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放数据支持下的城市建设用地利用效率评价方法研究
本文关键词:开放数据支持下的城市建设用地利用效率评价方法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大都市土地资源紧约束的矛盾越来越凸显,这倒逼着城市发展方式由外延扩张向存量挖潜转变,也对国土资源节约集约利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目前诸多对建设用地利用效率的研究,多依赖于测绘数据、统计资料以及政府的行业主管部门的官方数据,其囿于空间尺度的有限性,无法更加细致地判别土地利用的实际状态以及空间特征。随着互联网+时代的到来,“人-地-时”关系融为一体的开放数据也逐步进入城市研究的领域,为精细尺度的建设用地利用效率研究提供了新视角。城市精细尺度的建设用地利用效率评价方法研究为制定针对性的地块改造方案以及用地挖潜政策提供理论支撑,对推动城市的集约型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势意义。论文以上海市为研究区,首先融合夜间灯光数据以及土地利用数据,构建空间回归模型将乡镇级的常住人口统计数据进行250m×250m格网尺度的拟合和修正。以此得到的居住人口分布密度将作为建设用地利用效率评价的重要因子之一其次,构建了利用效率评价的指标体系,包含人口承载强度、经济产出效益和城市空间结构三方面,提出了格网尺度的城市建设用地利用效率评价方法。再次,对利用效率的空间格局进行了不同角度的剖析。最后,设计了一套基于差值偏离度的相对低效建设用地提取方法,用于识别不同管辖尺度下的建设用地利用效率“洼地”。主要研究内容和结论如下:(1)城市常住人口分布格网化:通过空间自相关性检验,发现乡镇级常住人口分布存在一定的空间集聚特征,表明构建合理的空间回归模型比线性回归模型更具意义。再对比DMSP/OLS和NPP/VIIRS两种夜间灯光数据所构建的不同类型空间回归模型得到,基于提取的居住区VIIRS灯光强度所建立的空间误差模型(SEM),各项诊断指标的结果较好,拟合优度R2达到0.75。然后,按照空间误差模型所得参数,实现常住人口的250m×250m格网尺度拟合,分乡镇人口初始拟合结果与实际统计人口数的相关系数为0.94。最后,以各乡镇为单元进行分区修正,计算各乡镇实际统计人口数与人口初始拟合总数的比例系数,以此系数修正各乡镇内格网单元的居住人口拟合值。(2)城市建设用地利用效率评价:首先界定建设用地利用效率的内涵,依此构建利用效率评价指标体系,包含人口承载强度、经济产出效益和城市空间结构三方面。再以250m×250m的格网为评价单元,采用格网统计、点插值、面积权重分配、核密度分析、距离衰减分析等一系列空间分析手段度量相关评价因子。随后采用基于遗传算法的投影寻踪模型,客观确定各评价因子的权重,并最终求得各格网单元的利用效率综合评价值。结果表明,人口活动规模以及城市建设规模是建设用地利用效率的内在驱动力;上海市建设用地利用效率整体上表现出由中心向郊区的环状梯度式降低的空间分异特征,且在郊区新城中心出现了相对高效集约利用区。(3)城市建设用地利用效率“洼地”识别:首先,以建设用地利用效率综合评价结果为基础,从水平分异特征、方向分布特征及空间集聚特征三个角度分析利用效率的空间格局。从各分量来看,上海市中心城区对各区(县)的人口活动以及城市建设的拉动吸引作用较为显著;而各区(县)的内部经济发展则表现出相对均衡的特征。此外,提出了一套基于差值偏离度的相对低效用地提取方法,分别进行了区(县)级行政单元约束、街道(乡、镇)级行政单元约束、以及集建区内邻域约束下的建设用地利用效率“洼地”识别,并选取了位于中心城区内的共同“洼地”区,叠加卫星影像和街景图进行判别。
【关键词】:建设用地利用效率 开放数据 夜间灯光 利用效率洼地 上海市
【学位授予单位】:南京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F299.23;P208
【目录】:
- 摘要4-6
- Abstract6-16
- 第一章 引言16-24
- 1.1 研究背景16-18
- 1.1.1 选题背景16-17
- 1.1.2 研究意义17
- 1.1.3 课题支撑17-18
-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18-22
- 1.2.1 城市建设用地利用效率研究18-19
- 1.2.2 开放数据在城市研究中的应用19-21
- 1.2.3 研究现状述评21-22
- 1.3 研究内容和技术路线22-24
- 1.3.1 研究内容22-23
- 1.3.2 技术路线23-24
- 第二章 研究区概况与数据预处理24-37
- 2.1 研究区概况24-27
- 2.1.1 地理环境与社会经济发展概况24-25
- 2.1.2 建设用地利用现状与特点25-27
- 2.2 研究准备与数据预处理27-37
- 2.2.1 矢量数据27-28
- 2.2.2 夜间灯光影像数据28-29
- 2.2.3 互联网开放数据29-35
- 2.2.4 统计数据35-37
- 第三章 城市常住人口分布格网化37-49
- 3.1 常住人口分布空间自相关检验37-40
