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GIS的雅砻江流域麦地龙—卡拉段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价
本文关键词:基于GIS的雅砻江流域麦地龙—卡拉段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价,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卡拉地区位于青藏高原东部边缘,属于侵蚀强烈-极强烈山原区。其中,雅砻江干流由北北西至南南东贯穿研究区。区内沟壑纵横,沟谷深切,相对高差达2000~3000m,各种类型地质灾害发育。区内沿岸沟深坡陡,水利资源丰富,沿江已建有多座大型水电站,其中拟建的卡拉乡水电站位于研究区内。因此,进行雅砻江流域麦地龙-卡拉段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既能有效降低地质灾害对当地居民生命财产带来影响,也能对国家进行各类工程建设提供参考和借鉴。本文以野外现场调查与室内成果整理为基础,以研究区137处地质灾害为研究对象,基于Arcgis软件,分别采用采用信息量法、层次分析法建立区域危险性现状分析模型,采用逻辑回归法、层次分析法建立区域危险性预测模型,对研究区内地质灾害危险性进行区划分析。研究具体结论成果如下:(1)完成了研究区内基于GIS软件的基础地质资料数据库。该数据库中包含了研究区的自然地理背景、基础地质环境、地质灾害要素、中间运算图层、危险性区划等方面要素。基础数据库的建立为后期资料的管理、检索、查询提供方便,也为后期灾害分析及危险性区划提供基础。(2)总结了区域地质灾害发育特征及规律。此次调查共发现41处滑坡灾害点、90处崩塌灾害点、6条泥石流沟,通过统计分析发现:①每年的6~9月份为研究区地质灾害频发时期;②研究区内滑坡灾害主要分布于雅砻江右岸区域,不同岸坡结构均见滑坡灾害发育;崩塌灾害点主要沿支沟水系分布,规模较小,多发育于2500m高程以下高陡岩质边坡;区域雅砻江左岸多发育大型泥石流沟,属沟谷型泥石流,雅砻江右岸泥石流灾害规模较小,属于坡面型泥石流。(3)归纳出有利于地质灾害发生的评价因子。研究中分别选取坡度、岸坡结构、新构造运动、地层岩性、地质构造、河流水系、降雨、地震、人类工程活动、植被覆盖率、物源情况等敏感因子作为基本评价指标,通过统计分析可知:①滑坡灾害在沟谷坡度30°—40°、杂谷脑组及第四系堆积体区域敏感性最强;②崩塌灾害在沟谷坡度40°以上,海拔2500m以下杂谷脑组地层中敏感性最强;③泥石流灾害在沟谷岸坡坡度30°—45°、崩滑点密度3-4个/km2,年降雨量800mm以上区域敏感性最强。(4)得到了研究区的地质灾害危险性区划结果。危险性现状分析结果与预测结果表明:雅砻江干流两侧及各个支沟沟口位置为地质灾害极高危险区,发生崩塌、滑坡、泥石流灾害的可能性最大;沿江各条大型支沟中游部位属地质灾害高危险性区,发生崩塌、滑坡、泥石流灾害的可能性仍较高;各支沟上游及高海拔广大区域为地质灾害的低危险区,该区斜坡整体稳定性较好,发生地质灾害的可能性较小。
【关键词】:地质灾害特征评价因子 GIS 危险性区划预测
【学位授予单位】:成都理工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5
【分类号】:P208;P694
【目录】:
- 摘要4-6
- Abstract6-11
- 第1章 前言11-18
- 1.1 选题依据及研究意义11-13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13-15
- 1.2.1 国外研究现状13-14
- 1.2.2 国内研究现状14-15
- 1.3 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15-18
- 1.3.1 研究的主要内容15-16
- 1.3.2 技术路线16-18
- 第2章 区域工程环境条件18-31
- 2.1 区域环境条件18-20
- 2.1.1 位置与交通18-19
- 2.1.2 自然地理条件19
- 2.1.3 气象水文19
- 2.1.4 社会经济概况19-20
- 2.2 研究区工程地质条件20-28
- 2.2.1 地形地貌20
- 2.2.2 岩石地层20-23
- 2.2.3 地质构造23-27
- 2.2.4 水文地质条件27-28
- 2.3 新构造运动及地貌演化28-31
- 2.3.1 研究区新构造活动28
- 2.3.2 区域地震活动28-29
- 2.3.3 地貌演化史29-31
- 第3章 地质灾害特征31-48
- 3.1 概述31-32
- 3.2 滑坡灾害特征32-40
- 3.2.1 概述32-33
- 3.2.2 滑坡特征分析33-34
- 3.2.3 典型滑坡分析34-40
- 3.3 崩塌灾害特征40-46
- 3.3.1 概述40-44
- 3.3.2 崩塌特征分析44
- 3.3.3 典型崩塌分析44-46
- 3.4 泥石流灾害特征46-48
- 第4章 地质灾害形成控制因子分析48-67
- 4.1 滑坡灾害控制因子分析48-58
- 4.1.1 滑坡与地形地貌的关系48-50
