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测绘论文 >

近42年来银川平原绿洲时空变化特征

发布时间:2020-08-04 15:19
【摘要】:干旱区的土地面积占全球的近1/3,达到4774万km2,养育与生活着世界10%的人口。.目前,干旱区绿洲化、荒漠化的研究受到前所未有的重视,已成为国际气候系统及全球环境变化、土地退化与区域可持续发展等研究和实践中最活跃的领域之一。遥感作为一种新兴的科学技术手段,以其大范围的同步观测、更新周期短、信息量大、技术先进、能反映土地的动态变化、受地面条件的限制小等优点在土地利用、生态等方面得到了广泛的应用;特别是将遥感技术应用到绿洲变化的研究中,可以克服人工无法直接准确判定绿洲边界的困难,在绿洲演变研究中具有很大的优势。银川平原绿洲是宁夏河套平原绿洲的一个绿洲亚区。属于温带干旱气候,受惠于黄河水源之利,是我国古老绿洲灌区,素有“塞上江南”之美称。由于人类对绿洲的开发利用日益加剧,由此引发了一系列的生态环境问题,直接关系到干旱区的可持续发展,对绿洲时空演变的研究已显得尤为重要。本文利用1973(1975)年、1989年、1995年、2006年和2014年5期卫星遥感数据,根据中国1:10万土地利用数据,在ENVI以及Workstation和Arcgis9.3等软件的支持下,分析了银川平原绿洲近42年的时空变化特征,论文主要结论如下:(1)近42年来,银川平原绿洲表现出持续扩张的的发展趋势,从1973—2014年绿洲总共扩张了2219.33 km2,年均扩张速度为52.84 km2/a,1973—1989年,扩张面积为1145.46 km2,1989--1995年,绿洲扩张了412.47 km2,1995—2006年,绿洲扩张296.3 km2,2006—-2014年,绿洲扩张365.1 km2;扩展速度表现为很快—较快—缓慢—快速的特征。(2)研究区各市县的绿洲变化各不相同,其中石嘴山市绿洲、银川市区绿、永宁绿洲、贺兰绿洲和灵武绿洲表现为一直扩张的趋势;平罗绿洲表现为扩张—扩张—扩张—退缩的发展趋势;而吴忠市绿洲为扩张—退缩—扩张—扩张的趋势。(3)银川平原绿洲各个典型时期的重心分布表现出整体向西向南移动,从1973年—2014年,绿洲重心向西北转移了3384m,转移角度为189021'00”。1970s-1989年,绿洲的重心向西北方向移动,重心转移距离为2742m,转移角度为169°0020"。1989—1995年,绿洲重心往西北方向发生了转移,重心转移距离为834m,重心转移角度为109002'37"。1995—2006年,重心再次向西南转移;转移距离为361m,转移角度为255°1328"。2006—2014年,重心继续向西南方向发生了转移,其重心转移距离为1538m,重心转移角度为259°23'55”。(4)近42年来,研究区各市县绿洲重心转移各不相同,总体概况为三个方向;分别为银川市区绿洲、永宁绿洲和贺兰绿洲的重心向西北方向转移;石嘴山市区绿洲、平罗绿洲重心则向西南方向转移;吴忠市绿洲和灵武市绿洲的重心向东南方向转移。(5)绿洲变化驱动因素方面;限制银川平原绿洲发展的主要自然因素为地质地貌,社会经济因素主要有人口、GDP、固定资产投资和交通线路里程等。此外,农业政策、人口政策和生态保护政策等对绿洲的发展也有一定的促进作用。
【学位授予单位】:西北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5
【分类号】:P237;P901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黄佛君;张永明;金海龙;;绿洲的形成、发展与转型分析[J];干旱区资源与环境;2008年09期

2 刘甲金;;论干旱地区的生产综合体——绿洲经济[J];生态经济;1987年05期

3 刘甲金;;论干旱地区的生产综合体——绿洲经济(续)[J];生态经济;1987年06期

4 黄盛璋;论绿洲研究与绿洲学[J];中国历史地理论丛;1990年02期

5 汪久文;论绿洲、绿洲化过程与绿洲建设[J];干旱区资源与环境;1995年03期

6 韩德麟;关于绿洲若干问题的认识[J];干旱区资源与环境;1995年03期

7 侯平,李虎,潘存德;试论绿洲的可持续发展[J];干旱区资源与环境;1995年04期

8 ;现代绿洲经济体系研究[J];地理研究;1996年02期

9 夏训诚,樊自立;干旱区研究上的一本好书—“中国绿洲”评述[J];干旱区地理;2001年04期

10 姜逢清,杨德刚,穆桂金,胡汝骥;绿洲规模扩张的资源环境与生态阈限[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02年05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6条

