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测绘论文 >

面向对象的真正射影像处理方法

发布时间:2019-10-08 20:18
【摘要】:数字正射影像(DOM)是摄影测量与遥感的主要产品之一,利用数字高程模型(DEM)通过正射纠正技术制作,消除地形起伏和相机倾斜等引起的投影变形,目前已经达到实用化程度。城区DOM存在建筑物倾斜、遮挡等问题,造成DOM与GIS矢量图配准困难,妨碍正射影像图的准确判读。“真正射影像”TDOM应运而生:利用数字表面模型(DSM)进行微分纠正,通过对地形与地物的完全纠正和遮挡区域的信息补偿,从真正意义上确保影像处处为垂直正射投影。 真正射影像与正射影像制作方法最大的不同在于使用DSM代替DEM同时改正地形与地物的投影差,并对影像的遮挡区域进行检测和补偿。由于现有的真正射影像制作方法均属于“像素级”处理:用于纠正的DSM仅具有几何信息,而缺乏建筑物对象相关的语义信息;另外,基于DSM进行逐格网纠正、基于规则影像像素进行逐像素采样,难以顾及目标特征,如局部边界错误需要人工编辑,这些问题日益成为大规模TDOM自动化智能化处理的瓶颈。现有“像素级”的真正射影像纠正方法由于没有充分考虑地物特征和影像像素间的关联关系,导致对DSM分辨率十分敏感、地物轮廓边缘模糊、纹理结构被破坏,遮挡偿难以实现自动化,需人工处理。 综上,本文提出了一种面向对象的真正射影像处理方法,主要内容包括: (1)对象的定义及语义描述 本文定义了两大类对象:三维地表空间的物方对象和二维影像空间的像方对象。物方对象是由几何面片构成的、相对独立的地形或地物对象,在水平面上的投影应无缝、无重叠,本文通过语义约束的不规则三角网(S-TIN)的形式来表示物方对象。物方对象的语义信息主要包括几何语义(对象边缘、面片及其拓扑关系)和属性语义。像方对象是指影像上辐射特征一致、局部相关性最大、边缘闭合的纹理区域。像方对象的语义信息包括几何语义和属性语义,其中包括对真正射影像纹理采样至关重要的可见性、完整性等属性语义。 (2)对象信息的全局空间索引 根据成像原理,物方对象与像方对象存在一对多的对应关系,且由于遮挡,可能产生破碎不完整的像方对象纹理。在此逻辑基础上建立对象信息的全局空间索引,有效存储物方和像方对象及其语义信息。根据两类对象之间的几何映射关系与语义关联关系,全局空间索引可以快速查找最佳的像方对象用于纠正和采样,为准确高效的真正射纠正和自适应规避遮挡和阴影的优化采样。 (3)面向对象的真正射纠正和纹理优化采样 基于S-TIN格式表达的物方对象进行正射纠正,并根据全局可见索引查找对应的像方对象及其语义信息,用于面向对象的纹理优化采样。优化采样过程中使用的像方对象语义包括可见性、纹理完整性、阴影、辐射质量、成像天底角等,通过语义筛选选择最佳纹理生成真正射影像,自适应规避遮挡和阴影区域,保证结果的准确美观。 设计了面向对象的真正射影像纠正处理的核心算法,并通过使用VC++6.0编程,开发了一个原型系统,选择广东阳江和贵州金阳地区多角度航空影像进行实验验证,结果表明面向对象的真正射处理方法既能保持准确的几何特征和完整的纹理结构,还能自适应的处理遮挡和阴影,为多角度高分辨率影像数据的自动化智能化真正射纠正提供了一种有效的新途径。
【图文】:

地表,产品,航空影像,纹理


且每一个匹配点或线都可以在影像上找到实际位置。但由于纹理匮乏、纹理重复、遮挡等原因的影响,各种算法在不同程度上出现错误匹配的问题(Schickler,Anthony, 1998),局部区域可能无法获得正确的匹配结果(Leberl,et al., 1994)。Chiabrando等(Chiabrando, Spano, 2009)使用低空影像进行正射投影与制作生成地表模型。(2) DBM常见的DBM生产方法是利用数字摄影测量工作站通过人机交互的方式获取,,该方法制作成本较高,时效性较差。DBM也可以利用航空影像自动重建获得(江万寿等,2001),或者采用航空影像与LiDAR数据相结合的方式获得(黄先锋等,2009);还有基于视频序列影像的简单建筑物模型重建方法((Sohn,Dowman, 2007)。1.2.1.2数据类型⑴DSMLidar点云或者影像匹配生成的DSM产品,经过数据内插和重采样等处理后可能无法完全贴合地表实际,如下图1-2所示。

