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测绘论文 >

无人机正射影像制作与应用研究

发布时间:2020-08-22 21:28
【摘要】:在现今信息技术飞速发展的时代,如何快速准确获取地理信息数据是各领域都比较关心的问题,特别是对于地形复杂气候多变的地区而言,现时获取高分辨率的影像数据还是存在一定困难,一些小范围地区的影像数据应用,如果通过传统的影像获取方式,往往耗费成本、耗费时间,而无人机可以有效的解决这些问题,快速准确地获取高分辨的影像数据。本文研究主要基于无人机影像的获取、制作及应用,详细介绍了无人机航摄系统工作流程,在两种(线状和面状)不同类型的测绘项目中,严格作业流程,通过不带差分模块的无人机进行影像采集,使用Agisoft PhotoScan软件进行影像处理,获得满足规范和项目技术设计要求的成果资料。在此基础上,针对两种(线状和面状)不同工程类型,设计多种像控点布设方案,分别进行正射影像制作,并进行相关影像精度分析。通过详细对比分析多种不同像控点布设方案的成图精度,探寻利用无差分模块的无人机在不同类型的工程项目中,像控点布设的最佳方案。最后以成果影像作为基础影像数据,对正射影像的应用进行介绍。主要研究内容包括:(1)介绍无人机航测技术的研究背景、意义,阐述了国内外的研究应用现状,无人机航摄系统的组成及功能,以及制作正射影像的详细工作流程;(2)基于Agisoft PhotoScan软件对无人机影像进行内业处理,按照工作程序进行资料收集、航线规划、影像采集、影像预处理、影像制作工作,获取研究区正射影像。(3)针对正射影像成图精度,设计多种像控点布设方案,探究像控点的布设对影像精度的影响因素,分别对线状、面状研究区域进行实验,通过采取单点和点对等方式进行像控点布设,进而研究像控点布点间距、数量等因素对正射影像成图精度的影响,并进行对比分析;(4)通过制作的正射影像,分别进行土地利用信息提取和大比例尺地形图更新地物的应用研究;(5)研究结论,获取了高分辨正射影像成果,并获得多种像控点布设方案的成果影像,一一验证对比影像精度,得出在均匀布设像控点的情况下,点对布设优于单点布设;像控点的布设不是越多精度越高,当像控点数量或间距达到一定量值时,成图精度稳定,满足精度限差,不再有较大波动;也得出本文研究区域最优布设方案,线状区域平均500米布设一个单像控点能满足1:500地形图平面成图精度;面状区域1平方公里布设四对像控点能满足1:500地形图平面成图精度;利用研究区二正射影像成果,完成整个研究区土地利用信息提取分类工作,并通过混淆矩阵对分类结果进行分类精度评价;通过正射影像对1:2000地形图进行地物修测更新,成图精度满足相应规范要求。
【学位授予单位】:贵州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9
【分类号】:P231
【图文】:

技术路线图,技术路线


技术路线

飞行平台,无人机,旋翼


图 2-1 无人机飞行平台Fig.2-1 UnmannedAerial Vehicle Flight Platform固定翼无人机定翼无人机,飞机的机翼是固定的不需要旋转,是依靠经过机翼的力,飞行速度快,飞行高度高,固定翼飞行器在升空后稳定性高,的气流保持自身稳定,一般的固定翼无人机分为机体结构、动力系、起降系统、地面控制系统五个主要部分。优点在于续航时间长、载荷大,缺点是起飞需要借助器械弹射或助跑,降落需要滑行或伞旋翼无人机翼无人机分为单旋翼和多旋翼,旋翼无人机主要是通过一个或多个的垂直起降型飞行器,多旋翼飞行器其实算是直升机的一种特殊机人机相比多旋翼无人机,无人机旋翼大,抗风性能好、稳定,需要的飞控系统,对飞手的操作技术要求也高,价格也比多旋翼贵。多

