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测绘论文 >

无人机倾斜摄影测量三维建模精度多层次模糊综合评价研究

发布时间:2020-06-11 01:50
【摘要】:随着无人机技术的飞速发展,无人机倾斜摄影测量三维建模技术广泛应用于数字地球、智慧城市发展规划、智慧旅游、国土资源等各个方面,为推动其在各行各业更普遍的应用,准确掌握三维模型的实际精度至关重要。由于无人机倾斜摄影测量三维建模系统错综复杂,其精度受诸多因素的综合影响,且具有很大的不确定性。因此,对无人机倾斜摄影测量三维建模精度进行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用价值。论文从无人机倾斜摄影测量三维建模基本原理出发,分析并确定影响无人机倾斜摄影测量三维模型精度的主要因素,采用层次分析法和模糊综合评价法,构建了无人机倾斜摄影测量三维建模精度多层次模糊综合评价模型,为无人机倾斜摄影测量三维建模精度评价提供了方便快捷的方法和技术支持。论文主要研究工作以及成果如下:(1)无人机倾斜摄影测量三维建模精度影响因素分析:以无人机倾斜摄影测量三维建模基本原理为基础,结合无人机倾斜摄影测量三维建模的基本流程和关键技术,从理论上系统分析三维建模的误差来源,并结合实验分析,确定无人机倾斜摄影测量三维建模的主要影响因素。(2)基于AHP的无人机倾斜摄影测量三维建模精度评价指标体系构建:将复杂的无人机倾斜摄影测量三维建模系统从上到下依次分解为目标层、因素制约层和方案层,构建基于AHP的无人机倾斜摄影测量三维建模精度评价指标体系,并通过计算各指标因子的权重,确定各因素影响三维建精度的相对重要性。(3)无人机倾斜摄影测量三维建模多层次模糊综合评价模型:针对层次分析法中,构建两两判断矩阵和检验判断矩阵一致性时,存在结果的不确定和计算量较大等问题,引入模糊综合评价方法,利用三角模糊数改进指标权重计算,并将指标因子分为连续型和离散型,分别确定隶属函数,构建下层次对上层次的模糊映射,从而建立了无人机倾斜摄影测量三维建模精度多层次模糊综合评价模型。(4)应用实例研究:利用已构建的无人机倾斜摄影测量三维建模精度多层次模糊综合评价模型,对某高校校园三维建模精度进行多层次模糊综合评价实例验证,通过与实测精度进行对比分析,验证了模型的准确性和时效性。
【图文】:

示意图,无人机,影像,三维建模


2 无人机倾斜摄影测量三维建模精度影响因素分析无人机倾斜摄影测量三维建模是一个复杂且影响因素众多的系统,本章采用理论分析与实验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对无人机倾斜摄影测量三维建模精度的影响因素进行系统分析,确定影响无人机倾斜摄影测量三维建模精度的主要因素,为评价模型的构建提供理论依据。2.1 无人机倾斜摄影测量三维建模基本原理无人机倾斜摄影测量三维建模把无人机技术与倾斜摄影测量技术相结合,应用于实景三维模型的制作。通常利用无人机搭载传感器作为倾斜摄影测量的飞行平台,同时从一个垂直角度和四个倾斜角度采集影像数据,最终获取地物侧面完整的纹理信息,示意图见图 2-1。再结合配套的后期制作软件,可实现大规模、快速地构建高分辨率、纹理信息丰富的实景三维模型。

影像,密集点


科 技 大 学 硕 士 学 位 论差方程,不论是理论层面还是实际应用中,加空三测量作为平差的常用方法[29]。密集匹配的像片外方位元素,再结合地面控制点坐标,经位元素,再经过多视影像密集匹配得到超高密集配,克服了传统航摄影像数据的单一匹配的缺点[30]。
【学位授予单位】:华中科技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9
【分类号】:P231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余章蓉;范鸿润;朱景辉;罗济彬;郭乾政;;无人机单镜头倾斜摄影测量及三维建模技术方法研究[J];软件;2019年12期

2 张福友;;低空摄影测量在水利工程中的应用[J];广东水利水电;2016年11期

3 黄永诚;;摄影测量方法在工程应用中的关键技术[J];工程建设与设计;2017年05期

4 郝增;;倾斜摄影测量在智慧城市中的应用[J];智能建筑与智慧城市;2017年07期

5 孙田;李家斌;;摄影测量方法在工程应用中的关键技术探讨[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7年23期

6 李吉祥;;谈三维摄影测量法推断致伤技术[J];科学中国人;2016年35期

7 何珍珍;;试论摄影测量中无人机遥感平台的应用[J];城市地理;2017年06期

8 王锦;;广义点摄影测量及其实际应用初探[J];城市地理;2014年12期

9 吴庆忠,梁勇,肖芝华;平行摄影测量的精度分析[J];测绘科学;2002年02期

10 ;摄影测量的回顾与展望——阿克曼谈今日摄影测量[J];测绘通报;1998年03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孙敏;胡争;;基于多视几何理论的超低空摄影测量数据处理方法[A];《测绘通报》测绘科学前沿技术论坛摘要集[C];2008年