- 3.1.1 常住人口分布空间自相关检验37-39
- 3.1.2 常住人曰分布与居住区夜间灯光强度的相关性分析39-40
- 3.2 常住人口与居住区灯光强度空间回归分析40-45
- 3.2.1 空间权重矩阵40
- 3.2.2 空间回归模型40-43
- 3.2.3 最优空间回归模型选取43-45
- 3.3 常住人口格网化拟合与修正45-48
- 3.3.1 人口格网化初始拟合45
- 3.3.2 初始拟合结果精度验证45-47
- 3.3.3 人口格网化结果修正47-48
- 3.4 本章小结48-49
- 第四章 城市建设用地利用效率评价49-72
- 4.1 建设用地利用效率评价指标体系49-51
- 4.1.1 建设用地利用效率内涵49-50
- 4.1.2 评价指标体系构建50-51
- 4.2 建设用地利用效率评价因子量化51-66
- 4.2.1 人口承载强度评价因子量化51-55
- 4.2.2 经济产出效益评价因子量化55-60
- 4.2.3 城市空间结构评价因子量化60-66
- 4.3 建设用地利用效率评价模型构建66-71
- 4.3.1 基于遗传算法的投影寻踪综合评价模型66-69
- 4.3.2 综合评价模型应用69-71
- 4.4 本章小结71-72
- 第五章 城市建设用地利用效率“洼地”识别72-94
- 5.1 建设用地利用效率空间格局分析72-81
- 5.1.1 水平分异特征72-75
- 5.1.2 方向分布特征75-78
- 5.1.3 空间集聚特征78-81
- 5.2 建设用地利用效率“洼地”识别方法81-84
- 5.2.1 建设用地利用效率“洼地”概念界定81
- 5.2.2 基于差值法的偏离度计算81-82
- 5.2.3 基于最大类间方差的相对低效单元提取82-83
- 5.2.4 基于形态学滤波的提取结果优化83-84
- 5.3 不同管辖尺度下的建设用地利用效率“洼地”识别84-93
- 5.3.1 区(县)级行政单元约束下的“洼地”识别84-87
- 5.3.2 街道(乡、镇)级行政单元约束下的“洼地”识别87-88
- 5.3.3 集建区内邻域约束下的“洼地”识别88-90
- 5.3.4 结果验证90-93
- 5.4 本章小结93-94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94-98
- 6.1 研究结论94-96
- 6.2 创新点96
- 6.3 研究展望96-98
- 参考文献98-104
- 攻读硕士期间科研情况104-106
- 致谢106-107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蓝慰康 ,刘晓桃;广西建设用地报批材料有关问题初探[J];南方国土资源;2004年09期
2 张虹鸥;叶玉瑶;杨丽娟;吴旗韬;;广东30年建设用地增长对经济发展的贡献[J];经济地理;2008年06期
3 曹银贵;郑新奇;胡业翠;;区域建设用地集约利用评价研究——以济南市为例[J];经济地理;2010年06期
4 汪孟乐;;如何做好农村闲置建设用地置换工作[J];科技信息;2011年03期
5 姜大明;;建立城乡统一的建设用地市场[J];国土资源导刊;2013年12期
6 ;1-5月份山东共批准各类建设用地7137公顷[J];山东国土资源;2003年03期
7 ;关于报送建设用地备案数据有关要求的通知[J];国土资源通讯;2004年09期
8 吴先华,齐相贞;江苏省耕地转化为建设用地的经济学分析[J];地理与地理信息科学;2004年06期
9 方先知,何继善;建设用地评价体系研究——以湖南为例[J];系统工程;2005年09期
10 麻战洪;申志军;李慎鹏;唐孜斌;;湖南省建设用地集约利用评价[J];国土资源导刊;2006年0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浩;;浅谈建设用地的开发及对策[A];中国土地问题研究——中国土地学会第三次会员代表大会暨庆祝学会成立十周年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1990年
2 杨庆媛;董世琳;冯应斌;;重庆市建设用地集约度变化及其与经济发展水平的关联分析[A];节约集约用地及城乡统筹发展——2009年海峡两岸土地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3 陈伟华;毛德华;沈雅;;建设用地集约与节约利用评价[A];节约集约用地及城乡统筹发展——2009年海峡两岸土地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4 邵秀燕;陈松林;;福州建设用地集约利用区域分异研究[A];福建省土地学会2009年年会论文集[C];2009年
5 刘诗苑;陈松林;;基于景观生态学的建设用地时空动态研究[A];福建省土地学会2009年年会论文集[C];2009年
6 郭素红;;加强建设用地规范化征收的对策与建议[A];福建省土地学会2009年年会论文集[C];2009年
7 张晓磊;於忠祥;;试论建设用地置换在保护耕地与保障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以安徽省为例[A];中国山区土地资源开发利用与人地协调发展研究[C];2010年
