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测绘论文 >

基于GIS的孤山水电站地区地质灾害风险评价研究

发布时间:2020-06-20 00:28
【摘要】:本文主要针对地域风险评价体系进行研究,在研究的过程中主要对孤山水电站区域的风险情况进行评价,首先实现的是对该地区的灾害历史数据进行收集,同时对该地区的相关地质条件、人口信息以及环境气候等各方面进行数据的收集,在对这些影响因素进行研究以后对目前该地区的地质风险区域进行划分,同时对该地区出现灾害的主要原因由径流等5个影响因素进行分析。通过对该地区这五个因素的研究从而实现对该地区风险的评价,最终对得到的评价得到的结果进行分析研究,因此本次的研究成果有:(1)由于孤山水电站的地貌特征比较典型,因此在进行研究的过程中主要使用的是建立一套完整的评价体系来对该地区的风险进行评价,体系建立的过程中主要实现的是以GIS为基础,使用相关的技术路线和评价方法来进行建立,该体系中包含了评价因子的选取、相关指标的建立、数据库的建立以及评价模型的建立等几个部分。(2)首先建立相关的数据库,该数据库主要是GIS的相关研究数据为基础进行建立的。(3)以GIS为基础建立相关的评价指标。(4)以GIS为建立相关的数学评价模型,并且实现该模型的应用。(5)根据不同的评价结果得到了最终风险评价的分布图。
【学位授予单位】:西安工业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8
【分类号】:P208;P694
【图文】:

库岸,陕西省


自然地理概况研究区位于陕西省白河县,该县处在陕西省的东南边陲部分,该区域距离安康市十六公里,西边和陕西省旬阳县相连接,北部与湖北省郧西县相望。东、南部分省郧县、竹山县接壤,316 国道和襄渝复线铁路沿汉江穿境而过,交通较为便利西省境内库岸段交通位置图 2.1。调查区位于陕南汉江上游右岸的构造剥蚀、侵区,地形地貌复杂;地层结构较复杂,地质构造发育,地震活动微弱;水文地质,岩土体工程性能相对较差,并且人类的活动对于该区域地质的破坏性比较强域的地质环境类型属于比较复杂的部分。该项目为重要建设项目。据此,确定其危险性评估级别为一级是正确的。评估范围为右岸第一斜坡地带,评估区面6km2。调查区范围在评估范围基础上外扩 200~500m,调查区范围约 21.45km。

降雨量,等值线图,风速,盛行风向


西安工业大学硕士学位论文1212~1月降水量仅占全年降水的5.24%详见图2.2和图2.3。工程区年平均气温较高,达15.3℃。全年各月气温以7~8月最高,在27.0℃~27.8℃之间,1月最低为2.4℃,年较差25.4℃。极端最高气温41.9℃,发生在1966年7月19日;极端最低气温为-15.6℃。多年平均风速为1.1m/s,盛行风向以东南风为主。 白河站多年平均最大风速为12m/s,历年(1974-2003年)年最大风速为16m/s(1984年)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唐亚明;冯卫;毕银强;毕俊擘;;基于风险评价的黄土滑坡分类及特征[J];地质通报;2015年11期

2 徐继维;张茂省;范文;;地质灾害风险评估综述[J];灾害学;2015年04期

3 李清泉;王安乾;周兵;柳艳菊;孙丞虎;王东阡;王朋岭;;2014年全球重大天气气候事件及其成因[J];气象;2015年04期

4 武运泊;王运生;曹文正;;基于AHP-模糊综合评判的岩溶塌陷危险性评价[J];中国地质灾害与防治学报;2015年01期

5 李小根;王安明;;基于GIS的滑坡地质灾害预警预测系统研究[J];郑州大学学报(工学版);2015年01期

6 高树志;丁继新;初娜;;矿山地质灾害评估与治理工作思路探讨[J];中国矿业;2014年S1期

7 徐善初;张世林;陈建平;;模糊层次评价法在隧道地质灾害评估中的应用[J];地下空间与工程学报;2013年04期

8 贺为民;;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分级因素的探讨[J];灾害学;2013年03期

9 肖洋;巨能攀;黄健;何朝阳;;三峡库区地质灾害治理工程效果评估系统设计与实现[J];安全与环境工程;2013年03期

10 王磊;张春山;杨为民;孙炜锋;邱占林;王涛;;基于GIS的甘肃省甘谷县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价[J];地质力学学报;2011年04期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央金卓玛(Yangjin Drolma);G318拉萨至尼木段公路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价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17年

2 毛硕;基于GIS的薛城地区滑坡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价[D];成都理工大学;2016年

3 吕金林;基于GIS的隆乌古曲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价[D];西南科技大学;2016年

4 马保罡;基于GIS的杂谷脑河下游段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价[D];成都理工大学;2016年

5 李翔;以绥德县为例基于ArcGIS及逻辑回归法的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价[D];长安大学;2015年

6 刘哲;基于GIS的雅砻江流域麦地龙—卡拉段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价[D];成都理工大学;2015年

7 冯新科;基于GIS的地震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价[D];中国地震局地质研究所;2014年

8 全永庆;基于GIS与组合赋权法的白龙江流域甘肃段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价[D];兰州大学;2014年

9 廖霖;基于GIS北部湾填海造地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价系统的研究[D];广西大学;2013年

10 豆敬翔;基于GIS的平武县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价研究[D];成都理工大学;2012年



本文编号:2721571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dizhicehuilunwen/2721571.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c562d***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