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测绘论文 >

GPU加速下的大规模城市建筑物模型三维可视化关键技术

发布时间:2019-06-03 13:19
【摘要】:数字地球应用领域的扩大使得人们对各类空间数据所表达信息量的要求不断提高, 智慧城市‖概念的提出使得虚拟城市建筑物模型数据成为数字地球中另外一种重要的空间数据。另一方面,现代图形硬件强大的并行计算能力已经逐渐应用到各类图形或非图形问题中,实现了这些程序的GPU加速。 针对上述研究背景,本文从数字地球的角度出发,以GPU加速为理论与技术的基础,以大规模城市建筑物模型高效三维可视化为目标,探讨利用GPU并行运算实现这些模型数据在网络环境下可视化若干过程的加速,这些过程包括了大规模建筑物模型的数据调度、层次细节与真实感显示等阶段,提高这些阶段原有CPU方法的效率,增强数字地球系统对建筑物模型三维可视化的支持。纵观全文,本文主要贡献如下: 1.提出对大规模城市建筑物模型矢量分布数据建立基于R树与其变种的空间索引来服务建筑物模型数据的调度,在此基础上利用CUDA实现了R+树空间查询的加速,并提出了一种空间查询的双重加速算法,,该算法将视锥范围分割后映射到CUDA架构的线程块上,将R+树每个实体映射到单个线程上,大大缩短了数据调度程序运行的时间。 2.在前人研究工作的基础上,首先利用建筑物模型自身的空间格局和语义关系,将简化的建筑物模型形成的层级数据预存入CPU内存中,提出了一种基于视点移动的高效动态CPU-GPU传输方法,接着利用可编程着色器对GPU显存中被传入的建筑物层次数据进行并行地修改,并实时地渲染相应层次细节的建筑物模型,实现了大规模城市建筑物层次细节机制的GPU加速。 3.利用可编程管线中的像素着色器将光照模型中Phong算法由传统方法顶点的并行运算转移到像素级别,增强了Phong光照模型着色效果。提出利用可几何着色器对阴影体的确定进行GPU加速,并利用图形硬件实现遮挡查询,对是否绘制某场景结点产生阴影体的判断进行加速,提高了阴影绘制的效率。本文对各个阶段GPU加速的算法效率都进行了实验验证,实验表明本文方法是可行并且是高效的,满足基于数字地球的大规模城市建筑物模型的三维可视化,为增强新一代数字地球产品提供技术支撑。
[Abstract]:......
【学位授予单位】: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3
【分类号】:P208;TP391.41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赵园春;李成名;赵春宇;;基于R树的分布式并行空间索引机制研究[J];地理与地理信息科学;2007年06期

2 花杰;邢廷炎;芮小平;;CSAMT数据三维可视化的方法[J];地球物理学进展;2012年04期

3 左朝树;刘心松;陈小辉;顾攀;;DPsIR~+:一种基于动态空间槽的分布式并行空间索引树[J];计算机科学;2006年02期

4 康来;赵健;宋汉辰;吴玲达;;面向二维GIS矢量数据三维可视化的地形匹配技术研究[J];计算机科学;2009年11期

5 周芹;钟耳顺;黄耀欢;;基于分区技术的静态R树索引并行计算技术[J];计算机工程;2009年02期

6 陈鸿;汤晓安;谢耀华;孙茂印;;基于视点相关透视纹理的矢量数据在三维地形上的叠加绘制[J];计算机辅助设计与图形学学报;2010年05期

7 李白云;赵春霞;;GPU实时构建四叉树的快速地形渲染算法[J];计算机辅助设计与图形学学报;2010年12期

8 李融;郑文庭;;三维地形高质量实时矢量叠加绘制[J];计算机辅助设计与图形学学报;2011年07期

9 李苏军;杨冰;高宇;吴玲达;;基于GPU的大规模海浪实时绘制[J];计算机仿真;2008年05期

10 周海东,廖学军,汪荣峰;基于海量空间数据的实时地形视景仿真算法研究[J];系统仿真学报;2005年11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5条

1 董鹏;分布式空间信息的高效查询与分析系统研究[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遥感应用研究所);2003年

2 于文洋;面向数字地球的三维景观构造关键技术研究[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遥感应用研究所);2006年

3 韩元利;基于GPU编程的虚拟自然环境技术研究[D];武汉大学;2007年

4 葛子厚;基于GPU动态误差度量的大规模地形绘制方法[D];吉林大学;2012年

5 王达;虚拟战场中一种基于GPU的大规模动态地形仿真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2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3条

1 杨卫军;海量三维城市模型的调度与场景管理[D];武汉大学;2005年

2 吴敏君;GIS空间索引技术的研究[D];江苏大学;2006年

3 马庆华;RS-Globe系统中空间数据调度和压缩算法研究[D];河南大学;2009年



本文编号:2491958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dizhicehuilunwen/2491958.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4e61d***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