相机,非量测相机


主要设备有非量测相机、量测相机、倾斜摄影相机、视频摄像外热像仪、多光谱相机、合成孔径雷达等。目前常用于无人机航测的任务设要是非量测相机和倾斜摄影相机。1、非量测相机所有的数码相机都属于非量测相机,和传统的胶片相机不同,数码相机是子形式直接获取数码影像,便于数据处理无需冲印出来。另一方面与量测相比,非量测相机没有已知的内方位元素、焦距、定向设备和畸变较小的镜能解析计算像位,求解内方位元素和畸变参数需要对相机进行参数检校,因测用途的数码相机标定工作决定成图精度,在开始航测工作前要对相机进行。但非量测相机相较于设备复杂价格较贵的量测相机,其价格便宜、体积小轻、便携灵巧等特点在航测中更广泛被应用,数码相机的电耦合CCD/CMOS)小、电子扫描式快门、SD 卡作为轻小的记录载体、广角镜光圈等方便实用。目前常用的航测数码相机有佳能 400D、佳能 5D MarkⅡ尼 A900 等,如图 2-2 所示。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徐宏庆;;无人机应用技术专业建设的探索[J];正德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8年02期

2 张斌;林斌;杨彦彰;李名兆;林奕翔;;国内民用无人机系统标准体系构建现状[J];中国标准化;2019年S1期

3 王湛;王江东;杨宏伟;;民用轻小型无人机系统检测认证研究[J];质量与认证;2019年12期

4 赵学远;周绍磊;王帅磊;闫实;;多无人机系统编队控制综述[J];仪表技术;2020年01期

5 潘泉;康童娜;吕洋;赵春晖;胡劲文;;无人机感知规避技术发展与挑战[J];无人系统技术;2018年04期

6 杜恒;;基于足球比赛路径规划的农用无人机定位和导航研究[J];农机化研究;2019年10期

7 问延安;蒋倩;;智慧监管:民用无人机企业监管的路径选择[J];长沙航空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8年04期

8 张军国;闫浩;胡春鹤;李婷婷;于明;;无人机在林业中的应用及前景展望[J];林业工程学报;2019年01期

9 刘逸宸;;无人机系统信息传输技术分析[J];科技资讯;2018年32期

10 金伟;周震博;;2018年无人机研发热点回眸[J];科技导报;2019年0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魏春燕;刘国梁;王建勇;;基于无人机地面站的自主健康管理技术研究[A];“测试性与智能测控技术”——2018年中国航空测控技术专刊[C];2018年

2 陈昕;陈平;;无人机空管保障需求研究[A];第一届空中交通管理系统技术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8年

3 朱菲菲;吕超凡;;无人机空管领域面临问题及应对策略研究[A];第一届空中交通管理系统技术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8年

4 陈帆;;民用无人机治安风险防控探析[A];《上海法学研究》集刊(2019年第10卷 总第10卷)——上海市法学会社会治理研究会文集[C];2019年

5 黄兆麒;关万隆;李嘉伟;;无人机在边境管控中的应用研究[A];2017年(第三届)中国航空科学技术大会论文集(下册)[C];2017年

6 王志广;张春元;康东轩;;中继式无人机自组网方案设计[A];OSEC首届兵器工程大会论文集[C];2017年

7 杨光;王振宇;;无人机用活塞发动机质量与可靠性标准规范[A];质量管理体系评估最佳实践论文集[C];2017年

8 朱德铭;蔚文杰;;推进无人机装备保障科学发展的思考[A];航空装备维修技术及应用研讨会论文集[C];2015年

9 颜春艳;勉力财;张九民;;无人机系统用户技术资料体系研究[A];航空装备维修技术及应用研讨会论文集[C];2015年

10 王振宇;;航母无人机系统技术发展研究[A];航空装备维修技术及应用研讨会论文集[C];2015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李大光 李晨;追赶世界一流的中国无人机[N];中国青年报;2011年

2 王月;力量,在党旗下凝聚[N];科学时报;2011年

3 王鑫;前瞻的眼界 权威的版本 创新的机制[N];中国出版传媒商报;2019年

4 中国工业报记者 李淑梅;辽宁壮龙创新发展闯出“无人机”行业新天地[N];中国工业报;2019年

5 记者 李钊;新型无人机系统可预警灾害 充当应急通讯网[N];科技日报;2020年

6 本报驻美国、德国特约记者 萧达 青木 本报记者 赵觉s

本文编号:2801170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dizhicehuilunwen/2801170.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b9dde***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