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测绘论文 >

毫米级地球参考框架的建立方法与展望

发布时间:2019-10-10 07:07
【摘要】:地球参考框架是地理空间数据基础设施的重要组成部分。地球参考框架的不断完善为人类更好地认知地球提供了技术基础。随着空间大地测量等技术的发展以及地球科学及相关学科间的渗透交叉融合,建立顾及基准站非线性变化的毫米级地球参考框架已经成为可能。首先,探讨了毫米级地球参考框架的定义及建立的必要性,阐述了地球参考框架的研究进展;然后,提出了顾及基准站非线性变化的毫米级地球参考框架的构建方法;最后,围绕解决建立毫米级地球参考框架的几个关键问题进行了展望。
【作者单位】: 武汉大学卫星导航定位技术研究中心;武汉大学测绘学院;
【基金】: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资助项目(41525014)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L1422027)~~
【分类号】:P228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7条

1 JIANG WeiPing;ZHOU XiaoHui;;Effect of the span of Australian GPS coordinate time series in establishing an optimal noise model[J];Science China(Earth Sciences);2015年04期

2 刘经南;魏娜;施闯;;国际地球参考框架(ITRF)的研究现状及展望[J];自然杂志;2013年04期

3 李昭;姜卫平;刘鸿飞;屈小川;;中国区域IGS基准站坐标时间序列噪声模型建立与分析[J];测绘学报;2012年04期

4 姜卫平;李昭;刘万科;周晓慧;;顾及非线性变化的地球参考框架建立与维持的思考[J];武汉大学学报(信息科学版);2010年06期

5 闫昊明;陈武;朱耀仲;张为民;钟敏;刘根友;;温度变化对我国GPS台站垂直位移的影响[J];地球物理学报;2010年04期

6 宋淑丽;朱文耀;熊福文;高峻;;毫米级地球参考框架的构建[J];地球物理学报;2009年11期

7 陈俊勇;;大地坐标框架理论和实践的进展[J];大地测量与地球动力学;2007年01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邹蓉;地球参考框架建立和维持的关键技术研究[D];武汉大学;2009年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姜卫平;马一方;邓连生;周伯烨;;毫米级地球参考框架的建立方法与展望[J];测绘地理信息;2016年04期

2 李斐;马超;张胜凯;雷锦韬;郝卫峰;张卿川;李文浩;;南极半岛地区GPS坐标时间序列噪声分析及形变模式初探[J];地球物理学报;2016年07期

3 明锋;曾安敏;景一帆;;L1范数与IQR统计量组合的GNSS坐标序列粗差探测算法[J];测绘科学技术学报;2016年02期

4 刘武凤;牛冬梅;;并址技术在监测上海台站垂直运动方面的应用研究[J];测绘与空间地理信息;2016年06期

5 明锋;杨元喜;曾安敏;景一帆;;中国区域IGS站高程时间序列季节性信号及长期趋势分析[J];中国科学:地球科学;2016年06期

6 明锋;杨元喜;曾安敏;景一帆;;顾及有色噪声的GPS位置时间序列中断探测法[J];武汉大学学报(信息科学版);2016年06期

7 MING Feng;YANG YuanXi;ZENG AnMin;JING YiFan;;Analysis of seasonal signals and long-term trends in the height time series of IGS sites in China[J];Science China(Earth Sciences);2016年06期

8 刘乾坤;隋立芬;陈泉余;王凌轩;;基于Allan方差的BDS随机误差分析[J];测绘通报;2016年05期

9 杨登科;安向东;黄广利;葛栩宏;;不同GPS时间序列跨度对噪声模型建立的影响[J];测绘科学;2016年05期

10 Wenbin Shen;Cunchao Peng;;Detection of different-time-scale signals in the length of day variation based on EEMD analysis technique[J];Geodesy and Geodynamics;2016年03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罗力;三峡库区滑坡监测GPS统测构网研究及应用[D];武汉大学;2013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王解先;连丽珍;沈云中;;奇异谱分析在GPS站坐标监测序列分析中的应用[J];同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3年02期

2 陈为涛;甘卫军;肖根如;梁诗明;盛传贞;;3·11日本大地震对中国东北部地区地壳形变态势的影响[J];地震地质;2012年03期

3 蒋志浩;张鹏;秘金钟;刘丽芬;;顾及有色噪声影响的CGCS2000下我国CORS站速度估计[J];测绘学报;2010年04期

4 魏娜;施闯;耿长江;刘经南;;参考框架的HELMERT转换[J];大地测量与地球动力学;2010年04期

5 ;Determination of ocean tide loading displacements in Hong Kong using GPS technique[J];Science China(Earth Sciences);2010年07期

