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多源数据的吉林省中西部黑土区侵蚀沟自动提取研究
【图文】:
其中黑土亚类面积最大,占到 89.47%。吉林省黑土地主要分布在以长春为中心,向西南延申至四平的范围,向东南延伸至吉林市西部,东北至松原,总体位于吉林省中西部(如图3.1所示),其中,,仅分布在长春和四平的黑土面积就占全省黑土总面积的 88.6%,有 97.55 万公顷。这一片黑土区属于温带湿润、半湿润季风气候。春季干燥风大,夏季温暖而短促,雨季集中在 7、8 月份,秋季凉爽干燥,冬季寒冷且漫长,无霜期较短。吉林省黑土区跨度较大,气候根据所在区域略有区别。长春、四平和吉林三个地区呈品字分布,其中,长春坐标范围为东经 124°18′到 127°5′,北纬 43°5′到 45°15′,地处湿润区到亚干旱区的过渡带内
大区域研究样区
【学位授予单位】:吉林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9
【分类号】:P237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白舒婷;张树文;王让虎;杨久春;王晴;;基于高分影像与地理国情普查成果的侵蚀沟分异特征分析[J];地理与地理信息科学;2018年03期
2 张文太;;面向产业需求的伊犁河谷侵蚀沟治理技术研究[J];水土保持应用技术;2016年06期
3 谢铁军;李俊宇;;“农民事情农民办”的创新之路——佳木斯市郊区推进农村田间路和侵蚀沟治理工作的调查与思考[J];奋斗;2017年02期
4 黄萌;范昊明;;辽宁省侵蚀沟发育特性及地形分异特征[J];水土保持学报;2017年05期
5 刘正鑫;;辽宁省侵蚀沟防治措施探讨[J];科技创新导报;2017年27期
6 谢铁军;;“农民事情农民办”的创新之路——关于佳木斯市郊区推进农村田间路、侵蚀沟治理工作的调研报告[J];当代农村财经;2015年11期
7 李志飞;;东北黑土区侵蚀沟发展现状及研究方向[J];水土保持应用技术;2014年05期
8 李智广;王岩松;刘宪春;刘建祥;;我国东北黑土区侵蚀沟道的普查方法与成果[J];中国水土保持科学;2013年05期
9 王念忠;王岩松;刘宪春;钟云飞;李忠福;刘建祥;邹海天;;东北黑土区侵蚀沟道普查工作的组织与实施[J];中国水土保持;2013年10期
10 屈建钢;;对河南省黄土丘陵区侵蚀沟道防治的思考[J];安徽农业科学;2013年17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3条
1 刘宪春;曹文华;赵院;许永利;;全国土壤侵蚀普查数据库设计与实践[A];中国水利学会2013学术年会论文集——S4水利信息化建设与管理[C];2013年
2 孙飞达;于洪波;陈文业;张新全;干友民;;甘肃省安家沟流域农林复合生态系统调查及模式优化设计[A];农区草业论坛论文集[C];2008年
3 李国强;蔡强国;刘振举;;黑龙江省拜泉县水土流失综合治理的系统建设与实践[A];海峡两岸环境与资源学术研讨会学术论文集[C];2007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本报记者 朱婷 胡京春;黑土地上的期盼[N];人民政协报;2017年
2 黑龙江省财政厅涉农资金整合推进组政策研究组组长 谢铁军;佳木斯探索治理农村田间路和侵蚀沟新模式[N];中国财经报;2015年
3 记者 张向辉;1.5万余干部职工播绿南塬侵蚀沟 31家包联部门单位完成栽植任务[N];渭南日报;2011年
4 马永军 记者 王冬;郊区复制“美丽模式” 变“吃田沟”为增收地[N];佳木斯日报;2015年
5 马永军 王冬 本报记者 刘亿服;让“吃田沟”变为增收地[N];黑龙江日报;2015年
6 省财政厅涉农资金整合推进组政策研究组组长 谢铁军;“农民事情农民办”的创新之路[N];黑龙江经济报;2015年
7 本报记者 张晓黎 王冬梅 实习生 姚景光 通讯员 魏玉奇;“东北第一侵蚀沟”的变迁[N];长春日报;2006年
8 本报记者 王冬;农业基础羽翼待丰[N];佳木斯日报;2015年
9 本报记者 张晓黎;“东北第一侵蚀沟”即将变身鱼米乡[N];长春日报;2007年
10 记者 崔清新 周婷玉;黄土高坡:产1斤粮至少流失40斤土[N];新华每日电讯;2010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6条
1 王让虎;基于多源多尺度数据的东北典型黑土区侵蚀沟遥感监测体系研究[D];吉林大学;2017年
2 李天奇;东北黑土区侵蚀沟成因与模型研究[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东北地理与农业生态研究所);2012年
3 李浩;典型黑土区不同尺度沟蚀演化过程及效应研究[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东北地理与农业生态研究所);2016年
4 孟令钦;东北黑土区沟蚀机理及防治模式的研究[D];中国农业科学院;2009年
5 胡天然;乌裕尔河流域侵蚀沟格局及其演变过程[D];东北林业大学;2016年
6 姚文波;历史时期董志塬地貌演变过程及其成因[D];陕西师范大学;2009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詹国旗;基于多源数据的吉林省中西部黑土区侵蚀沟自动提取研究[D];吉林大学;2019年
2 裴志林;黄土丘陵沟壑区侵蚀沟稳定性评价[D];中国科学院大学(中国科学院教育部水土保持与生态环境研究中心);2019年
3 高世乾;黑土生态脆弱区侵蚀沟生态修复关键技术研究[D];沈阳大学;2019年
4 黄萌;辽宁省侵蚀沟发育特征与影响因素研究[D];沈阳农业大学;2018年
5 马越;吉林省侵蚀沟现状调查及生态保护对策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16年
6 邹海天;黑龙江省克拜地区侵蚀沟道变化及影响因素分析[D];东北师范大学;2014年
7 陈晓雨;运用ArcGIS与DTGIS提取侵蚀沟道对比研究[D];内蒙古农业大学;2013年
8 关志新;穆棱市土壤侵蚀及养分流失动态特征分析[D];东北农业大学;2016年
9 王振;青海省黄土丘陵沟壑区沟壑侵蚀状况研究[D];陕西科技大学;2012年
10 李海燕;阜新孙家湾矸石山水土流失和沟蚀演变研究[D];辽宁工程技术大学;2009年
本文编号:2685488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dizhicehuilunwen/268548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