2 吴延禧;;扫描摄影测量在体育科研中的应用[A];参加第四届全国运动生物力学学术会议论文集[C];1983年

3 王蒙;庞光辉;李凯;;倾斜摄影测量在城市规划中的应用探索[A];规划60年:成就与挑战——2016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04城市规划新技术应用)[C];2016年

4 潘时祥;;雷达摄影测量的发展[A];纪念中国测绘学会成立四十周年论文集[C];1999年

5 毛文斌;杨辉;;基于摄影测量的土体微形变处理系统[A];2016年度浙江省测绘与地理信息学会优秀论文集[C];2016年

6 杨会臣;贾金生;王海波;;高速摄影测量在振动台动力模型试验中的应用[A];现代水利水电工程抗震防灾研究与进展(2011年)[C];2011年

7 刘先琳;;基于国土资源大调查“航空数码摄影测量系统”的构成和功能[A];新技术在土地调查中的应用与土地科学技术发展-2005年中国土地学会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5年

8 魏恩岳;张佳磊;孟韶龙;;旋翼无人机倾斜摄影测量在管道测绘中的应用[A];石油天然气勘察技术中心站第二十二次技术交流会论文集[C];2016年

9 缪剑;郑团结;;建立数字摄影测量规划一体化设计模式的若干思考[A];《测绘通报》测绘科学前沿技术论坛摘要集[C];2008年

10 王金鑫;叶海翔;田高力;孙晓兵;;当代摄影测量的发展与定位[A];全国测绘科技信息网中南分网第二十一次学术信息交流会论文集[C];2007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中国测绘》杂志 言司;第三种摄影测量方式的诞生[N];中国自然资源报;2019年

2 本报记者 杨连元 本报通讯员 鞠金春 胡安东;“她引领摄影测量成图领域一场革命”[N];工人日报;2010年

3 记者 陈兰芹;摄影测量与遥感技术应用前景广阔[N];中国测绘报;2000年

4 武汉大学遥感信息工程学院 万幼川;摄影测量与遥感[N];光明日报;2003年

5 万幼川 张永军 刘良明 沈翔;摄影测量学科进展与展望[N];中国测绘报;2010年

6 周信炎;走向世界中的我国摄影测量与遥感[N];中国测绘报;2008年

7 立实;第21届国际摄影测量与遥感大会筹备工作进展顺利[N];中国测绘报;2008年

8 王瑜婷;我国申办2008年国际摄影测量与遥感大会[N];中国测绘报;2004年

9 王增宁;第二十一届国际摄影测量与遥感大会圆满闭幕[N];中国测绘报;2008年

10 徐红;第21届国际摄影测量与遥感大会召开[N];经济日报;2008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苏国中;基于光电经纬仪影像的飞机姿态测量方法研究[D];武汉大学;2005年

2 周拥军;基于未检校CCD相机的三维测量方法及其在结构变形监测中的应用[D];上海交通大学;2007年

3 杨韫澜;摄影测量自检校技术研究[D];长安大学;2015年

4 崔晓荣;建(构)筑物爆破倒塌过程的摄影测量分析[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11年

5 马电;摄影测量方法在工程应用中的关键技术研究[D];武汉大学;2014年

6 黄晓东;地面摄影测量获取测树因子的研究[D];北京林业大学;2016年

7 江刚武;空间目标相对位置和姿态的抗差四元数估计[D];解放军信息工程大学;2009年

8 张强;小型测绘无人机遥感系统关键技术的研究[D];解放军信息工程大学;2014年

9 刘桂华;基于计算机视觉的大型复杂曲面三维光学测量关键技术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12年

10 罗伊萍;LIDAR数据滤波和影像辅助提取建筑物[D];解放军信息工程大学;2010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聂天智;基于摄影测量的大型空间结构参数辨识与实验[D];大连理工大学;2019年

2 王刚;航空多视角摄影测量关键技术研究[D];山东科技大学;2018年

3 刘旭;基于UAV倾斜摄影测量和SWMM的城市暴雨积水模拟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9年

4 雍昭君;无人机倾斜摄影测量三维建模精度多层次模糊综合评价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9年

5 陈明杰;无人机倾斜摄影测量三维建模及模型可视化研究[D];西安科技大学;2019年

6 张丽;一种新型野外摄影测量系统的误差分析与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3年

7 陈星佑;基于倾斜摄影测量三维重建中的空洞修补研究[D];成都理工大学;2018年

8 黄恒;基于倾斜摄影测量和BIM的城市三维建模与GIS研究[D];宁夏大学;2018年

9 石晨辰;低空摄影测量系统关键技术研究分析[D];长安大学;2018年

10 艾明;高精度摄影测量方法在活动构造定量参数获取中的应用[D];中国地震局地质研究所;2018年



本文编号:2707203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dizhicehuilunwen/2707203.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cd44e***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