8 袁志良;彭锦辉;王思奇;;建设用地清理试点作法与问题剖析[A];中国土地学会第二次代表大会暨学术讨论会论文选编[C];1985年
9 孙荣第;宋宇江;;对提高建设用地利用率的探讨——以鞍山市为例[A];中国土地问题研究——中国土地学会第三次会员代表大会暨庆祝学会成立十周年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1990年
10 王春红;;树立科学发展观 处理好绿化建设用地的三个问题[A];树立科学发展观提高土地资源的保障能力研究[C];2004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广州市房地产测绘所,国土资源部科技与国际合作司 曾广鸿 单卫东;以科技创新支撑建设用地再开发[N];中国国土资源报;2010年
2 记者 刘子烨;到2020年上海建设用地仅剩20平方公里?[N];联合时报;2012年
3 记者 方芳;我市全面清理整改建设用地[N];湘潭日报;2012年
4 记者 宋禹飞 通讯员 陈建农;安徽今年将供应55万亩建设用地[N];中国国土资源报;2013年
5 记者 龙晓庆;未来7年深圳建设用地只剩59平方公里[N];民营经济报;2013年
6 记者 宗时风;宁夏首次建立建设用地动态监控机制[N];宁夏日报;2013年
7 李博;建设用地迈向城乡统一[N];中国经济导报;2013年
8 记者 邵海鹏 刘展超;建立城乡统一的建设用地市场[N];第一财经日报;2013年
9 记者 梁现瑞;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将开展试点[N];四川日报;2014年
10 本报记者马媛;建立城乡统一的建设用地市场[N];友报;2014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杨俊;新型城镇化背景下建设用地集约利用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2015年
2 胡立兵;转型期我国城市土地供应管控研究[D];南京农业大学;2011年
3 郑俊鹏;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环境影响评价研究[D];南京农业大学;2013年
4 钱铭杰;区域建设用地集约利用模式与评价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11年
5 李效顺;基于耕地资源损失视角的建设用地增量配置研究[D];南京农业大学;2010年
6 汤怀志;公路建设用地集约利用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11年
7 李亚丽;城市建设用地扩展及其碳排放研究[D];河南大学;2013年
8 李波;基于多源遥感数据的城市建设用地空间扩展动态监测及其动力学模拟研究[D];浙江大学;2012年
9 陆张维;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中心城区建设用地布局研究[D];浙江大学;2012年
10 孙利;中国城市建设用地集约利用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11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符太成;建设用地集约利用评价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09年
2 鄢丽娜;福建省建设用地集约利用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08年
3 陈世聪;建设用地配置的效率与公平研究[D];四川农业大学;2012年
4 费燕;云南“建设用地上山”战略实施中存在问题与对策研究[D];云南财经大学;2013年
5 郭黄琛;介休城区及其近郊建设用地变化的时空特征[D];山西农业大学;2015年
6 孙立宁;济南市建设用地节约集约利用评价研究[D];山东建筑大学;2015年
7 刘燕铟;南海区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流转收益分配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5年
8 林王锋;浙江省建设用地供需平衡与经济发展良性互动的机理和对策研究[D];浙江大学;2015年
9 孙辉;建设用地节约集约利用评价及集约利用潜力分析研究[D];浙江大学;2015年
10 李莹;岩溶山区不同尺度的城镇扩张遥感监测研究[D];昆明理工大学;2015年
本文关键词:开放数据支持下的城市建设用地利用效率评价方法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261614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dizhicehuilunwen/26161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