矢量图,交互提取,射影,量图


下图1-3所示为像素工厂Pixel Factory矢量图提取时的工作截图,说明DSM点云数据局部边缘模糊会导致生成的真正射影像建筑物矢量不准确,需要后期的人工调整(吴正鹏,奚歌,2012)。mmmi图1-3像素工厂真正射影像图中人机交互提取夫量图(2) DBM相较于DSM中的建筑物数据存在的不足,DBM能够更加准确的表达建筑物目标,并保持其重要的形状特征;而且建筑物的边界轮廓构成一个闭合的区域,在遮挡检测中具备优势,如下图1-4所示。?摄影中心///遮挡区域_ /// 7Z Z,/ j图1-4 DBM保持建筑物特怔及其在遮挡检n,中的优势1.2.1.3数据格式(1) DSMDSM表现方式主要包括规则规则格网(Grid)(Kratky,1976)、不规则三角网(TIN)、格网与不规则三角网(Grid-TIN)混合结构(Xiao
【学位授予单位】:武汉大学
【学位级别】:博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3
【分类号】:P23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王树根,李德仁,郭泽金,郑精灵;正射影像上阴影和遮蔽的信息处理方法研究[J];测绘信息与工程;2004年04期

2 刘凤德,邱懿;基于左右正射影像的三维量测方法的研究[J];测绘科学;2004年S1期

3 张剑清;孙明伟;张祖勋;;基于蚁群算法的正射影像镶嵌线自动选择[J];武汉大学学报(信息科学版);2009年06期

4 万从容;郭容寰;杨常红;;数字真正射影像的研制[J];上海地质;2009年04期

5 王晓南;黎书芬;;基于灭点的真正射影像阴影自动剔除方法[J];测绘通报;2011年04期

6 袁修孝;钟灿;;一种改进的正射影像镶嵌线最小化最大搜索算法[J];测绘学报;2012年02期

7 张汉德;张海涛;别君;董梁;范学玮;蒋旭惠;;影响正射影像生成质量的因素分析[J];全球定位系统;2012年04期

8 滕飞;周杨;;基于立体正射影像对的三维环境快速构建技术[J];测绘通报;2012年S1期

9 马东岭;丁宁;崔健;王京卫;;基于蚁群算法优化正射影像镶嵌线[J];测绘科学;2013年02期

10 李洁;于杰;张伟东;;正射影像的整体采集理论与方法的研究[J];测绘与空间地理信息;2013年04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滕飞;周杨;;基于立体正射影像对的三维环境快速构建技术[A];第四届“测绘科学前沿技术论坛”论文精选[C];2012年

2 王彦敏;;江苏省1:5万正射影像快速更新[A];江苏省测绘学会2011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1年

3 杜美庆;;聊城市1:2000正射影像制作方法研究[A];华东六省一市测绘学会第十一次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09年

4 钟灿;杨依柳;;基于极小化极大算法的正射影像镶嵌线搜索[A];第十七届中国遥感大会摘要集[C];2010年

5 翟辉琴;董北平;翟会楠;;西部冰川正射影像的制作[A];《测绘通报》测绘科学前沿技术论坛摘要集[C];2008年

6 章丽华;;浅谈正射影像在更新土地利用现状数据库中的应用[A];2009全国测绘科技信息交流会暨首届测绘博客征文颁奖论文集[C];2009年

7 岳海斌;;基于Supermap Objects的正射影像数据库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A];科学合理用地 人地和谐相处2008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8年

8 张惠均;李胜才;司亚君;;基于OrthoVista的正射影像水域反光剔出处理[A];江苏省测绘学会2009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9年

9 唐力明;张勇;丁华祥;;高分辨率卫星影像基于已有正射影像和DEM进行土地利用动态监测[A];第十七届中国遥感大会摘要集[C];2010年

10 陈浩亮;王丙涛;;基于正射影像和三维数字模型制作鸟瞰图的应用[A];江苏省测绘学会2011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1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3条

1 于杰;面向对象的真正射影像处理方法[D];武汉大学;2013年

2 任超锋;航空视频影像的正射影像制作关键技术研究[D];武汉大学;2014年

3 孙杰;机载LiDAR点云数据辅助真正射影像制作关键技术研究[D];武汉大学;201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5条

1 孙长山;正射影像应急快速更新技术研究[D];解放军信息工程大学;2013年

2 李晓静;正射影像纠正及拼接线网络自动生成方法研究[D];中南大学;2014年

3 魏钜杰;复杂地形区域合成孔径雷达正射影像制作方法研究[D];辽宁工程技术大学;2009年

4 冯耀明;土地利用更新调查中正射影像的精度控制研究[D];昆明理工大学;2007年

5 马振国;基于GPU并行加速的正射影像生成研究[D];山东科技大学;2011年



本文编号:2546433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dizhicehuilunwen/2546433.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90de7***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