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测绘论文 >

基于代数多重网格的DEM尺度上推及最适宜分辨率确定

发布时间:2020-08-03 18:15
【摘要】:尺度与尺度转换问题是DEM地形分析中关键问题之一,DEM地形分析具有很大的尺度依赖性,根据研究对象的内容的不同需选择相应尺度的DEM数据,因此尺度及尺度转换问题一直是地学研究中的一个重点。本研究主要分为两部分:一是基于代数多重网格方法的DEM尺度上推,并从数据精度、形态保持程度及空间自相关性三方面评价实验结果;二是运用基于信息熵的方法确定实验结果最适宜分辨率。一是基于代数多重网格方法的DEM尺度上推。代数多重网格方法主要分为平滑过程和修正过程两部分,平滑过程是指将数据中的高频分量去除,修正是指帮助修正光滑了的低频分量。DEM数据可看作二维图像,代数多重网格方法可将地形特征线等基本骨架信息保留并忽略细节部分,该思想与DEM尺度上推思想吻合。本研究选取SRTM DEM中30m分辨率、DEM尺寸为(1001,1001)大小的DEM数据做为实验源数据,对源数据预处理之后,采用代数多重网格方法对预处理数据进行迭代计算;并根据DEM尺度上推的基本原则分别选取检查点法、谷脊线套合法及莫兰指数对实验结果进行形态、数据精度及空间自相关性三方面的质量评价。实验结果表明,基于代数多重网格方法的DEM尺度上推结果合理。二是基于地形因子信息熵的DEM最适宜分辨率确定方法。针对代数多重网格方法的DEM尺度上推实验结果须进一步确定最适宜分辨率,首先构建不同分辨率的DEM,提取不同分辨率下地形因子并计算信息熵,绘制信息熵与分辨率折线关系图,根据信息熵与DEM分辨率尺寸之间关系,找到信息熵趋于平稳的界点,从而判断实验结果的最适宜分辨率。实验结果表明:代数多重网格方法的尺度上推第一次、第二次迭代结果DEM的最适宜分辨率分别为80m、160m。
【学位授予单位】:东华理工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8
【分类号】:P208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周婷;李大军;刘学军;;DEM适宜分辨率及尺度变换方法的研究[J];江西测绘;2017年01期

2 任磊;李光录;杨晨辉;魏舟;杨娟;;坡面微地形DEM最佳分辨率的选择方法[J];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5年05期

3 郭澎涛;武伟;刘洪斌;谢德体;李茂芬;;DEM栅格分辨率对丘陵山地区定量土壤-景观模型的影响[J];农业工程学报;2010年12期

4 卢小平;田继辉;张剑伟;李英成;肖金城;;多尺度DEM数据的组织与管理方法研究[J];测绘通报;2010年06期

5 刘学军;王彦芳;晋蓓;马锦绢;;顾及数据特性的格网DEM分辨率计算[J];地理研究;2010年05期

6 黄为;魏迎梅;宋汉辰;吴玲达;;基于小波分析的DEM数据多分辨率表达研究[J];计算机仿真;2010年05期

7 何政伟;许辉熙;张东辉;赵银兵;杨斌;;最佳DEM分辨率的确定及其验证分析[J];测绘科学;2010年02期

8 刘学军;王彦芳;晋蓓;;利用点扩散函数进行DEM尺度转换[J];武汉大学学报(信息科学版);2009年12期

9 王峰;王春梅;;地形因子与DEM分辨率关系的初步研究——以蒙阴县为例[J];水土保持研究;2009年04期

10 徐小文;莫则尧;刘旭;;基于局部松弛和粗化策略的代数多重网格方法[J];数值计算与计算机应用;2009年02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王海江;多分辨率分析方法在DEM多尺度表达中的应用[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教育部水土保持与生态环境研究中心);2012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4条

1 范旭亮;基于小波变换的DEM多尺度表达在贵州喀斯特地区中的应用研究[D];贵州大学;2015年

2 苏婧;地形特征线的提取方法研究[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12年

3 李含璞;基于小波变换的DEM多尺度综合研究[D];兰州大学;2006年

4 汪汇兵;基于小波分析的空间数据在线式多尺度表达[D];武汉大学;2004年



本文编号:2780014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dizhicehuilunwen/2780014.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4ab39***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