6 姜卫平;李昭;刘万科;周晓慧;;顾及非线性变化的地球参考框架建立与维持的思考[J];武汉大学学报(信息科学版);2010年06期

7 江在森;刘经南;;应用最小二乘配置建立地壳运动速度场与应变场的方法[J];地球物理学报;2010年05期

8 蒋志浩;张鹏;秘金钟;李志才;;基于CGCS2000的中国地壳水平运动速度场模型研究[J];测绘学报;2009年06期

9 宋淑丽;朱文耀;熊福文;高峻;;毫米级地球参考框架的构建[J];地球物理学报;2009年11期

10 刘经南;刘晖;邹蓉;魏娜;;建立全国CORS更新国家地心动态参考框架的几点思考[J];武汉大学学报(信息科学版);2009年11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3条

1 姚宜斌;GPS精密定位定轨后处理算法与实现[D];武汉大学;2004年

2 符养;中国大陆现今地壳形变与GPS坐标时间序列分析[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上海天文台);2002年

3 隋立芬;高精度GPS网的统一与数据处理若干问题研究[D];解放军信息工程大学;2001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冯炜;吴星;钱进;;地球参考框架的建立和维持[J];测绘与空间地理信息;2013年05期

2 黄立人;地壳运动的参考框架[J];大地测量与地球动力学;2002年03期

3 魏娜;施闯;;地球参考框架的实现和维持[J];大地测量与地球动力学;2009年02期

4 张西光;吕志平;;论地球参考框架的维持[J];测绘通报;2009年05期

5 吕志平,刘经南;空间数据基础设施中的坐标参考框架[J];测绘通报;2001年04期

6 顾国华;;参考框架、坐标变换和地壳运动[J];测绘通报;2006年08期

7 党亚民;陈俊勇;;国际大地测量参考框架技术进展[J];测绘科学;2008年S2期

8 党亚民;陈俊勇;;国际大地测量参考框架技术进展[J];测绘科学;2008年01期

9 宋淑丽;朱文耀;熊福文;高峻;;毫米级地球参考框架的构建[J];地球物理学报;2009年11期

10 王鹏;吕志平;张西光;;相似变换模型在参考框架基准实现中的应用[J];测绘;2010年0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7条

1 黄立人;;地壳运动的参考框架[A];中国地震学会第八次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0年

2 魏娜;陈国;蔡洪亮;苏醒;李敏;赵齐乐;;北斗地球参考框架的初始实现及分析[A];第五届中国卫星导航学术年会论文集-S3 精密定轨与精密定位[C];2014年

3 朱文耀;宋淑丽;熊福文;;毫米级地球参考架的构建[A];《测绘通报》测绘科学前沿技术论坛摘要集[C];2008年

4 曹学礼;;宁波市GPS框架网测量及数据处理[A];地理空间信息技术及其应用论坛论文集[C];2005年

5 曹学礼;何文峰;史秀保;;宁波市GPS框架网测量及数据处理[A];华东地区第九次测绘学术交流大会论文集[C];2005年

6 章玉祉;;盲童空间认知的研究[A];增强心理学服务社会的意识和功能——中国心理学会成立90周年纪念大会暨第十四届全国心理学学术会议论文摘要集[C];2011年

7 宋玉兵;;构建数字江苏基础地理框架的现代化测绘基准[A];地理空间信息技术与数字江苏论坛文集[C];2001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2条

1 党亚民 陈俊勇;全球地心坐标参考框架的最新进展[N];中国测绘报;2004年

2 刘经南 刘晖;中国发展连续运行参考站系统的思考[N];中国测绘报;2003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3条

1 邹蓉;地球参考框架建立和维持的关键技术研究[D];武汉大学;2009年

2 张西光;地球参考框架的理论与方法[D];解放军信息工程大学;2009年

3 张鹏;利用GPS建立和维持中国区域地心坐标参考框架的理论与方法研究[D];武汉大学;2013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夏俊晨;区域性参考框架的稳定性分析方法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5年

2 陈琼;基于OKADA模型探讨大地震对框架点的影响[D];昆明理工大学;2015年

3 李敏;空间大地测量数据融合理论与算法研究[D];长安大学;2015年

4 刘剑;儿童空间认知参考框架体系的实验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08年

5 魏颖慧;4-11岁北方儿童绝对参考框架发展的研究[D];鲁东大学;2014年

6 蒋志浩;我国现今地壳运动特征与地心坐标参考框架质量研究[D];清华大学;2009年

7 王鹏;法方程层面地球参考框架数据融合及其网格计算应用研究[D];解放军信息工程大学;2010年

8 张洁;基于空间认知的北京城市空间参考框架的LBS应用研究[D];首都师范大学;2007年

9 李钰;关于参考框架和心理旋转的空间认知研究[D];广西师范学院;2013年

10 张勇;不同数值内插方法建立我国速度场模型[D];中国测绘科学研究院;2011年



本文编号:2547058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dizhicehuilunwen/2547058.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28418***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