- 4.1.2 岸坡结构与滑坡灾害的关系50-51
- 4.1.3 滑坡与地层岩性的关系51-52
- 4.1.4 滑坡与地质构造的关系52-53
- 4.1.5 滑坡与河流水系的关系53-55
- 4.1.6 滑坡与降雨的关系55-56
- 4.1.7 滑坡与人类工程活动的关系56-58
- 4.2 崩塌灾害控制因子分析58-64
- 4.2.1 崩塌与地形地貌的关系58-59
- 4.2.2 岸坡结构与崩塌灾害的关系59-60
- 4.2.3 崩塌与地层岩性的关系60-61
- 4.2.4 崩塌与地质构造的关系61
- 4.2.5 崩塌与河流水系的关系61-62
- 4.2.6 崩塌与降雨的关系62
- 4.2.7 崩塌与人类工程活动的关系62-64
- 4.3 泥石流灾害控制因子分析64-67
- 4.3.1 泥石流与崩滑灾害点密度的关系64-65
- 4.3.2 泥石流与降雨的关系65-67
- 第5章 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价67-100
- 5.1 地质灾害评价原理67-68
- 5.1.1 评价目的67
- 5.1.2 评价方法选取67
- 5.1.3 评价流程67-68
- 5.2 建立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价指标体系68-70
- 5.2.1 确定基本评价因子68
- 5.2.2 确定评价单元68-69
- 5.2.3 建立空间数据库69-70
- 5.3 建坝前地质灾害危险性分析70-86
- 5.3.1 确定基于信息量法的各指标信息值70-71
- 5.3.2 确定基于层次分析法的各指标权重71-76
- 5.3.3 计算各评价因子信息权值76-80
- 5.3.4 基于GIS的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价80-86
- 5.4 建坝后地质灾害危险性预测86-98
- 5.4.1 概述86-87
- 5.4.2 危险性预测的技术方法87
- 5.4.3 基于层次分析法的各指标权重87-90
- 5.4.4 计算各评价因子归一加权值90-94
- 5.4.5 水库蓄水后区域危险性预测分析94-98
- 5.5 小结98-100
- 结论100-101
- 致谢101-102
- 参考文献102-106
-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106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阮沈勇,黄润秋;基于GIS的信息量法模型在地质灾害危险性区划中的应用[J];成都理工学院学报;2001年01期
2 王士天,刘汉超,张倬元,黄润秋,许模尚,岳全,王思敬,杜永廉,马风山,丁恩保;大型水域水岩相互作用及其环境效应研究[J];地质灾害与环境保护;1997年01期
3 张春山,张业成,马寅生;黄河上游地区崩塌、滑坡、泥石流地质灾害区域危险性评价[J];地质力学学报;2003年02期
4 王轶,王慧玲;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价与区划及GIS应用研究[J];勘察科学技术;2004年06期
5 赵建粮;王军见;张晋;;GIS技术在灵宝市地质灾害易发性分区评价中的应用[J];科学技术与工程;2007年11期
6 许强,黄润秋,向喜琼;地质灾害发生时间和空间的预测预报[J];山地学报;2000年S1期
7 游江南;;GIS空间分析在土地管理工作中的应用[J];太原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0年02期
8 张会刚;姜志玲;王维早;;西南山区水电站库区地质灾害模糊综合评价[J];水土保持研究;2006年04期
9 姚玉增;任群智;李仁峰;温守钦;赵玉山;;层次分析法在山地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价中的应用——以辽宁凌源地区为例[J];水文地质工程地质;2010年02期
10 朱良峰,吴信才,殷坤龙,刘修国;基于信息量模型的中国滑坡灾害风险区划研究[J];地球科学与环境学报;2004年03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王志旺;基于GIS技术的区域滑坡分形特征分析与危险性评价[D];中国地质大学;2010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梁吉;基于模糊评判方法的铁路隧道施工风险评价研究[D];浙江大学;2010年
本文关键词:基于GIS的雅砻江流域麦地龙—卡拉段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价,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270088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dizhicehuilunwen/27008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