏;潘宗鹏;;基于北斗三频的CIR方法和矩阵变换模糊度解算方法研究[A];第四届中国卫星导航学术年会论文集-S3精密定轨与精密定位[C];2013年
5 杨玲;李博峰;沈云中;;网络RTK基准站的参数解算及误差分析[A];第二届中国卫星导航学术年会电子文集[C];2011年
6 潘国富;袁本银;鲍志雄;;基于GPS/GLoNASS双星的VRS算法实现及系统应用 ZNetVRS系统实践[A];第二届中国卫星导航学术年会电子文集[C];2011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李星星;GNSS精密单点定位及非差模糊度快速确定方法研究[D];武汉大学;2013年
2 宋冰;单频BDS精密定位关键理论与模型研究[D];中国矿业大学;2016年
3 张明;GPS/BDS长距离网络RTK关键技术研究[D];武汉大学;2016年
4 范龙;基于格理论的GNSS模糊度估计方法研究[D];解放军信息工程大学;2013年
5 周扬眉;GPS精密定位的数学模型、数值算法及可靠性理论[D];武汉大学;2003年
6 郑艳丽;GPS非差精密单点定位模糊度固定理论与方法研究[D];武汉大学;2013年
7 刘宁;地基GPS反演大气水汽关键问题的理论与方法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13年
8 孙红星;差分GPS/INS组合定位定姿及其在MMS中的应用[D];武汉大学;2004年
9 刘立龙;动态对动态GPS高精度定位理论及其应用研究[D];武汉大学;2005年
10 胡圣武;基于模糊理论的GIS质量评价与可靠性分析[D];武汉大学;2004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侯金亮;基线处理方法研究及其在变形监测中的应用[D];河北联合大学;2014年
2 刘松;GNSS精密单点定位模糊度固定理论与方法研究[D];长安大学;2015年
3 王生朝;北斗三频模糊度解算方法研究[D];中国矿业大学;2015年
4 潘宗鹏;实时精密单点定位及模糊度固定[D];解放军信息工程大学;2015年
5 朱荷欢;GPS非差模糊度特性研究及PPP固定解的算法实现[D];东南大学;2015年
6 刘艳国;北斗三频基线数据处理方法研究[D];中国测绘科学研究院;2016年
7 朱紫彤;GPS/BDS联合定位中病态性诊断及改正方法研究[D];山东理工大学;2016年
8 庄文泉;北斗三频长基线模糊度固定算法及其应用研究[D];长安大学;2016年
9 赵竞德;BDS/GPS模糊度解算算法研究[D];内蒙古师范大学;2016年
10 王世进;BDS/GPS-RTK算法研究及软件实现[D];辽宁工程技术大学;2014年
,本文编号:2446971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dizhicehuilunwen/244697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