1 韩艳;何清;;绿洲与荒漠过渡带气候特征对比分析——以轮台绿洲为例[A];《自然地理学与生态建设》论文集[C];2006年

2 麻霞;;绿洲经济与生态建设[A];第五期中国现代化研究论坛论文集[C];2007年

3 聂小青;张小雷;雷军;董雯;;新疆伽师绿洲经济可持续发展空间模式研究[A];中国地理学会2007年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C];2007年

4 阿布都热合曼·哈力克;卞正富;瓦哈甫·哈力克;;且末绿洲生态安全与生态补偿长效机制研究[A];第二届生态补偿机制建设与政策设计高级研讨会论文集[C];2008年

5 程维明;周成虎;李建新;;天山北麓50年绿洲扩张与生态环境变化[A];土地覆被变化及其环境效应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2年

6 时宜;;发展吐鲁番地区农科教育 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A];2006中国科协年会农业分会场论文专集[C];2006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中科院院士、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地学部主任、中科院兰州分院院长 程国栋;绿洲论坛开幕词[N];张掖日报;2010年

2 记者 康宁 实习生 张亦鸣;第二届绿洲论坛举行新闻发布会[N];张掖日报;2011年

3 熊聪茹 陈菲;绿洲在延伸[N];中国民族报;2005年

4 记者 康宁 实习生 张亦鸣;《绿洲论坛》网站开通[N];张掖日报;2011年

5 记者 刘泽;第二届绿洲论坛代表考察我市绿洲经济[N];张掖日报;2011年

6 记者 武开义;第二届绿洲论坛在我市隆重开幕[N];张掖日报;2011年

7 记者 武开义;第三届绿洲论坛闭幕[N];张掖日报;2012年

8 ;生态可持续 绿洲更和谐[N];张掖日报;2010年

9 本报记者 阎仲 武开义;开启绿洲可持续发展新模式[N];张掖日报;2010年

10 本报记者 陈露;高端智慧的交锋先进思想的“盛宴”[N];张掖日报;2013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5条

1 周跃志;绿洲稳定、高效与可持续发展模式研究——以新疆阜康为例[D];新疆大学;2004年

2 蒙永胜;新疆绿洲经济人口资源环境经济学分析[D];新疆大学;2004年

3 阿布都热合曼·哈力克;新疆且末绿洲适度规模及其可持续发展研究[D];中国矿业大学;2011年

4 董智;乌兰布和沙漠绿洲农田沙害及其控制机理研究[D];北京林业大学;2004年

5 王水献;开孔河流域绿洲水土资源开发及其生态环境效应研究[D];新疆农业大学;2008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雍国正;近42年来银川平原绿洲时空变化特征[D];西北师范大学;2015年

2 布佐热·艾海提;历史时期以来且末绿洲动态演变过程[D];新疆大学;2011年

3 约日古丽卡斯木;且末绿洲时空变化过程及其环境效应研究[D];新疆大学;2012年

4 辛江;绿洲荒漠转变机制的研究[D];新疆大学;2006年

5 王农;地下水过量开采对绿洲水文生态系统的影响研究[D];西南大学;2006年

6 谢余初;近60年金塔绿洲时空变化及其驱动力研究[D];兰州大学;2012年

7 林兴周;临泽绿洲时空变化过程及其驱动机制研究[D];兰州大学;2013年

8 闫霞;绿洲人口变化与生态可持续发展研究[D];甘肃农业大学;2010年

9 付金花;奇台绿洲人口与资源、环境、经济可持续发展的互动协调研究[D];新疆大学;2008年

10 穆艾塔尔·赛地;基于自组织的绿洲及自然适宜性研究[D];新疆大学;2010年



本文编号:2780729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dizhicehuilunwen/2780729.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3d8dd***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